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學期作文7篇

游頤和園

在暑假裡,我跟隨著柳州晚報小記者團來到了首都北京,參觀了宏偉壯麗的天安門廣場,瀏覽了圓明園和頤和園,其中最令我留連忘返的就當數景色迷人、風景如畫的頤和園了。

此時,正值旅遊盛季,許多人們都來到了這裡欣賞美麗的頤和風光。

穿過幾扇華麗的大門,我們便來到了頤和園著名的景點——百里長廊。人們可以坐在長廊兩旁的長凳上欣賞風景,迎面還吹來幾陣輕風,令我們感到多么愜意多么的有詩情畫意啊!再往長廊的左側望去,我們看到了一個波光粼粼的湖,圍繞著它的是一大片綠樹林,在其中,有四棵高大的樹木分布在它的東南西北,讓我們有種回歸自然的感覺。坐著船在湖上遊覽,迎面吹來了一陣陣涼爽的風,風吹過我們的臉龐,令我感覺涼爽無比。

再往長廊的右側瞧一瞧,那裡是一個鮮花簇擁的花園。導遊說,這裡面有一百多種五顏六色的鮮花呢!走進花園裡,眼前突然一亮,裡頭鮮花盛開,這裡一朵,那裡一朵,這朵是紅色的,那朵是白色的,五顏六色,形態各異,令我讚不絕口。在茂密的花叢里,有許多隻小蝴蝶在互相追逐嬉戲,勤勞的小蜜蜂停靠在花朵上,不停地采蜜。幾棵大樹像士兵似的站在那裡,幾隻小鳥站在枝頭上歌唱,歌聲響徹了花園。

頤和園鮮花盛開,是花的海洋;頤和園四季如春,是春的世界;頤和園風景如畫,是畫中的名勝;頤和園充滿快樂,是快樂的天堂。

特殊任務

今天,黃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個特殊任務——站在父母面前,注視著他們的眼睛,說“我愛你”三個字。許多同學都“啊”了一聲,我也挺不好意思的。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琢磨著要不要說,說吧,又怪不好意思的,不說吧,明天又不好“交差”。我思考了一會,認為“我愛你”就仨字,應該挺好說的,還是說吧。回到家中,媽媽正坐在沙發上織毛衣,這幾年她一直為我風裡來雨里去地奔波著,細細觀察,才發現她烏髮中冒出了銀絲,眼角鑽出了皺紋。我大步走到媽媽面前,鼓足了一百分的勇氣,說:“媽媽,我…我…去寫作業了”。唉!原以為容易說出口的話剛準備說出口,卻不知被什麼卡住了,變得這么難說,難怪同學們會發出“啊”的一聲。我走進臥室,呆呆在望著牆想著,突然,有個“小精靈”好像出現在我的眼前,說:“全東明!你怎么這么沒用!不就是三個字嘛,至於這樣嗎?父母辛辛苦苦地養你的養育之恩你難道忘了嗎?”對啊,父母為我付出這么多,我難道連說“我愛你”的勇氣都沒有嗎?決心已定,就差勇氣,我鼓起勇氣,鼓著腮幫子,躡手躡腳地走到母親身旁,媽媽突然回過頭來,望著我,我一下子就看到了媽媽眼球里的那個我,此刻我心跳在加速,臉一子漲紅了起來,想好了的話好像一下子全忘了,呆呆在望著媽媽。媽媽也望著我,僵持了好一段時間,我心想,事已至此,機會難得,不如說吧,我注視著媽媽,吞吞吐吐地說:“媽…媽媽…我愛…愛您,感…感謝您…您十一年間…照顧我。”媽媽先是一愣,然後摸著我的額頭說:‘喲,你今天沒發燒呀!’我一聽,撅著嘴說:“早知道不說了!”媽媽笑著說:“逗你玩兒呢!傻兒子!”說著緊緊地抱住我,說:“東東,乖兒子,你長大了,不再是不懂事的小東東了,媽媽今天很高興!”這時空氣中飄滿了靜謐和美好,宛如是小朋友得到心儀的玩具那種高興,又宛如是吃到可口大餐的那份享受與喜悅。這一分鐘多么的漫長而又幸福……。

香港“撒尿牛肉丸”

相信看過《食神》這部片子的人都對“撒尿牛肉丸”並不陌生,它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傳統中華美食。在國慶期間,我有幸來到美食街,品嘗了電影中這受人追捧的美味。

“撒尿牛肉丸”的製作方法十分簡單。先把牛肉泥和蝦仁攪在一起,再將蝦汁熬成凍,還可以根據個人的愛好或地方特色在牛肉丸里包入牛肉、鮮蝦等等,然後放在牛蝦湯中煮,有客人來了,就隨手拿起大勺舀起幾個丸子,放入碗中,最後再放上一大勺熱湯,一碗香噴噴、熱乎乎的“撒尿牛肉丸”就華麗登場了。

“撒尿牛肉丸”不僅聞起來香,吃起來味道更是鮮美。

我在攤上要了碗“撒尿牛肉丸”,只見它分黑白兩種不同的肉丸。我隨手夾起一個牛肉丸,可不想牛肉丸十分滑,從筷子上溜了下來,掉進了湯勺里,像調皮的孩子在勺里跳了幾下,和《食神》中的場面極為相似。好不容易將牛肉丸夾進嘴裡,輕輕一咬,眼前突然一亮,這牛肉丸丸中帶湯,湯中帶肉,濃濃的湯汁從丸中爆出,宛如撒尿般四處飛濺,頓時溢滿了我的嘴。那牛肉丸鹹鹹的,嚼起來非常有勁道。裡頭美味細嫩的牛肉餡一吃進嘴裡,就能感到它在我的口中慢慢地融化,從嘴裡流入喉嚨,又從喉嚨流入肚子裡,整個過程簡直就是一種享受。聽完牛肉丸後,再喝上一碗熱乎乎的牛蝦湯,肚子頓時感到溫暖無比。我吃完“撒尿牛肉丸”後,令我唇齒留香,懷念無比。

“撒尿牛肉丸”果真是美味中的美味,它的味道令人讚嘆不已,令人吃了還想吃,簡直比電影裡還要美味還要神。要是還有機會,我一定要再次品嘗這世間美味。

剪紙

剪紙是一門民間藝術,它是在民間花掛、窗花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郭沫若先生在詩中就曾言“一剪之巧奪神功,美在民間永不朽”。

剪紙的內容帶著濃烈的生活氣息,鳥蟲魚獸,花草樹木,這些人們最常見的東西在剪紙藝人的巧手下就變成了一副副栩栩如生的剪紙了。在眾多剪紙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一副名叫“好朋友”的剪紙。

這副剪紙上畫著一頭老牛帶著溫和的目光,身上的牛毛非常整齊,在它的身體兩側還畫著一朵朵鮮花,在一旁的兩個小朋友,一個坐在牛背上,帶著斗笠,穿著一條條紋褲,躬下身子,去拉另一個小男孩上牛背,想上牛背的小男孩穿著一件花馬甲和一條花條褲,身上還斜掛著一個小水壺,兩人臉上掛著甜美的微笑。在剪紙的下方,還有一隻小蛐蛐在為這對好朋友歌唱。

看著這副剪紙,我不禁想像起來:

從前,有一個牧童叫牛牛,他天天都出去放牛。可有一年夏天,天氣非常非常的熱,由於一直沒有下雨,河水都乾涸了。這一天,牛牛又去放牛,太陽像一個大烤爐一樣烘烤著大地,大地上一點生氣都沒有,即使牛牛戴著斗笠也還是滿頭大汗,這時牛牛又渴又累,嘴裡埋怨著:“這太陽太毒了!連河水都幹完了。”由於被太陽照得太久了,平時身體結實的牛牛也累得睡在牛背上,不知走了多久,牛牛被一聲急促的喊叫聲叫醒了,他糢糊地睜開眼,一個熟悉的身影站在他面前,牛牛瞪大眼睛一看,原來是好朋友皮皮,便問道:“皮皮,天氣這么熱,你出來乾什麼?”皮皮擦了擦額頭上的汗,說:“我今天去你家找你玩,可是你媽媽說你出來放牛了,我想,天氣這么熱,你一定渴壞了,所以就裝了一瓶水出來打你。喏,喝吧!”說著,皮皮從身旁拿出一個小水壺遞給了牛牛。牛牛見皮皮大汗淋漓,還不停地喘著粗氣,就連嘴唇都開裂了,連忙將水壺還給了皮皮,說:“我不渴,你找我了那么久,也一定很渴,還是你喝吧!”皮皮連忙說:“不用,不用,還是你喝吧,咱們不是朋友嗎?客氣什麼?”牛牛見皮皮那么認真,也不好再推辭了,於是就把水喝完了。皮皮見牛牛喝完了,便高興得笑了起來,牛牛說:“天氣太熱了,我們先回家吧!”說完,便把皮皮拉到了牛背上,回家去了,田野上不時傳來這對好朋友朗朗的笑聲。

家鄉的芒果

我的家鄉在廣西,它位於中國西南部,這裡盛產的水果多:甘橘、荔枝、香蕉、龍眼……數不勝數,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芒果了。

芒果在我外婆家的村路兩側就有。細雨如絲的春天,一棵棵芒果樹伸展著嫩綠的枝葉,貪婪地吸吮著甘甜的雨露,一片片狹而長的葉子在細雨中歡笑著,享受著。漸漸地,嫩綠的枝條上開出了一串一串又黃又紅的小花,走在樹下,陣陣的清香足以令人陶醉,使人沉浸在濃濃的花香之中。

花謝後,樹上結滿了黃豆般的果子,它身著綠裝,青翠欲滴,十分可愛。長得再大一點時,小果子又換上了青黃相間的夏裝,色彩斑斕,如同穿上美麗輕妙的姑娘朝你咯咯地笑。完全成熟的時候,芒果又換上了金黃色的龍袍,光滑飽滿,十分誘人,使你都不忍得把它摘下。

沒有成熟的芒果很硬,而且很酸,咬一口會酸得你眼睛都眯成一條縫。熟透了,就甜絲絲的,鮮軟可口,卻又甜而不膩,輕輕剝開果皮,你會發現那鮮嫩嫩的果肉水靈靈的,香氣沁人心脾,像要掉下來似的。咬一口,那甘甜爽口的汁水滿口直濺,感到原本水潤潤的芒果在你的口中輕輕的慢慢地融化,美味至極。

芒果可以生吃,做成沙拉吃,還能醃製成小蜜餞,還可以加工成各種果脯和果汁飲料。此外,芒果所含的維生素a高達3.8%,是核桃的三倍,它的維生素c還高於橘子、波籮呢!芒果不但能益胃止嘔止暈,還可以美容美膚,用處可大了。

我愛家鄉有芒果,更愛這美麗富饒的家鄉——廣西。

我家鄉的名人

我的老家坐落在來賓忻城縣的一個小村里,那裡山清水秀,人們勤勞善良,在村里,還有一位專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羅爺爺。

羅爺爺一身舊中山服,一頂老式鴨舌帽,一張黝黑而飽經風霜的臉,一幅樸實勤勞的農民的模樣,也正是農民的這種聰明靈巧,才讓他捏的泥人那么逼真生動。

羅爺爺經常坐在村口的大榕樹下,面前擺著個大木箱子,裡頭可都是他的“寶貝”,箱子上擺著各式各樣的泥人,什麼孫悟空、唐僧、關公……一個個活靈活現,栩栩如生。

有一次我回外婆家過年,剛吃午飯,隔壁阿雲家傳來了一陣掌聲,我連忙跑過去看,原來是阿雲媽請來羅爺爺幫他們捏畫眉。我仔細端詳這隻畫眉,它身著褐色的晚禮服,玲瓏而又可愛的面孔上,有一張纖長的嘴,眼睛雖說是用彩泥捏的,但確實令人感到一種生命的氣息與神韻,難怪剛剛的掌聲會如此熱烈。

在我緊緊盯著畫眉的這幾分鐘裡,一個豬八戒的半成品出現在我的眼前。只見羅爺爺一手舉著八戒,一手托著下巴象是在想什麼。過了一會,老人拿出一些紅色的泥和一些綠色的泥,左揉右捏,就變出一瓣“西瓜”,他又從箱子裡取出一些黑色的泥,小心地給“西瓜”裝上瓜籽,我一看,還別說,簡直像極了。接著羅爺爺又把這細心“栽培”的西瓜放在八戒手中,哈,“豬八戒吃西瓜”終於完成了。你瞧,八戒那幅貪樣,真是好笑。圍觀的人也不斷地發出嘖嘖的讚嘆聲。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又有多少人知道這“泥人”背後的故事呢。

《負荊請罪》前傳

相信《負荊請罪》這篇文章大家並不陌生,但有誰知道它前面的故事呢?今天我就給大家講一個藺相如與秦王鬥智鬥勇、針鋒相對的故事。

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想和趙國講和,以便於集中力量攻擊楚國,於是便約趙王在西河外的澠池見面,以示友好。趙王怕秦王耍陰招,不想去,廉頗便和藺相如跟趙王商議,認為趙王不去不好,就勸趙王去:“若您不去,又是兵強勢大的秦王相約,那就會顯得趙國力小而膽怯,還是去比較好啊!”趙王聽了,覺得有道理,便和藺相如一起去往澠池。

廉頗把趙王送到了邊境後,便在離澠池三十里外的地方布置了大量軍隊,以防備秦國的進攻。

到了澠池,雙方行過禮後,便上筵席敘談。酒過中巡,秦王對趙王說:“聽說趙王喜歡彈瑟,我這裡便有瑟,請你彈首曲子助助興吧!”趙王不敢推辭,只好彈了一曲。這時,秦國的御史走過來,在簡上寫到:“某年某月某日,澠池之會上,秦王命趙王彈瑟”。

藺相如見國君受辱,心生不悅,便上前對秦王說:“趙王聽說你會擊缶,我這裡有個缶,請您敲敲缶讓大家高興高興!”秦王聽了勃然大怒,不肯答應,藺相如見秦王不肯,便抱起缶走到秦王面前,說:“現在我離大王只有五步,若大王不答應,我就跟大王拚命!”秦王怕藺相如拚命就勉強在缶上敲了幾下,藺相如便回頭叫來趙國的御史,也把這件事記了下來:某年某月某日,澠池之會上,趙王命秦王擊缶。

秦臣們見秦王沒有占便宜,就說:“請趙王獻出15座城池為秦王祝福!”藺相如也不示弱,說:“請秦王拿出鹹陽城為趙王祝福!”

一直到酒筵結束,藺相如都維護了趙國的尊嚴。秦王也知道廉頗的大軍駐紮在邊境上,使用武力也得不到好處,只好恭恭敬敬送趙國君臣回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