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長沙的散文隨筆:大美長沙

:長沙作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3020xx年悠久的文化歷史,是著名的楚漢名城,楚文化和湖湘文化的始源地。下面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大美長沙》這篇文章吧!

時間的泉水,叮咚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奏響出迷人的鏇律,辛追聽過,朱熹聽過,曾國藩聽過,毛澤東聽過……,浸潤在這座城市的每個人,無不依著它的節律,生活工作,繁衍生息,或樂或憂,盡在其中。——題記

湘楚大地的東北部,在大圍山、嶽麓山等的三面包圍之中,長沙城雍容地亘臥其中。鋪在地面的湘江水系,穿插在山巒丘壑之間,像一叢美麗的花枝,大大小小的城鎮,依偎著這條母親河,生生不息,世代更替。而長沙,無疑是這叢花枝中最豐滿的那朵。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依山傍水的沖積平原,養育了一輩又一輩優秀兒女,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朽傳奇。

湘江水穿長沙城而過,又在靠近城區中央的位置,不偏不倚,淤積出一片狹長的綠洲。青年毛澤東的巨大石雕塑像,迎立在橘子洲頭。1920xx年,風華正茂的毛澤東,在吟誦《沁園春·長沙》時,恐怕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領導的工農紅軍會取得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自己在青年時期問天問地問自己的偉大志向會得以實現,自己的頭像也會佇立在橘子洲頭,被全世界人民景仰。橘子洲也因為偉人的這首詩而名揚天下。現如今,橘子洲已經在長沙人的努力下,發展成為著名的旅遊景區。

湘江東岸,是長沙的主城區,沿江而立的現代化建築一望無際,盡情展示著這座大都市的風采。在中國歷史上,還沒有幾個城市像長沙一樣,不靠政治中心、沒有深水港口,就靠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文化魅力,慢慢成長為國際化大都市。在這種慢功夫的薰陶下,長沙人慢慢吃,慢慢玩,喜歡交朋友,好面子,對穿衣戴帽十分在意。白天黑夜總有人聚集在坡子街的火宮殿旁,排隊買臭豆腐糖油粑粑,邊吃邊走邊聊,生活有滋有味,詩和遠方不用外求,就瀰漫在辣椒紅油里了。古代歷史上的長沙也很少經歷戰爭和動亂,加上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真正的魚米之鄉,在這種條件滋潤下的長沙人,生活過得散散漫漫,恬淡安詳。

悠哉游哉的長沙人,在文化思想上卻絕不落人之後。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依偎在在風景秀美的嶽麓山下,掩映在樟樹和竹林之中,遠望儼然,近觀溫情。書院是秉承儒家學說的開放性書院,始建於北宋,是我國保存最完善的古代書院,到現在已歷經千年,也稱“千年學府”。書院內有文廟,供奉孔子及孔門四聖(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此外還有專祠,供奉對嶽麓書院和中國文化史做出重要貢獻的幾位先賢。千年學府千年情,嶽麓書院門楹上的“惟楚有才,於斯為盛”,神韻悠悠,風流至今。慕名而來的人們,無不在此駐足留影。

對嶽麓書院的發展貢獻最大的,當屬大理學家朱熹。公元1167年,朱熹首次造訪嶽麓書院,與當時的山長張栻論學,這就是當時著名的“朱張會講”。這次會講,不僅推動了宋代理學的完善和發揚,更使得嶽麓書院聲名遠播。朱熹跟嶽麓書院的淵源不可謂不厚,這次會講之後的20xx年,朱熹又一次來到長沙,任湖南安撫使。他在主政期間,重整嶽麓書院,頒行《朱子書院教條》, 使得嶽麓書院再次進入到繁盛時期。而朱熹在此後被彈劾的六項罪名中,“呈身於長沙敬簡之堂,潛形匿影,如鬼如魅”“帥長沙,則匿藏赦書而斷徒刑者甚多”,說的正是他在長沙的兩件事:死讀書和濫殺人。朱熹不愧是儒學大家,對此不做任何辯解,清者自清,真正的“立德立言,無問西東”。

專祠還供奉另一位不得不提的歷史名人,船山先生。王夫之(1620xx年-1692年),字而農,號姜齋,又號夕堂,湖南衡陽人,世稱“船山先生”,明朝遺民。早年曾就讀於嶽麓書院,明朝滅亡後,曾帶領家鄉人抗擊清軍,兵敗後被清朝通緝,四處躲避卻終生未曾剃髮,表現了文人士大夫的清高風骨。他與黃宗羲、顧炎武並稱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是我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之一,自謂:“六經責我開生面,七尺從天乞活埋”。他的思想水平極高,學術價值不在王陽明之下,只是所處的時代比較動盪,風骨之說掩蓋了他的學術思想。後人評價“洞庭之南,天地元氣,聖賢學脈,僅此一線。”位於湖南衡陽的南華大學,如今設有“船山學院”,正是為了紀念這位衡陽籍的思想大家。

挺拔在書院後面的嶽麓山,植被茂密,景色宜人。每到秋天,層林盡染,掩映在漫山紅葉中的“愛晚亭”,便成了最應景的名勝。青年時代的毛澤東,曾與蔡和森等人經常聚集如此,憂國憂民,談古論今。“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偉人的題字,別致的亭台,火紅的楓樹,讓人心生愛戀。但是從山裡轉一圈下來,心裡卻感到無比悲涼——大大小小的烈士墓地,數以百計!一塊“第九戰區臨時指揮所”的標識牌,勾出了一段烽火連天的歷史。抗日戰爭期間1938--1944年,為了阻擊日本人全面侵略中國的野心,國民黨政府軍組織了四次長沙會戰。由於國民黨錯誤的策略和長時間炮火,焦土政策下的“文夕大火”,使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長沙城幾乎損毀殆盡,這也是歷史悠久的長沙為什麼很少古建築的原因。難怪才華橫溢,身體虛弱的林妹妹(徽因),跟隨西南聯大(後遷昆明)遷到長沙時,在炮火中戰慄哭喊“大家正好死在一起算了,別留下誰孤零零地留在這世界上受罪……”(一位建築學家的悲愴?)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深沉的長沙,默默地承載著一切,笑看四時更替,日月輪迴。喧囂在這世上的人文世故,愛恨情仇,無聊的總被湘江水帶走,有名的被刻在嶽麓山上,更多的便像是馬王堆,埋下去又挖出來,鉤沉歷史,反覆無休……

賀學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