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三年級日記三篇

篇一:立夏的烏米飯

“咚咚咚”,一早就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原來是奶奶送來了一碗烏米飯。

烏米飯看上去黑黑的,聞起來有一股清香。我很想知道:烏米飯是怎么做成的呢?爸爸說:“烏米飯是將雪白的糯米浸泡在黑色的烏飯葉汁水中,再把染黑的糯米蒸煮而成的。”他們小時候還採摘過這種樹葉呢!怪不得飯里有一股植物的清香。

“吃了烏米飯,蚊蟲不來叮。”吃烏米飯是立夏的一種習俗,說明夏天要來了。

正說著,爸爸已經將熱好的烏米飯端了出來。好像啊!我蘸著紅糖,趕緊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篇二:我聞到了春天

現在早已是春天了,我想那迎春花應該開了吧,所以我忍不住跑到了走廊上,開始做尋找春天的課外實踐活動。

“軟軟的葉子,金黃的花朵,還有一點兒微微的清香。”我用了好幾種方法來尋找迎春花特別之處,其中有:看、摸、聞三大觀察”鑰匙“

“不能摘花!”王玥大叫道。我朝她笑了笑,心裡甜甜的,現在愛護綠化的人多了起來。

過了會兒,我找來一朵已經掉在地上的花朵,仔細聞了幾分鐘。啊,真香!我聞到了春天!

篇三:辛勤勞動賺零花錢

我覺得每個月給我們零用錢,我們可以用這些錢買自己喜歡的文具和書;也可以在爸爸媽媽生日的時候給他們買一些禮物,以感謝他們平時辛勞的付出;或者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

我從一年級開始,就利用幫媽媽做家務的機會賺零用錢。在5·12地震後,我把平時節省下來的250元零用錢大方地捐贈給四川災民,捐款的時候,我感到特別自豪,別人都是剛從爸爸媽媽那兒拿來的,而我的卻是自己的勞動和平時省吃儉用的錢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