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 ——讀廖菊英作品《懷念父親》

我的老父親,我最疼愛的人 ——讀廖菊英作品《懷念父親》

春節後,收到甘肅蘭師附小教師廖菊英送我一本文化藝術出版社XX年9月出版的散文集《懷念父親》,我趁工作之餘的時間,匆匆閱讀了一遍。覺得廖菊英老師重親人情、朋友情,全書洋溢著一股濃郁的感情。

我最喜愛《父親背我過河》,文章用生動的語言刻畫出一個愛護子女、胸懷寬廣父親的形象,比一般的散文還要生動。父親的出生地在紅城鎮鳳山村。結婚後父母從紅城把家搬到大山里 。因為母親的娘家就在鹹水河,上攤有十畝優質水田。但他還常常回鳳山看他的親人。 因為鳳山雖是川里,但在河西面,去時要過一條河。那時沒有橋,來往的人都得淌河而過。特別是夏天雨水多,河面容易漲水,父親擔心女兒過河不安全,所以每次都要親自背女兒過河。比如:我們到了河邊,他麻利地脫掉鞋,雙手挽起褲子到大腿根。右手抬起車子扛在肩上,先把車子扛到河的對岸,然後再淌過來蹲在地上,背我過河。

廖菊英對女兒也傾注心血精心培養,使女兒的作文水平在不斷提高,在班集體屢次得獎,作文成績遙遙領先。

她還像培養自己的女兒一樣培養學生,所以至今仍有許多學生不忘師恩,不斷來拜訪她。

這本書占了一部分是寫父親的親朋好友。  遠親不如近鄰,父親和鄰居的相處,念念不忘友情唐伯,張爸張嬸,孫家叔叔和嬸嬸,一位不知道姓名的朋友,一位不記得他叫什麼名了,一位叫廖永昌,父親的三位親哥,父親的小姨子,父親的大姐,父親的妹妹,父親的舅子,父親的父親,附加了許多詩歌佳作,如紀念母親詩二首。獻給父親的組詩,讓我這個詩歌不太懂的人讀了也拍手稱讚。從中還讀到父親的眼神,是煤油燈下的燈芯,父親的眼神,是那彎彎的山路,父親最後的眼神,像一潭深水。父親的笑,像班得瑞那寂靜而悠遠的搖籃曲。 我小的時候,父親一兩兩的,挖去他心尖尖上的肉,偷偷的貼在女兒的心坎上。如此深情,感心肺腑,真乃人間大愛。

我始終記得上一年XX年的一個下雨天,廖菊英老師和我聊天,她問我的地址,問她要我的地址乾什麼,她說給我寄本書,過了一段時間,沒見到有書寄來。再後來有一次,我剛登上qq,她便發信息給我說前一段時間竟勞累過度住院,很快會把書給我寄來。我也勸她多休息注意身體,沒想到過一段時間真的寄來了。廖菊英老師做文如做人,答應別人的事她一定會做到,作文就像做人一樣。如果做人做不好,那作文可能更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