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自己作文

“滴答,滴答。”聽起來頗有規律,腦海浮現出一個個跳躍的音符。正在和我手牽手地舞蹈。

睜開眼,凝望窗外,雨珠連成線,仿佛要給大地織一張厚厚的被子。“線”落下來,是稀疏的。落在葉上,也只能讓葉子稍微點下頭,不足以讓它彎下腰。原來,這只是小雨。

我閉上眼鏡。驟然間,“嘩啦啦,嘩啦啦……”,如奔騰的駿馬,如波濤洶湧的海水撞擊大石班撞擊著我的心靈。

我的思緒飛到了天空,仿佛與雲融合在一起,洞悉大地萬物的輪迴。突然,我好像流進了大海,這個大家庭。魚兒親吻著我,累了的時候,靜靜地依靠在珊瑚旁,安然入睡。

然後,我消失了。雨漸小,把我的思緒從千里之外拉了回來。我睜開眼,雙耳幾乎聽不到雨聲,只見雨依舊在下。

我奪門而出,吮吸大地的雨露。綿綿的細雨從我頭上滑過,從我身上飛過,與我檫肩而過。

走在幽靜的道路上,沒有車鳴,沒有人喧。只有樹依舊,“被子”厚厚地覆蓋在大地上,綿綿的細雨就好比“被子”上的裝飾品,不時地點綴。

綿綿的細雨,萬籟俱寂。我的心如止水般平靜。讓人感覺到靜還有它美麗的一面。也許這正應合了一個短語:此時無聲勝有聲……

相反,三國時期,劉備的兒子阿斗在國破之後被晉給軟禁了。雖說是軟禁,但對君王也是vip級待遇,金樽清酒,玉盤珍饈。一天,晉國的人試探問他還想蜀國嗎,這倒霉的敗家子居然回答根本忘了蜀國。(這可不是裝的!)本來還有的復國希望就這樣破滅了,因為扶不起的阿斗記不住自己的失敗。記住自己的失敗,才能不再犯錯誤,並為成功努力。

往事雖不堪回首,但該回首時還得回!純潔的心靈純潔的心靈,一個真誠的心靈,一個樂千助人的心靈,一個博愛的心靈,它的存在讓世界更加美好。鏡頭一:馬路邊,一顆真誠的心。

大雨剛過,天空中烏雲絲毫沒有離開的意思,世界顯得灰濛濛的。我走在路上,路上坑坑窪窪。這時,一輛車駛來,我意識到它將濺起水花打濕我的褲子,但我來不及避開,只能靜靜地等待厄運的降臨。突然,車子減速了,從我身邊緩緩駛過。沒有濺起一點水。我呆了,往車窗望去,司機也正看著我,露出了真誠的微笑。在這瞬間,一縷陽光衝破了烏雲的封鎖,世界亮起來了,變得更加美好。我也笑了,天空不再灰暗。

純潔的心靈,一顆真誠的心,讓世界變得更美好。鏡頭二:小橋上,幾顆樂於助人的心。

天氣悶熱。在橋的一端,一個人力車夫正吃力地蹬著板車。他汗流浹背,一件背心早巳濕透。他努力著,但車卻停滯不前。忽然,他感覺背後一輕,一使力便過了橋。他回頭看了看,原來是幾個小伙子在後面幫忙。他笑了,真誠地笑,那幾個小伙子也笑了。這時一陣風吹過,帶走了大地的悶熱……純潔的心靈,一顆樂於助人的心,讓世界更加美好。鏡頭三:草地上,一顆博愛的心。漫步在春天的草地上,春雨斜織著,輕輕撫摸著我,洗滌著我禁錮了一個冬天的心靈。一隻美麗的蝴蝶在草地上飛舞。忽然它落進了蜘蛛網中。它奮力掙扎,卻沒有絲毫效果。蜘蛛盯著它的獵物,我似乎聽到了它的笑聲。這時一種奇怪的心情油然而生,我不禁走上前弄破了網。蝴蝶得救了,它停了下來,張開翅膀,仿佛一朵在春雨中綻放的花朵,生機勃勃,草地也因它而美麗……純潔的心靈,一顆博愛的心,一顆真誠的心,一顆樂於助人的心,它們的存在,讓世界更加美好。

身邊的一位好友迅速從自己的口袋裡掏出幾枚硬幣,咣當咣當地擲進了那口瓷碗,我的心也隨之釋然欣悅起來。同行的另一位好友這時竟拍起剛才那位施捨錢財的好友的肩,打趣道:“喲,挺有善心的嘛!”此時,我正欲掏出錢來,不料竟聽到那位施捨的好友回答道:“那么可憐的人,我們又不缺這幾塊錢,還不如丟給他們。”我愣住了,放在口袋裡的那隻手久久沒有掏出來,那已摸得暖熱的硬幣又被我重新放回口袋。陽光依舊燦燦地照著,我很想看到葉片上閃閃的亮光,但我又不得不注意葉子下方那陽光照不到的地方。在這依然縈繞耳旁的竽聲中,在這瓷碗裡的一堆紙幣或硬幣下,我充分發現這是一個多么“高貴”的給予。一種僅限於物質條件的給予,但同時卻給予了他人精神上的虐殺。建立在如此自我意識形態上的給與,已成為多少人誇誇其談的高尚呢?他們已忘卻了真正給予的瞬間,忘卻了我們隱匿靈魂深處真正給予的出發點。

忘卻自己給予的時候,我們太可悲。記住自己“給予”的時候,我們太可恥。記住自己失敗的時候兒子臉上受傷,回家後母親卻馬上用相機拍下他難看的樣子。母親不是藉機諷刺兒子,而是讓他明白,世上並不是一切都美好,什麼事都一帆風順。人都會失敗,要記住自己失敗的時候,以後才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並且擁有前進的動力。

春秋時期的吳國和越國,糊成一團,打個不停。一次大戰後,越國慘敗,險些要徹底從地圖上被抹去,還好國王勾踐願去吳國當奴隸,換取國家的存在,吳王也同意了。勾踐在吳國過著類似於囚犯的生活,睡草堆,乾重活。為了讓自己永遠不忘記戰敗的恥辱,他不知從哪兒找來一塊苦膽,懸在屋裡,每天舔一下。時光飛逝,一轉眼過了幾年,吳王放鬆了警惕。勾踐又抓住吳王生病的機會,裝作關心,去嘗了吳王的屎。吳王見他這般服從,就放他走了。勾踐一回國,大力發展國力。昊王見勢不妙,又去打越國,可惜戰敗了。吳王也想學勾踐,保全吳國。勾踐豈能放過他,於是昊國從地圖上被抹去了。

下課前,老師說:“下一節課,我們寫字。”我們都很高興,原因是我們可能已經感覺到自己的字寫的確實是差到和我們作為五年級的學生水平不符合。也許是同學們是不想或不願去多思考多動腦筋,動腦筋多累啊。可是當老師再一次站在講台上時,他讓我們拿出筆記本來,總結這一課的好詞好句,並說明喜愛的理由。唉,又得動腦筋了。同學們都說。老師不是說這節課練字嗎?老師笑著說,“寫字和練字可不一樣。寫字是在筆記本上寫。練字可是在練字本上練。只一字之差,任務可就差遠了。功用和目的也不同啊。我們恍然大悟。全班的同學們都“啊”的一聲。有的同學還說,老師你騙人。我們只好乖乖的拿出了筆記本,在筆記上又開始抄寫好詞好句來,還要說好的原因。老師也幫我們,他故意說的快,我有好幾處沒有抄記下來。我想老師是為了讓我們自己去讀書,因為我們手裡都有一本叫做字詞句的參考書。最後老師留完作業,就讓我們回家了。學完了這一課後,我體會很深。一個人的成功不在於家庭的情況和背景,關鍵的是自己的刻苦努力。但你要記住“月是故鄉明”。自己的東西,家鄉的東西才是最好的。一個人要永遠記住家鄉,記住自己的親人,記住自己媽媽的話。我就非常自豪我有一個好媽媽。別人的媽媽都是在家裡只做些家務活就罷了,而我的媽媽卻是在紙箱廠打工的人。因為我家很窮,別人家的孩子可以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可我不是。我們班的同學在學校里經常的“給我來根冰糕;給我來個雞排”的,而我不能。我時常的羨慕她們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買什麼就買什麼。雖然我的家庭條件差,可我有一個好媽媽。她每天早晨五點多就起床,給我作飯,可那時我還在睡夢中。她經常的大聲的和我喊一句:“等一會你起床的時候,記住飯在鍋里約!”說完就趕緊騎著一輛非常破舊的腳踏車去上班了。每天六點半舊走了中午十二點多回來我們有時可以“碰頭”有時我從學校回家後,媽媽又走了。可飯已經給我準備好了。再回來就是晚上七點半以後了。媽媽這么辛苦,我就得回報她,我比以前懂事多了,替媽媽做點家務活,給筋疲力盡的媽媽捶捶背,給她端一杯熱熱的茶。平時我更注意給媽媽省點錢。這些都是我能為媽媽做的。這幾天,我又發現媽媽的臉上多了幾道皺紋。如果有人問到我,我會不加思索的對他們說:“我有一個非常偉大的媽媽!”

今天,語文老師給我們講了《桂花雨》一課。我的感受很多。老師首先介紹的作者。琦君的出生地是浙江。後來去了台灣。她一歲死了父親,四歲死了母親。跟她的叔父長大。我覺得她是可憐的。可我更加佩服她,因為她在那樣的生活下,竟成為台灣的女作家,大作家。接下來老師和我們一起學習了課文的內容。老師讓我齊讀這篇課文。我們讀的卻很不整齊,可老師說“你們讀的雖然不齊,但是最後一段你們讀的很有勁,非常好,說明你們讀出了感情。要是課文沒有感情,你們學起來也沒勁。”我心裡想,老師說的很對,但如果你不用心的去學,再有感情的課文,讀出來也就變味了。本來是財寶的,也會變成廢紙一張。老師又把課文的構思用一幅圖一步一步的畫了出來。圖雖然潦草,字卻很少很簡單。很容易看明白看懂。最後老師突然提出了一個讓我們全班同學都目瞪口呆的問題。--作者為什麼在文章的最後一段中把“搖花樂”這個詞語加了引號呢?全班沒有一個同學舉手。這說明沒四十二名同學沒有一人會回答這個問題。老師有點不高興了。對我們說“請同學們把筆記拿出來,我們記一首詩。作者加引號是引用,引用的就是這首詩。詩就是當時也在場的父親,看著她們母女們搖桂花時急性吟出的。細細香風淡淡煙,竟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作者是在紀念自己的養父,也是在懷念自己的親人啊。母親的話讓她難忘,父親的詩也是讓她難忘的,寫搖桂花不寫“搖花樂”,不用“搖花樂”行嗎。我們又一次被感動了,明白了作者的心比考一百分還重要。讀了一百遍都不能成為作者的知音,那能算是真正的讀者,雖然我們還小,還是一個小學生,難道我們的學習不應該向真正的學習靠近一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