國小數學研修日誌

國小數學研修日誌一:

一、營造民主氛圍,使學生敢問

小學生思想活躍、求知慾旺盛,對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這就是問題意識的種子。然而,這顆種子能否萌芽,取決於是否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氛圍。在現實課堂教學中,許多學生還存在無疑可問,即使有疑也不敢問,或者根本就沒有機會問。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教師沒有真正轉變教育觀念,對問題的培養意識重視不夠。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教師首先要轉變自己的教育觀念。我認為,作為一個國小教師除了應具有和藹可親的態度,大方的儀表,清晰而富有激情的言語等,還必須樹立新的教師觀,尊重每一個學生,倡導“思維無禁區”。在教學中營造積極、寬鬆、自由、和諧的教學氛圍,建立平等、民主的師生關係,消除學生的畏懼心理,鼓動學生大膽質疑、提問。如有學生提問時,立刻為他大聲喝彩:“問得好!”或者說:“我怎么沒想到這一點?”當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後,要笑容滿面地向全體學生說:“這么好的問題,哪位同學有自己獨特的想法?”

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想問

所謂問題情境,是把學生置於研究新的未知的問題氛圍之中,使學生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態過程中學習數學。它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學習知識的載體。教學中,應有意創設有利於學生生動活潑地進行數學學習的問題情境,使學生置身於該情境中,猶如身臨其境,從而產生強烈的問題需求和迫切的探究心理,使他們樂於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1.創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問題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積極性的最直接因素。小學生的興趣源於好奇。教學中,應注意創設充滿趣味性的問題情境,努力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數學問題情境中,寓抽象的數學問題於新奇而富有情趣的情境中,在濃厚的興趣中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掌握新知。如在教學“體積概念”之前,可為學生講述烏鴉喝水的故事,引導學生思考:烏鴉原來是喝不到水的,後來為什麼喝到水了?放入的石子與水位升高有什麼聯繫?這一現象說明了什麼?一石激起千層浪,根據回憶故事和逐步解答教師設計的問題,學生馬上就會想:“對!這是什麼原因?”這就激發了學生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很想找到問題的答案。

2.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情境

數學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問題情境,讓學生體驗到數學問題就在自己身邊,就在自己的生活中。如教學“圓的認識”時,我設計如下情境(課件出示):一隻小猴子先後騎上車輪分別是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橢圓形、圓形的車子在路上行駛,只有圓形輪子的車子能平穩行駛。一路上,小猴子上下顛簸的樣子非常滑稽可笑,學生興致盎然,帶著“車輪為什麼要設計為圓形”的疑問,迫切地投入到新知的學習中去。

3.創設富有開放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學中,教師要善於創設一些富有開放性和挑戰性的問題情境,正確引導和培養學生合理的成就需要,激發學習動機,增強自信心。例如,在教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和面積的比較”時,把學生置於客廳裝修的情境之中使學生產生參與設計的欲望,進而思考:我們能解決哪些方面的裝修?讓學生知道地板的鋪設應考慮客廳地面的面積,踢角線的問題要用周長的知識。

三、指導質疑方法,使學生善問

學生具備了敢問和想問的能力後,不一定就能把問題問得貼切,問得有高度。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的眼光看問題,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大膽質疑,鼓勵他們最大限度地發現問題。

1.注重示範,通過教師的“舉一”引導學生“反三”

教師可選取一些較為典型的題目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從多角度進行分析。如“按比例分配”例題教學後,學生很自然地提出質疑:此類題可否用歸一法解、用分數法解,以後還能用其他方法解嗎?通過這樣的訓練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為學會質疑打好基礎。

2.向常規解法發問

經常鼓勵學生對常規解法質疑、評價、拓展思路,以尋求獨特、新穎的解題方式。如比較3/4和6/7的大小,一般學生都是毫不猶豫,就用通分的方法去解決,很少學生會提出將3/4變為6/8,判斷出3/4比6/7小,所以應鼓勵他們積極去探索。

3.向教師發問,提高學生質疑能力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成了質疑習慣後,教學中給學生留有質疑的空間,使學生始終處於主動質疑的狀態。如教學“分數的意義”時,新課結束後,讓學生對本課知識質疑。學生問:“老師,為什麼一張紙的二分之一是半張紙,兩張紙的二分之一是一張紙,四張紙的二分之一是兩張紙,同樣是二分之一,紙的張數卻不一樣?”老師則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拒理力爭,問題自己提,規律自己找,結論自己總結,提高學生質疑能力。

4.向生活發問,提高學生質疑水平

數學來源於生活,存在於生活,並且套用於生活。教師要儘可能把數學問題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從生活中蒐集相關的數學知識,引導學生髮現一些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在發現中質疑,在探究中質疑。如教學“小數的初步認識”時,布置學生事先到商店調查商品價格的表示方法;教學“元、角、分”時,創設購物環境,讓學生實際運用,用已有數學知識分析生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等。

總之,在國小數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在寬鬆、自由、和諧的學習環境中敢問、想問、善問,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和發展。

國小數學研修日誌二:

通過參加遠程教育培訓,在此期間我充分利用研修活動時間學習,感到既有辛苦,又有收穫。既有付出,又有新所得。儘管不曾謀面,但遠程研修拉近了我們的距離。全面提升了自己的基本素質,和業務綜合能力,對於今後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我覺得在今後的工作中,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一、轉變思想,更新觀念

我積極投身網路研修的學習當中,應該做到了三個“自覺”:自覺參加網路學習培訓,自覺參加討論,自覺上交作業。通過研修,使我明確了現代教育的本質,明確課改對於教師提出了什麼樣的素質要求。我通過深入學習,從而明確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否則就要被時代所淘汰,增強了自身學習的緊迫性,危機感和責任感,樹立了“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思想,不斷進行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也有了根本性的改變。

二、積極研修,深刻感悟

通過研修學習,學了不少知識,為我營造了一個廣闊的學習天地,使我掌握了先進的教育理念知識和方法。我覺得在理論的形成方面有大幅度的提高。

三、反思教學工作,不斷進取

在教學中,我不斷思量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繼續向優秀骨幹教師學習,向有經念的教師請教。

四、立足課堂在實踐中提升自身價值

課堂是教師體現自身價值的主陣地,我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我將自己的愛全身心地融入到學生中。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將所學的新課程理念套用到課堂教學實踐中,立足“用活新老教材,實踐新理念。”力求讓我的數學教學更具特色,形成獨具風格的教學模式,更好地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我深深懂得,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都會對學生起著言傳身教的作用。思想教育要常抓不懈,著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學習習慣、勞動習慣和文明行為習慣等。

通這次國培學習,對我感觸很深。真真認識到“活到老,學到老,還有多少沒學到”,簡而言之,就是人的一生要時時學習,處處學習。作為跨時代的教師,這些都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做創新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引導型教師。教師如果沒有認識到自己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用幾十年前你老師教你的知識和觀念去教育現在的學生,那不是穿新鞋走老路嗎?我想一個當今的教師,應同時具備雙重身份:既是教師,又是學生。教師為“育人”而學習 ,作為教師,我們的學習不是一般的學習,而是基於一個教育者的學習,我們最終的追求是育好人,為“育人”而學習是教師的天職。 我們應當積極參加上級組織的各種培訓,繼續教育,當不斷學習新的教法,新的教育教學理念,讓自己成為“源頭活水”更好地滋潤學生渴求知識的心田。

在未來的學習過程中,我更應該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增長知識,充分利用這些知識運用到課堂中,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