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仰烈士

瞻仰烈士今年是建黨90周年,90年前這裡是什麼樣子?我們全然不知,只知道現在生活幸福而美滿,聽爺爺說他們那個年代一家有七八個孩子,還有更多的,然而一家老小只能依偎在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房子裡,都是用草蓋屋頂的,一個村子上沒幾家有房子的,更別提樓房了,爺爺小時候根本沒有摸書的機會,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幹活,早晨天不亮就出去幹活了。想想我們現在一家只有一兩個孩子,還住在一個樓房裡,裝飾豪華,天天都能背著書包去上學,這不是一種快樂嗎?這這些屬於我們的快樂,要歸功於黨、烈士,我們必須要記住他們,我們永遠不能忘了他們。於是,今天我們南信大高新實小的學生們再一次來到雨花台,紀念他們,讓我們永遠記住他們。當踏上最後一級台階時,仰望紀念牌,它顯得多么偉大,我們在紀念牌下主持了節目。這不免讓我想起。1946年秋,國民黨軍大舉進攻解放區,劉胡蘭接到轉移通知,但她主動要求留下來堅持鬥爭。1947112,閻軍突然襲擊雲周西村,劉胡蘭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她鎮靜地把奶奶給的銀戒指、八路軍連長送的手絹和作為入黨信物的萬金油盒——三件寶貴的紀念品交給繼母后,被氣勢洶洶的敵人帶走。劉胡蘭在威逼利誘面前不為所動,被帶到鍘刀前眼見匪軍連鍘了幾個人,怒問一聲:我咋個死法?匪軍喝叫一個樣後,她自己坦然躺在刀座上。劉胡蘭烈士犧牲時,尚未滿15周歲。視死如歸本革命軍人應有精神;寧死不屈乃燕趙英雄光榮傳統。這是當年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為狼牙山五壯士紀念塔題的詞。抗戰時期,晉察冀軍區一分區一團七連戰士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五位英雄,為掩護民眾和主力撤退,毅然決然地把敵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盤陀峰頂絕路,在子彈打光了的情況下,縱身跳下了萬丈懸崖,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他們的英雄事跡將永遠留在我們的心中。是,是他們,為我們建設了一個新的“國家”,這變化是他們給我們帶來的,他們將成為中國建黨以來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