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下冊第四組習作指導

(2)觀察周圍的房屋、大橋、鐵路,說說周圍的環境是什麼樣的?

(3)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後全班互動交流,比一比,那一組說得最具體。

2.展開合理想像。

根據人物和景物之間的關係,想一想:小男孩的父母在哪裡?他為什麼哭?教師可以這樣提示:

(1)在這之前可能發生了什麼事情?是怎樣的場面?可以結合剛才前面看到的錄像,體會戰爭火光沖天、硝煙瀰漫、屍橫遍野的場面。

(2)在這之後又會發生什麼事情?可以從人物的外貌、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等方面,展開想像。

提示學生:小男孩始終坐在地上哭嗎?他會怎樣做,怎樣想?用上自己平時積累的詞語進行描述。

(3)在這之後,小男孩的命運又會是怎樣的?

學生先在小組內自由說,然後全班交流。比一比,看誰的想法最與眾不同,引導學生合理想像,有創意地表達。

(四)範例引路精選材 

出示教師的“下水文” 

1937年8月28日下午4點,在上海火車南站,聚集著許多的難民,人們正焦急地等待著火車的到來。

突然,陰沉的天空中傳來隆隆的飛機聲,三架日本鬼子的飛機盤鏇著向這邊飛來。飛機剛剛飛到火車站的上空,一枚枚罪惡的炸彈便從空中投了下來。“轟……轟……”炸彈在人群中爆炸了。一霎時,地上火光沖天,濃煙四起。

“不好,小鬼子轟炸了!趕快跑啊!”不知是誰大聲地呼喊著。頓時,人群慌亂起來,人們擁擠著,四散奔跑著,哭聲、喊聲、爆炸聲響成一片。

一位20多歲的母親抱著自己的孩子,疾步跑出了候車室。誰知,就在這時,鬼子的飛機又開始了狂轟亂炸。她緊緊地抱著自己的孩子趴在地下,一枚炸彈離她不遠的地方爆炸了。隨著一聲巨響,一道火光沖天而起,年輕的母親倒在在血泊之中。

可憐的孩子被這眼前的情景嚇暈了,當他醒來了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身上到處都是血。他驚恐望著四周的一片廢墟,一邊失聲地大哭,一邊不停地揮動著小手拚命地喊著:“媽媽,媽媽……”那哭聲是那么的悲傷,是那么的悽慘。

他慢慢地爬向了一具血肉模糊的屍體,兩隻小手不停地撫摸那流血的傷口,最後緊緊攥住那早以冰冷的沾滿血跡的手,“媽媽,媽媽!你醒醒啊,我好害怕啊!”孩子的小臉哭青了,嗓子哭啞了,眼淚苦幹了,可是他再也沒有聽到媽媽的聲音。

周圍的房屋倒了,大橋塌了,鐵道被炸毀了。地上到處是屍體,到處是血跡,硝煙瀰漫,火光沖天。日本侵略者在中國犯下了滔天的罪行!

後來,這個可憐的小男孩被一位好心的大娘救起,他們一邊乞討,一邊逃命。不知道走了多長時間,他們被我們的八路軍戰士救起。小男孩漸漸地長大,成為了一名兒童團員,他站崗放哨、給八路軍送信,英勇地和鬼子做鬥爭,成了一名抗日小英雄。

2.師生評議

這篇下水文緊緊圍繞這張照片,在按照一定順序觀察的基礎上,從人物到景物條理清楚地進行了描寫。特別是對畫面重點部分的描寫,更是緊緊抓住小男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活動等幾個方面,運用生動的詞語,使人物“活”了起來,使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滿身血跡的小男孩在充滿硝煙的廢墟上哭喊媽媽的悲慘場面。同時不僅聯想倒畫面之前敵機狂轟亂炸的內容,還想到了畫面之外的內容──孩子成為了一名抗日小英雄,想像大膽而合理。另外,這篇習作還注意對周圍環境的描寫,對渲染氣氛,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