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五年級數學日記範文

我的數學成績

最近,我們三到六年級的學生參加了數學考試。這次考試,我才考了92。5分,粗心使我做了許許多多。

您說得沒錯,不是不會做,太粗心了,經常出現一些大小問題,沒有這些問題,我會更好。有一句話這樣說:“第一次犯錯,也許情有可原,但第二次犯錯,說明你是個‘笨蛋’。”也許我就是這個“笨蛋”。:我的成績就像一個橄欖。橄欖在懸崖邊晃來晃去,你一不小心,一不留神就會“碰碰……”掉下去。

成績並非想高就高,要靠努力,沒有行動的理想是空想。就像尼采說的那樣,一件東西的價值有時並不取決於人們的收益,而是取決於人們的付出——取決與你為它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這句話說得沒錯。聰明才智不在於知識淵博。我們不可能什麼都知道。聰明才智不在於知道儘量地多知道,而在於知道最必要的東西,知道哪些東西不需要知道哪些東西。通過這次考試不但檢測了我近期所學的知識,還讓我的許多缺點暴露出來了,讓我在以後的學習中能及時改正。

數學史上的明珠數學日記

在悠久的數學史上,曾經出現過許多數學神童。那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更是數學界中的焦點人物。他們為研究數學知識奉獻出了自己的一生。

谷超豪,我國著名的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著名教授。24歲時蜚聲數學界,名為《經典場——米爾斯揚》的研究論文作為專著出版。

你聽說過“歌德巴赫猜想”嗎?它是數學王冠上的一顆明珠。我國在“哥德巴赫猜想”上的研究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地位,而進行這項研究的人就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陳景潤,他在20世紀國際數學界占有重要地位。

他(她)們都是數學界中的皎皎者,正因為有了他(她)們的奉獻,才更激發了人們對數學的熱愛。相信我們憑著對數學的熱愛,也能搬動數學上的大山,也能為國家奉獻出自己的力量。所以,我們從現在起,就要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立大志,樹理想,勤奮地學習!

數的奇偶性

今天,我們學習了數的奇偶性。偶數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雙數,奇數呢,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單數。你可別小看它們喲,它們也是有規律的喔!

如果2個奇數相加就一定等於偶數,就比如21+21=42,42是偶數喔!如果是2個偶數相加的話,就還是等於偶數,比如:22+22=44,44是偶數;如果是一個奇數加一個偶數的話呢,還是等於奇數,比如:21+22=43,43是奇數。通過上面這些,我們可以知道: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偶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這就是數的奇偶性,如果不信,可以試一試喔!

我比商家更精明

今天,我和媽媽去逛街買衣服。我和媽媽來到人人樂,媽媽選中了一件衣服,標價268元,售貨員告訴我們現在商場搞活動,買100減50。

媽媽問我:“買100送50比打5折更划算嗎?”我想:買100減50看來好像打5折,實際上並不是打5折,因為沒有買滿的那部分沒有優惠。這衣服268元,買滿200元了,也就可以減掉100元,最後要付168元,而打5折要付268×0。5=134元,168元大於134元,因此,打5折更便宜。

我把我的想法說給媽媽聽,媽媽說:“商家們真是太聰明了!利用買100送50造成打5 折的錯覺。南南連這些細微的差別都能看出來,你比他們更聰明!”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裡別提多高興了!

簡單的難題

我的數學卷子只剩下一道智慧島了,智慧島是卷子最難的考題,又有一個難題在等著我,真興奮呀!!

題目是這樣的:

一個分數,分子和分母之和是30,如果在分子上加8,這個數就等於1,這書是多少呢?“啊!”我眼前一亮,我拿出一張紙,“把分子分母相加是30,是1的分數分子和分母都一樣,那當時分子和分母的和一定是30+8=38,我知道了,分子和分母一定是38÷2=19,19/19!!把分子再減8就是11,11/19!!是11/19!!再驗算一下,19+11=30,11/19+8/19=19/19=1,我成功了!!

後來,我把這道題給爸爸和媽媽看了,連他們都不會,聰明昵!

只要你自信,細心,你也可以大聲說:“這一道難題實在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