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觀音

在眾多植物中,我尤其喜歡我家的滴水觀音,每天我都要看他是否在滴水。

滴水觀音大約是在早上6點50至七點20隻見滴水的,每片葉子大約滴2-3滴水,早上滴水觀音那扁平的葉子頭上,湧出淚珠,滴水觀音的名字便由此而來。

滴水觀音的莖是淡綠色的,中間有一點分叉,有時滴水觀音的新芽會發在莖上,如果要發新芽,滴水觀音的莖便會變成銀白色,第二天,你就可以看到滴水觀音發出的新芽了。

滴水觀音的根十分細長,它發出的莖一片包著一片,像大白菜一樣,十分可愛。

滴水觀音發出的新葉十分柔軟,讓人摸起來十分舒服。滴水觀音的葉子剛發出來的時候十分小巧,大約只有2平方厘米,等過了幾個星期後,滴水觀音便發育成熟了,那些老的滴水觀音也就自動凋謝了,落到花盆裡變成花泥,這不禁讓人想起:化作花泥更護花這句詩來。

滴水觀音啊!你既不像太陽花那么絢麗多彩,又不想月季那么婀娜多姿,更不想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你具有的只是清秀的、含蓄的、幽靜的美。

我格外喜歡這盆清秀、美麗的滴水觀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