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三年級上冊日記

數學三年級上冊日記該如何寫?同學們可以寫好運用一下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歡迎閱讀!

數學三年級上冊日記1

星期天,我和媽媽來到外婆家。

一進門我就發現外婆手裡拿著彈簧稱,好像正要稱東西。好奇的我立刻跑過去,一把搶過彈簧稱,大聲說:“外婆,讓我來幫你稱吧!”

“不行!你不會!”外婆不相信地說。

“放心吧,外婆,我已經學過千克和克了!”我一邊說一邊鉤起一袋蔬菜,自豪地說:“稱好了,1克!”外婆聽了哈哈大笑:“1克菜給誰吃呀?”原來我又把千克看成了克,真粗心哪!

我跑到媽媽身邊,叫媽媽稱一下我有多重,媽媽笑得捂著肚子蹲在地上,過了半天她才緩過氣來,說:“你已經25千克了,這彈簧稱最多只能稱4千克,怎么能稱你呢?”她說得我臉上紅一陣白一陣。

同學們,生活中許多地方用到數學,如果你學不好,就會和我一樣鬧笑話噢!

數學三年級上冊日記2

我打從上六年級以來,數學上還真未碰過太難的題目,可最近,有道題算式讓我絞盡腦汁了!

這難題題目是:一片牧場,牧場上的草每天均速生長,牧場可供15頭牛吃20天,也可供20天牛吃10天。那么,這片牧場每天生長的草可供幾頭牛吃一天?

我研究了半天,一頭牛一天吃多少草呢?也不知道是幾斤,幾筐,怎么辦呢?忽然,我靈光一閃,有了!不管能吃多少,就假設為一個單位,不就迎刃熱而解了。假設一頭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就可以算15頭牛20天一共吃的草是:15×20×1=300,300是這個牧場原有的草量加上這20天新生的草。還可以算20頭牛吃10天的草量是:10×20×1=200。

可是,求出這些之後然後怎么計算呢?我冥思苦想,終於找到了門路:300-200=100,這100不就是20天新長出的草與10天草量之差,意味著10天長出了100的草量,即妹每天長出的草量是:(300-200)÷(20÷10)=10。

一頭牛每天吃的草量是1,則每天新長的草可供10頭牛吃一天。

通過艱苦的思考,我算對了題,心裡像蜜一樣甜,辛苦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

數學三年級上冊日記3

暑假的一天,我正在做數學暑假作業,有兩道題把我給難住了。

1、體育館的東區共有30排座位,呈梯形,第一排有10個座位,第2排有11個座位,……這個體育館東區共有多少座位?

2、有一串數字,第一個是10以後每個數比前一個大5,最後一個是90,這串數字連加的和是多少?

媽媽過來問我怎么了?我如實的對媽媽說了,媽媽聽後就給我講了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淘氣的孩子,老師很不喜歡他,因為他上課老做小動做。一次,老師正上課的時候,他又在做小動作,老師就讓他算一道題,從1加到100,老師以為他可能就會安靜一會了。可他很快就算了出來了,答案是5050。老師很驚訝,就問他是怎么算的。他說:“1+99=100、2+98=100、3+97=100、4+96=100、5+95=100、6+94=100……最後有50個100就是5000,還有一個50,再加上50就等於5050了。”這個孩子長大後成了偉大的數學家,他就是高斯。

我通過媽媽講的這個故事,知道了遇到什麼事要多想辦法,多動腦筋。過了幾分鐘,那兩道數學題就算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