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網路辭彙寫的作文

“Hello,我是宮崎駿筆下的一個人物,沒錯,偶就是龍貓。”

“你覺得我的特點是什麼?蝦米?你竟然認為我的特點是賣萌!我的天啊!”

“總之,我就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開,車見車爆胎的神奇萌物!”

這是X'X國小一個五年級學生在一篇作文中寫的幾句話。在這篇500字的作文里,她用了五六個網路辭彙。

看到這篇作文,老師跟家長都有點糾結:該不該限制孩子這樣寫作文?

昨天,這個叫小單的孩子跟我通電話的時候卻非常不解:“這些網路用語都是很文明的,為什麼不能用?”

孩子:

這些網路用語又文明又活潑

為什麼不能用

作為一個80後記者,我上國小的時候,寫作文是件很嚴肅的事情。老師強調的是除了言之有物,就是用詞準確。所以當我第一次看到這么跳脫的一篇作文時,第一個反應就是:作文可以這么寫?我果真out了嗎?

昨天,我特意打了個電話給寫這篇作文的孩子,小單。

我以為電話那頭的聲音,應該是有點活潑,有點鬧騰,但其實小單一說話我就發覺自己判斷失誤。

她講話條理清楚,可以聽出是個有想法的孩子。

小單說,她看了宮崎駿的影片《龍貓》,才會選擇以龍貓為題材;至於那些網路辭彙,都是她在玩電腦的時候、和同學聊天的時候學來的。她覺得非常有趣,用到作文里,也很符合龍貓活潑、可愛的特點,所以就用了。

她特別說,不是所有的作文她都會這么寫的。

其實,平時和同學說話時她經常使用網路用語,那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了,“親”、“童鞋”這樣的話經常說,如果聽不懂,那你就out(落伍)了。大家都覺得這樣輕鬆又顯得親熱。

至於為什麼會用在作文里,小單說,她覺得她用的都是文明的網路用語,沒什麼不可以,如果是不文明的辭彙她肯定不會用的。

媽媽:

孩子思想刷新太快

要不要干涉真的很糾結

昨天,我還跟小單的媽媽聊了幾句。

小單的爸爸在外做生意,媽媽是全職主婦,照顧著小單的學習跟生活。對孩子的教育,她一直非常上心。

“其實我平時都不太讓孩子上網的,每個禮拜只有周五跟周六兩個晚上,讓她玩幾個小時。其他時間都不許玩。”小單媽媽說,孩子絕對不是網蟲。她是真得覺得這樣好才寫。

平時小單也會用網路語言跟媽媽交流,只是有的她聽得懂,有的聽不懂。聽得懂的情況下,她會給個積極的回應—比如開個玩笑啊什麼的。

這次,孩子寫龍貓“很萌”,媽媽就不是很懂。

可以看出,小單媽媽是個開明的家長。

小單媽媽說,現在小孩接觸網路是無可避免的,接受新事物的速度比家長快多了,她也非常糾結,到底該不該干涉跟限制孩子。

老師:

諧音網路用語能接受

別畫個表情替代語言

小單的語文老師施靜峰說,這次作文的主題,是寫“我最喜歡的一件東西,可以是人、動物、物品”。

小單的《龍貓》,因為寫的本身就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動物,使用“賣萌”“萌物”,使得文章更加詼諧、活潑、可愛,用幾個網路語言沒什麼大問題,而且也還貼切。對這篇文章,施老師的評價是“很賣萌、很可愛、很有趣的一篇現場作文”。

但是,他們還是不提倡也不鼓勵學生使用網路辭彙。

其實,現在孩子的作文、日記里出現網路辭彙,早就不是新聞,我問了寧波的好幾所國小,發現小學生使用網路語言基本是兩種情況,一種是“諧音”字,比如,“偶”、“童鞋”、“餐具”、“杯具”、“醬紫”等。

這些是比較好理解的,搞不懂的是一些密碼一樣的網路語言,比如“787”、“+U”、“7456”等等。

施靜峰老師說,有些題材活潑有趣的作文偶爾出現“諧音”的網路辭彙,還能接受,但是如果出現數字代替語言,“火星文”,或者畫個QQ表情來替代語言,這是不能允許的。

曾經有一個學生,在作文里,居然用QQ笑臉,來表示哈哈大笑,這是絕對不可以的,施老師說,“笑”在中文裡很多種表達,笑的狀態也有很多種表達方式,比如前俯後仰的笑、捂著肚子的笑、害羞的笑等等,如果用QQ笑臉來表示笑,會影響學生駕馭文字的能力。

寧波李惠利國小的盧老師說,她也很矛盾,現在學語文一方面提倡從生活中、旅遊中、家庭中學習語文,出現網路辭彙,說明小朋友緊跟時代潮流。

但是另一方面,小學生正是學習規範用語的階段,現在網路,漫畫書,以及一些年輕作家的作品,都有用語不規範的情況,如果一味跟風,對小學生規範用語又有一定的影響。

但是他也不會在寫這類文章的時候提倡、鼓勵學生使用網路語言,至於到底怎么把握這個使用的度,這主要靠每個老師的業務素養。

孩子們的看法沒這么嚴肅。寧波江東中心國小六年級同學小趙說,她們許多同學都認為,用這樣語言交流起來特別輕鬆、活潑,“我覺得有時候寫作文,用一點網路語言,沒什麼不好的。”

專家:

“給力”都上報紙頭條了

引導孩子適當使用網路用語

浙江萬里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梅慶生副教授說,現在網路、電視、媒體這么發達,小學生在作文中使用網路語言的現象,想要根除是肯定行不通的。

梅慶生副教授表示,從語言的發展來看,本身就是約定俗成的,新興的網路辭彙有一天也可能成為一個日常用語,比如20xx年的網路熱詞“給力”,後來還上了報紙的頭條標題。

網路辭彙的發展也是一個大浪淘沙的過程,表現傳神的、到位的、好的網路辭彙,最後有可能進入日常用語。

要對小學生在作文中使用網路用語進行引導,主要是小孩子還無法判斷這個網路辭彙的涵義,是正面積極的還是負面消極的,可以讓小學生使用優美的、準確的、正面的、積極的網路辭彙,而負面消極的、謾罵的則應該阻止。

畢竟小學生還處於語言文字的學習階段,語言規範只是和套用能力還不穩固,如果經常使用網路語言,隨意使用省略、錯別字的語言,會對正確規範的學習和使用語言造成影響,小學生寫作文,也是為了提高小學生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如果在作文中使用不規範的網路語言,老師不加以引導,對學生今後的語言表達能力、規範用語都會有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