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作文八篇:我的一次科學小嘗試

【篇一:我的一次科學小嘗試】

星期天下午,我來到陽光作文培訓班。只見唐老師帶著神秘的笑容對我們說:“嗨,同學們好,今天我們班又來了四個新朋友!”頓時,台下竊竊私語,大家都很好奇,不知道唐老師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正在同學們左右張望時,只見唐老師從抽屜里掏出四隻雞蛋。啊!原來四個朋友就是四隻雞蛋。唐老師告訴我們:“今天我們要做一個科學實驗——雞蛋轉轉轉。三個小組進行比賽,哪個小組的雞蛋轉得又快又穩,比賽結束,你們將會知道雞蛋的一個秘密!”接著唐老師還示範轉雞蛋的方法給我們看,同學們都睜大眼睛聚精會神地看著,一想到實驗能解開謎底,大家都忍不住內心的激動,個個躍躍欲試。

比賽開始了,比賽分成兩輪,每輪三人參賽。第一輪即將開始,唐老師在每組分別挑了一個小不點和兩個大力士。他們來到講台,擺開陣勢。“預備開始!”他們不慌不忙地轉動雞蛋。只見第一組小個子的雞蛋扭著屁股轉起來,一圈,兩圈,三圈,四圈……小個子的雞蛋接連轉了七圈,終於罷休了。我們第二組大力士的雞蛋表現還算良好,轉了三圈。第三組也不甘示弱,可是他們的雞蛋只轉了一圈就停止了轉動。第一組代表小不點贏了!第二輪比賽開始了,唐老師又請了一個小不點,兩個大力士,我代表第二組參加。唐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個雞蛋,比賽開始了。第一組小個子的雞蛋轉呀轉,一刻也不肯停止。第三組上一輪輸了以後,心想:這次一定要努力轉,可雞蛋就是不聽使喚,還是只轉了一圈。我的雞蛋開始轉得挺好,一圈,兩圈,可是轉第三圈時,最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發生了,只見我的雞蛋“啪嗒”一聲掉在了地上,摔了個粉身碎骨。同學們看呆了,嘴巴張成“O”字型,無法相信這是事實。接著,同學們睜大驚異的眼睛看著唐老師,臉上充滿了疑惑。

怪了,為什麼第一組的蛋每次都轉得這么快又這么順利呢?第二組的蛋為什麼總是轉了三圈就轉不動了呢?第三組的蛋與第一組的也有區別嗎?一大堆問號在我們的腦海中翻騰著。

唐老師好象猜到了我們的心思,他把雞蛋收拾好,向我們公布了雞蛋的秘密:第一組的雞蛋是熟的,轉的方向一致,所以轉得又快又穩。第三組的雞蛋是生的,轉的方向不一致,所以轉得既慢又不穩當。第二組的雞蛋燒過,但沒有熟透,剛開始蛋殼受力在轉動,接著就轉不動了。

有幾位小朋友還是不太明白,唐老師又講解了一遍:“因為熟雞蛋扭動時,蛋白蛋黃全部一同被扭動,所以轉得順利。相反,生蛋被扭動時,只是蛋殼受力,而蛋白和蛋黃幾乎未受力。蛋白和蛋黃因慣性幾乎停留不動。於是,蛋殼的轉動就被蛋白拖慢了,所以轉不動或停止轉動。”喔,喔,我們都明白了!

這次有趣的科學實驗豐富了我的科學知識,開闊了我的眼界,將激勵我更加努力地學習科學文化知識。

【篇二:我的一次科學小嘗試】

記得夏天的時候,驕陽似火。媽媽帶著我去商城買衣服。我挑中了一件黑色的襯衣,但是媽媽卻不願意了,說:“不能選顏色深的衣服,容易吸熱!”聽了媽媽的話,我的腦海里浮現出許許多多的小問號,於是,我便疑惑不解的問媽媽:“那么,淺色還散熱?”媽媽終於露出了欣慰的微笑,點了點頭,說:“對呀!”我半信半疑,想:這個問題我怎么就沒想過~~但是,這件衣服我真的很喜歡啊!”這時,還是媽媽解了難,叫我做一個小實驗。於是,我顧不上買衣服了,一起和媽媽回到了家。

回到家後,我媽說那個找出一塊黑色的布,和一塊白色的布。小心翼翼得放到了陽台上,而且,為了使布能夠均勻受熱,我還把布展開放在陽台上。

燦爛的陽光照射到兩塊布上,瞬間變得亮起來,猶如一顆顆璀璨的鑽石,顯得格外明亮。就這樣,我一會看看太陽,一會看看這兩塊布,還時不時摸一下。十分鐘過去了,我迫不及待的摸了這兩塊布,但是,摸上去的感覺一樣。我頓時變得失望。這時,在一旁的媽媽看到我失落的臉龐,於心不忍,於是安慰我說:“不要灰心,這才多長時間啊!要有耐心~”聽了媽媽鼓勵的話,我就想吃了什麼特效藥似的,頓時變得開朗起來,耐心的等待著…。

十分鐘又過去了,這時的我,已經滿頭大汗了,我有氣無力的摸摸黑色的布,果然,黑色的布很燙,還冒著熱氣。我又摸了摸白色的布,不是說很涼,因為那是不可能的,稍稍有一點熱,不過表面是涼絲絲的感覺,沒有黑布那么熱了~。

我很驚訝,也很疑惑:為什麼黑色布吸熱,而白色布卻散熱呢?帶著種種問題,我到網上搜尋了有關資料,原來白色的物體實際上是將光線全部反射回來,並不吸收。而黑色的物體,則是將光線全部吸收了,一點都不反射回來,所以體現為黑色。光能生熱,黑色吸收了全部的光,自然就要比白色吸熱然而黑色散熱也快,因為黑色要吸收大量的熱量,所以,當它吸收過多的熱量時,就會散出熱量,從而可以使它吸收更多熱。

明白了這個,我豁然開朗。而且我明白了:什麼都要多動腦,才會有更好的發現!

【篇三:我的一次科學小嘗試】

在我的童年裡,我做過許許多多有趣的科學嘗試,可是,我的第一次科學嘗試,至今仍刻在我的腦海里,令我記憶猶新。

二年級上體育課時,老師讓我們圍著操場跑兩圈,我穿著黑色短袖,當跑完兩圈時,我累得氣喘吁吁,面紅耳赤,豆大的汗珠從我的額頭上滾落下來。這時,我看看旁邊的同學,反而很平靜,也沒有流汗。忽然,我注意到她穿著一件純白色的上衣,腦子裡便有了一個疑問:難道時因為她穿著白色上衣而感到不熱嗎?

於是,放學後,我飛快地回到家裡,快速地查找著資料,想得到一個滿意的答案。忽然,我看到有一頁上面寫著:黑色吸熱,白色抗熱。下面有一個小試驗,我決定試一試。

首先,我拿了兩個小杯子,裝上相同的水,然後剪一張正方形的黑色彩紙,和一張相同大小的白色彩紙,將它們蓋到兩個杯子上。

過了一會兒,我仔細觀察兩個杯子,發現被黑色彩紙覆蓋的那個杯子裡的水少了一點點。我心想:這不足以說明黑色吸收光和熱,再等一會吧!

兩個小時以後,我再一次去陽台觀察它們,我驚奇地發現:被黑色彩紙覆蓋的杯子裡的水明顯地減少了,幾乎沒有水了,而被白色彩紙覆蓋的杯子裡的水幾乎毫無變化。這足以證明了黑色具有吸收光和熱的性能,而白色不具備這些,要不然體育課我也不會這么熱了。

通過這個試驗我明白了:任何事物我們都要善於觀察、勤于思考、敢於動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地從失敗中獲取經驗,從成功中汲取知識。

【篇四:我的一次科學小嘗試】

在動物園裡同學們都愛看小猴爬樹,這裡教大家用廢棄材料做一個小猴爬樹的玩具,你一定會喜歡的。

一、製作材料:

塑膠吸管1根,橡皮泥,塑膠飲料瓶1隻,鉛畫紙。

二、製作方法

1、按圖一取一根內徑約4mm的吸管,將它的一端用小團橡皮泥塞住,然後用小錐子在它的前後兩側各鑽一行小孔,孔與孔之間約5mmi。在鑽孔時,將錐子向被塞橡皮泥那端傾斜一點,所有小孔都形成同一角度。

2、將飲料瓶瓶蓋取下,在瓶蓋中心鑽個比型料吸管直徑略小的圓孔,將吸管的另一端緊緊插入圓扎,管周用石蠟密封。

3、按圖二將帶吸管的瓶蓋鏇緊在飲料瓶上,再用鉛畫紙做一個比吸管直徑略粗,高約30mm的紙管(可以將紙繞在比吸管略粗的筷子上,接頭處用膠水粘好),套在吸管上。再用一張輕紙,對摺後畫一隻小猴,剪下成兩隻小猴,塗色後將兩隻小猴身體對貼,雙腿分開粘到紙管上。用同樣的方法,將鉛畫紙對摺後,在上面畫上樹冠,沿輪廓線剪下,塗色後對粘在吸管上端,此玩具就完成了。

三、玩法

用雙手擠壓飲料瓶子,吸管兩側斜向上的小孔噴出的氣流推動紙管上升。小猴也就隨之上升。若手用適當的力連續快速擠壓飲料瓶,小猴就緩緩上升。

【篇五:我的一次科學小嘗試】

一天,堂哥突然對我說:“用紙疊一個能盛水的紙盒,盛水後放到酒精燈的火焰上加熱,水能被煮沸騰,但紙盒卻完好無損,你相信嗎?我肯定這是對的。”

我一聽,便哈哈大笑起來,說:“那不可能,紙一碰火就燒著了,根本不可能把水煮沸騰。”“不信你做一次試驗,看看誰說的正確。”堂哥擺出一副很有理的樣子說。我胸有成竹地說:“做就做啊,反正我贏定了。”於是,我拿來材料,開始做實驗了。過了一會兒,水竟然沸騰起來了。我被眼前的一切驚呆了,眼睛睜得極大,只見紙盒底下有一團被火燒成的黑,其餘地方都安然無恙。堂哥高興地說:“這下你服了吧!”我立即帶著這個不可思議的結果去上網尋找答案。這時我才恍然大悟。

原來紙的燃燒度是180多度,而沸水的溫度只有100度左右,而且水沸騰的條件:一是到達沸點,二是繼續吸熱,所以不斷進行熱傳遞。這就是紙盒完好無損的原因。

這場打賭雖然我輸了,但是我學到了這些科學知識,我明白了:對身邊的事物留有觀察,善於對事物的思考,用於探索,在“已知”中追求“未知”,就可能會有新的收穫。

【篇六:我的一次科學小嘗試】

人生的道路上,都會發生一些不可思議的事情。這些事情需要我們的奇思妙想來發現。

有一次,妹妹跑來問爺爺:“爺爺,剛才脫毛衣時有噼啪的聲音,怎么回事?”爺爺說:“是靜電。上了國中老師會給你們講的,我現在也說不清!”我當時就在一旁,想:靜電?什麼是靜電?為什麼會有靜電?

我上網查了資料,原來是一種科學現象――摩擦起電。比如天上打雷時,是因為雲和雲產生了摩擦,脫毛衣時也是因為摩擦!

這些似乎不夠我理解,我特地拿了勺子和紙片來做實驗。

我把勺子放在紙片上方,晃了幾下,不見動靜。再晃,還是沒用。“怎么回事啊,不是說勺子和紙片了能摩擦起電的嗎?”我皺著眉頭,看著手裡兩樣東西。這時,我偶然看見電視上的“智慧樹”里正好做這實驗。我欣然學著他們:把勺子在毛髮上擦了好幾下,然後放在紙片上,紙片竟奇蹟般地被勺子給吸住了。我也試了,效果相同,無論怎么甩都甩不掉。看來,是我剛才沒摩擦啊!我恍然大悟。

我覺著好玩,就來回玩了好幾次,每次都開心得不得了,像一隻飢餓的小鳥找到了食物一樣,興奮極了!

其實,在我們周圍,每個問題,都可以激發你的想像力,讓你不斷雲追問“為什麼”,讓你去發現,發現後又無比高興。通過親自實驗,真的會發現這個世界到底有多么奇妙的事情在等我們挖掘,多少問題在等我們解決!

身邊到處都有奇蹟!只要用一顆敏銳的心和關於發現的,會是你,發現了奇蹟,創造了奇蹟!作文

【篇七:我的一次科學小嘗試】

我有很多發現,但是,我第一次發現了一個科學小常識,那就是熱氣碰到冷氣能變成水,水再遇到冷氣的時候能結成冰。我知道這個道理感到很興奮!

今年的冬天出奇地冷,平均氣溫在零下20度左右。雪特別的大,大暴雪像給大地披上了一層雪白的棉被,它給孩子們帶來了歡樂,他們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行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因為天氣太冷了。

儘管外面冰天雪地,但家裡特別的暖和,我在看外面那雪白的美景,突然發現窗戶有一種特別奇怪的現象,窗戶上有一層水霧,用手去摸水就往下流,我家有一扇窗戶沒關嚴,那層水霧冰霜,我再細細的觀察,過了一會兒,發現窗上形成了一層花紋,我覺得特別的美麗,你看這是多么的神奇啊!

於是,我開始做試驗。我先燒了一壺熱水,小心翼翼地把水壺放在窗台上,因為窗戶有點兒漏風,所以不大一會兒就發現窗戶上有一層水霧。我終於明白了,原來是冷氣和熱氣碰到一起就變成水了,我別提有多高興了。

我跑到了外面,大口大口的吹氣,假如你戴了眼鏡,鏡片上就會有一層霧,看不清東西。我在外面站了一會兒,眉毛上都結霜了,就像童話中的仙人,我知道了這個科學常識後感到特別開心。決心以後要更加努力學習,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

【篇八:我的一次科學小嘗試】

一個星期天的下午,我寫完作業,就拿起一本課外書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無意中讀到一個《雞蛋浮起來了》的試驗,我非常有興趣,就決定親手試一試,做一做看能否成功。

我按照書上說的,找來實驗用具和材料:一個杯子、一個雞蛋、一根筷子、一袋鹽和一把勺子。

實驗開始了,我先往杯子裡倒了半杯清水,又把雞蛋小心翼翼地放進水中,我看見雞蛋像一塊石頭一樣一下子就沉下去了,我再往杯子裡舀了幾勺鹽,用筷子攪拌均勻後,發現雞蛋還是一動不動。我心裡嘀咕著:怎么回事?是不是鹽放少了?於是我乾脆又放了三勺鹽,又用筷子攪拌,看見雞蛋升到杯子中間時又沉下去了。最後我一下子放了五勺鹽,咦?還沒等我攪拌,雞蛋就慢悠悠地擺動著肥胖的身子露出了圓圓的臉蛋,像一個可愛的娃娃在游泳。“我成功了”!我高興的叫著,跳著。這時,媽媽回來了,我連忙叫她過來看,看見我高興的樣子媽媽先誇獎了我,然後問我:“知道這是什麼道理嗎”?這下我可傻了眼,看見愣了的我,媽媽笑著說:“因為清水的浮力小,雞蛋就沉下去了,鹽水的浮力大,雞蛋就浮起來了。”

這次試驗即給我帶來了歡樂,又讓我懂得了多讀書,多學習,多實踐,才能學到更多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