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精神代代傳「優秀作文」

雷鋒以22歲的生命長度,做了許許多多的事,幫了許許多多的人,這一切使他的生命更有意義,讓他的生命得到了無限延伸!

雷鋒精神代代傳【1】

有一本書,書名叫《復興中華,從我做起》,這是一本讓人很受鼓舞的書,你如果看過,一定會受益匪淺,並被書中一個個鮮活感人的小故事所吸引,回味無窮!我曾經問過爺爺一個問題,說我們美麗中國眼下要復興中華,創建文明和諧社會,最需要的是來自哪些方面的正能量?爺爺的回答是;“雷鋒精神的傳承,發揚和光大,是必不可少的!”

鞍鋼老工人郭明義,人送外號“郭傻子”,他3次讓房,56次獻血,常年為希望工程捐款,累計十二萬元。在一家醫院的病房裡,住著一個身患白血病的小女孩,名為苗苗,她每天忍受著痛苦,與病魔搏鬥,只有合適的幹細胞才能救她。郭明義知道了,連忙到職工浴池裡,一邊為工友搓澡,一邊宣傳捐獻幹細胞的意義,經過他的不斷努力,苗苗得救了。郭明義老師傅這種助人為樂的精神,就是雷鋒精神的傳承,當有人問他,你做了那么多好事到底圖個啥?他爽朗的回答:“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這是一種多么高尚的思想境界啊!

還有杭州最美司機吳斌,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在生死關頭,他承受著達到生理極限的劇痛,左手仍然牢牢的抓住方向盤,用自己的犧牲,成功的保護了24位乘客的生命,這又是一種多么偉大的獻身精神啊!

無論是無私奉獻的郭明義,還是英勇獻身的吳斌,他們都是這個時代的活雷鋒。

也許有人說,現在學雷鋒已經過時了,可我說;“不”,雷鋒精神永遠不朽,他代表著中華民族的真,善,美。我們學習雷鋒,不求每個人都做出驚天動地的壯舉,可是我們可以多為別人考慮一些,對弱者報以同情和鼓勵,並施以援手。學習雷鋒就是要從我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斷的完善自我。

復興中華需要有雷鋒精神,和諧中國更需要弘揚雷鋒精神。同學們,我們是新中國的少年兒童,是祖國未來的主人,每個人都要力爭做個小雷鋒,讓雷鋒精神代代飄揚在祖國的大地上。

雷鋒精神代代傳【2】

雷鋒,一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人。雷鋒,一個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人。他是一個善良的人,是天使的化身,來到人間幫助那些正置身於水深火熱當中的人,使他們順利度過難關但卻從來不求回報,即使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優先他人。

——題記

1940年12月18日,在湖南省長沙望城縣簡家塘一個貧苦農民家裡誕生了一個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做雷正興。那時人民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雷鋒的爺爺就是被地主逼死的。雷鋒在不滿七歲時就成了孤兒。鄰居家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他為了幫助六叔奶奶家,常常上山砍柴,可是,當地的柴山全都被地主婆霸占了,不許窮人去砍柴。有一天雷鋒到蛇形山砍柴,被徐家地主婆看見了,這個地主婆指著雷鋒破口大罵,要雷鋒把柴運到她家,並搶走了柴刀,雷鋒哭喊著要奪回砍柴刀,可那地主婆竟舉起柴刀在雷鋒的左手背上連砍三刀,鮮血順著手指滴落在山路上。雷鋒趕忙捂住傷口,忍住疼,兩眼瞪著地主婆,心想:“總有一天,我要報仇!”從此,雷鋒手背上留下三條傷疤。1950年,雷鋒當了兒童團團長,積極參加土改。同年夏,鄉政府的黨支書供他免費讀書,後來加入少先隊。

一年的陽春三月,每年的三月,又是學雷鋒的高潮。但在現今社會上,許多人也認為雷鋒精神過時了。但我認為,雷鋒精神仍未過時!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大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這是雷鋒日記里的一句話,雷鋒就是那么善良,處處為著別人著想,而很少故著自己。一次雷鋒在瀋陽站換車的時候,發現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裡。雷鋒就是那樣永不停息地為人民服務。不希望大家像雷鋒那樣不顧自己生命地幫助別人,只希望大家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伸出一雙援助之手。

人們流傳著一句話“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雷鋒同志無論走到哪裡,他都會做好事。雷鋒就是選擇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為人民做好事,人們一見到做好事的人,都會想起雷鋒,因為雷鋒是我們的好榜樣!雷鋒是人民的勤務員;是一位可敬的“傻子”;是孩子們的知心人;是一名模範班長,為人謙虛謹慎。雷鋒有奉獻精神、“傻子”精神、釘子精神、艱苦奮鬥精神和螺絲釘精神。

一個美國商人如此說道:雷鋒精神是人類應該有的,應把雷鋒精神弘揚到全世界。要學習雷鋒對待事業的態度,學習雷鋒刻苦學習的釘子精神,學習雷鋒關心人、愛護人、支持人、理解人的品質。

一個日本企業家這樣感嘆:“雷鋒僅20多歲就做了那么多的好事,成為偉大的英雄,對人類是有貢獻的。學雷鋒無國界之分,把雷鋒精神引進我們公司,運用到生產實踐中去,會改變員工的精神面貌,產生巨大的效果。”

西方人和我們一樣,給予雷鋒最高的表彰:“雷鋒精神與上帝共存。”

毛主席親自為雷鋒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我們都要以雷鋒同志為榜樣。多做好事,做一個可敬的“傻子”,做一個為人民服務的好學生!

雷鋒——平凡而又樸素,偉大而又崇高。當有人在花天酒地時,他——在艱辛地工作,當有人在欺壓人民時,他——在為人民得自由而奮鬥,當有人正在享受家庭的溫馨時,他——在為逝去父母而哭泣。

雷鋒——在那他那人生的道路上,閃出不類的火花!

雷鋒精神代代傳【3】

有這樣一位叔叔,他來到這個世界普普通通,離開這個世界平平靜靜。他的身高只有一米五四,卻成了幾百萬人民解放軍的排頭兵;他的體重不足五十公斤,卻像一塊巨石,激起我們心底浪花四濺。他永遠年輕,因為他有一張朝氣蓬勃的面孔;他的音容笑貌永遠留在人們心中。22歲是他永遠的年齡。他就是——雷鋒!

雷鋒,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了。他是一個既平凡而又偉大的人。他並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作為,但卻熱心助人,熱愛工作,不怕吃苦。他的一生如此短暫,但卻為無數人們做過許多好事,給人們帶來了溫暖,為人們所銘記、所稱頌。他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的不平凡的成績,他對黨、對國家、對人民的忠誠與熱愛,成為了人們爭相效仿的楷模。

然而,曾幾何時,人們似乎不在歌唱《學習雷鋒好榜樣》,雷鋒精神似乎已被國人們淡忘。倒是外國人關注起雷鋒,逐漸被外國人接受與效仿。“雷鋒的故事”被印刷成種種文字,銷往五湖四海。於是許多人扼腕嘆息:雷鋒“出國”了!

不,不是這樣的!瞧,“最美教師”張麗莉在學生遇到危險的時刻,奮不顧身地毅然推開學生,而自己卻遭到無情的碾壓;“活雷鋒”郭明義累計獻工一萬五千多小時,獻血超過六萬毫升,資助了一百八十多名特困生,而自己家中則一貧如洗;“最美女孩”何玥在生命的盡頭,唯一的願望就是捐獻出自己的器官……看,交警在烈日下揮汗指揮交通,教師在講台上辛勤耕耘,工人在建築工地上忙忙碌碌,解放軍緊握手中搶保衛邊疆……公車上,年輕人友善地給老弱讓座;人行道上,小朋友們主動清掃垃圾;汶川地震,各地的人們源源不斷的捐款支援災區建設……他們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物。他們好比陽光,溫暖每個人的身體;他們好比雨露,滋潤每個人的心房。他們是“活雷鋒”,是祖國的驕傲,是祖國這台大機器上永不生鏽的“螺絲釘”!

其實,雷鋒精神並非高不可攀。學習雷鋒精神,只需從一點一滴做起。雷鋒崇高的理想、堅定的信念、美好的道德、高尚的情操必將在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身上發揚光大,成為我們建設祖國的寶貴精神財富。他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們前進。

雷鋒的生命如同煙花般短暫,卻也如同煙花般燦爛。我們要爭當雷鋒傳人,爭做“傻事”,讓人們永遠記住雷鋒,並把雷鋒的精神傳承與弘揚下去。

雷鋒精神代代傳【4】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最小的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生活的崗位上?”

在我們的生活中,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人,他已經逝世四十多年了,但是沒有一個人忘記他,借用臧克家的一句話:“有的人活著,可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還活著。”他就是這樣一個人,這個人就是“雷鋒”,他雖然死了,我們不願太過悲痛,這還不是我們悲痛的時候,我們只有踏著他的足印,把雷鋒精神繼續傳揚下去。

雷鋒叔叔走後,有無數“活雷鋒”站了起來,來到我們的身邊,留下了一件件感人的故事。

在我的身邊,就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我們院裡熱心的王叔叔。他經常幫我們院裡人的忙,看見院裡的老人買了米或面後,他經常幫著扛上樓去,抱孩子的阿姨買了菜後,他也幫著把菜提上樓去,有誰家水管壞了之類的,都愛找他修。院子裡的人都稱他為“活雷鋒”。

記得在冬季的一個雪天,路很滑,我放學剛走到院子門口,就看見有一位老人坐在地上,掙扎了好幾次想站起來卻沒站起來,旁邊站了好幾個大人,都沒有伸手去扶,有一個人還說:“現在的老人不能扶呀......”這時,買菜回來的王叔叔看見了,二話不說,把菜往地上一扔,上去就把老人扶了起來,並關心的問:“大爺,怎么樣,有事沒事,需要上醫院嗎?”老人在王叔叔的攙扶下走了一圈,說:“我沒事,小伙子,謝謝你呀!”王叔叔說:“不用謝,這是應該的。”說完便回頭去找他扔到地上的菜,才發現菜已經被看熱鬧的人踩得亂七八糟,王叔叔無奈的笑了笑,撿起剩下的菜回家了。

雖然王叔叔做的都是小事,可在別人看來卻是一件大事,同樣,雷鋒叔叔做的都是小事,可它對大家來說卻是一件大事。雷鋒叔叔的形象不禁在我心目中更加高大了起來。

雷鋒精神將永遠刻在我們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