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孫中山誕辰日作文範文:孫中山先生的信仰

紀念孫中山誕辰日作文範文:孫中山先生的信仰

孫中山先生是中國的開國元勛,是辛亥革命的首領,推翻了中國幾千年來的君主專制政體,創立了中國,成就了東亞歷史上千古未有的偉業。而在這個偉大的歷史運動背後,乃有一個超凡神聖的力量一直支持著他,孫中山先生自己見證道:“革命的成功,在於仰賴神的恩助。”

中山先生不但是中國“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會革命”的領導者,他同時也是中華民族“心靈革命”、“宗教革命”和“思想革命”的領袖。

少年慕道

中山先生自幼即好追求真理,當他入學讀書時,就已令私塾的老師對他刮目相看。他常向母親楊太夫人問及宇宙人生的奧秘,尤其對天地的創造,死後的問題,十分好奇,常使楊太夫人驚異辭窮。十三歲時隨母親前往檀香山,據其自傳里說:“始見輪船之奇,滄海之闊,自是有慕西學之心,窮天地之想”。十四歲時,進入當地一間基督教學校就讀,校長韋理思先生(alfred willis)對他尤其關愛,中山先生十分勤於參加每日早晚的祈禱會及主日的崇拜,對於基督教教義的認識逐漸加深。十七歲時,轉學聖路易學院,當時他已決志歸向基督,且有受洗的意願,不料長兄得知十分震怒,命令他輟學返國。

中山先生自檀香山回到故鄉中山縣翠亨村,見鄉人愚昧無知、膜拜偶象,便對他的同伴陸皓東等人慨然長嘆,並且義憤填胸,跑到北帝廟,指著偶象說:“這種人手所造的偶象,自己都不能幫助自己,怎么還能幫助人?我且拉斷其臂,看它是否有靈。”這事傳遍了全村,引起了民眾的公憤,認為他罪孽深重,便敲鑼聚眾。中山先生既為鄉人所不容,只得離親別鄉,前往香港。此舉雖不能與改教運動的馬丁路德相比,卻可與以色列民族救星、士師基甸相媲美,乃是反對“所流傳虛妄的行為”(聖經彼得前書一章十八節),也可以想像中山先生的思想信仰,乃神聖崇高、睿智不凡的。

胸懷大志

中山先生抵達香港,隨即進入拔萃書院就讀,課餘時前往道濟堂,參加聚會,又蒙區鳳墀長老的循循教導,在國學與靈性上都得到造就。後由美國宣教士喜嘉理牧師(c.r.hager)在公理會為中山先生施洗並於教會註冊,取名“日新”(與逸仙同音),乃為“得救重生”、成為新人“之意,當時中山先生年十八歲。大哥聞訊,大為不滿,竟召其赴檀香山,並收回其分得之家產,中山先生卻處之泰然,毫無怨言。又為防止中山先生接近教會,時常加以監視;先生極其苦悶,深恐壯志消磨,委由其老師芙蘭諦文,資助他回國。後入廣州博濟醫院專攻醫學,目的在借行醫掩護革命運動,實現救國救民的大志,當時年僅二十歲。次年轉入香港雅麗醫院就讀,院長康德黎博士,乃一虔誠的基督徒,這與中山先生倫敦蒙難得救有重大的關係。二十七歲時畢業,名列第一,各科都得一百分,而且打破了全校的記錄,由此可見他的智慧,乃由天而啟,非同凡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