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作文

時間:2022-06-26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800字

當黎明的太陽升起時,大群頭戴志願者紅帽子的青年從四面八方趕來幫助喬安山推車,領頭的女校長深情地向喬安山匯報“您不認識我,可是我認識您,您是雷鋒叔叔的戰友,雷鋒叔叔是我當年的校外輔導員,我是撫順本溪路國小的學生,雷鋒叔叔犧牲的時候是您給守的靈……”“明年的清明節我們一起去看雷鋒叔叔好嗎?”音樂聲響起讓人盪氣迴腸……淚水止不住地撲簌簌地掉了下來。4月23日,我又一次地觀看了影片《離開雷鋒的日子》。雷鋒精神為什麼能夠歷久彌新呢,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雷鋒精神象一面旗幟,彰顯了公僕本色。雖然物質生活日趨富足,但雷鋒精神將鼓舞我們堅守本真。楊善洲老人,為官一生,清貧一生。真正的共產黨員,就是要有這種捨得浮華的定力。朴樸實實一輩子,風風雨雨幾十處,楊善洲老人始終堅信,節約對秩序井然的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他的子女並沒有因是“官二代”而炫耀,他使節儉成為嚴正的家風。這就是雷鋒精神的延續,節約是為人之本,是處事之本。

雷鋒精神象一團火焰,燃起了赤誠之心。雷鋒的風骨,成就了他熱愛人民、熱愛事業的兢兢業業,他堅信勞動光榮、付出快樂,堅信只有全身心地勞動,才能讓有限的生命發揮出無限的價值。就好象楊麗萍,她是一位舞蹈家,又似一隻潔白的靈動的孔雀。她對藝術,對舞蹈的熱愛,奠定了她作品豐富的感情基調,她不為中央歌舞團看好,因為她有自己的熱愛,然而正是這種尊嚴的勞動,使她一舉成名。

查看全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600字作文

“雷鋒沒死,他還活著!”雷鋒的精神不能丟,我們要從自己做起,重新揚起對雷鋒精神的發揚,重新樹立這個社會的信任感,我相信,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國家發展得更好,更快!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我們都認識雷鋒,可我們誰認識喬安山?

看過《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電影后,我認識了喬安山,一個雷鋒式的人。

喬安山是雷鋒的戰友,他親眼目睹過雷鋒所做的好人好事,雷鋒精神影響了他的一生。

他不畏強權,不怕得罪自己的領導,把空客車開出車站;

他樂於助人,堅持送難產的婦女去醫院;

他熱心熱腸,把被撞的梁大爺送去醫院搶救,但是被梁大爺的兒女們誣陷,還要自己陪四萬元錢........

但是他仍然堅定地說:“只要我活著一天,我就要做一個雷鋒一樣的人。”

他做的事連自己的兒子也不理解,他兒子說:“誰在還學雷鋒?可不要多管閒事!”

但是喬安山說:“如果班長(雷鋒)還活著,他也必須這么做!”

是的,雷鋒還一向活在我們的中間。我的身邊也有像喬安山一樣的活雷鋒,我們班的彭旎靈拾金不昧,自覺地把撿到的錢交到教務處。我的媽媽一向默默地幫忙鄰居老奶奶,幫她做飯、收拾房間、洗澡、買東西,從不求回報。就像電影結尾那樣,有好多年輕的志願者,他們頭戴著有和平鴿的紅色帽子,去幫忙那些需要幫忙的人。

我也要向他們學習,做一個活雷鋒,做一個樂於助人的人!

查看全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國小作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是雷鋒離開以後發生的一些故事,號召我們要向雷鋒學習,發揚無私奉獻的精神。

3月5日,是雷鋒的紀念日,學校號召我們要向雷鋒學習,今天我們觀看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看了這部電影后,我的心情難以平靜。

雷鋒是一位窮苦戰士,時刻想著為人民服務。一次意外事故,結束了他年輕的生命。他雖然年紀輕輕,但永遠活在人民的心中。雷鋒的故事,家喻戶曉,但是對喬安山同志大家並不了解,喬安山是雷鋒的戰友,也是事故的肇事者,雷鋒犧牲後喬安山心裡非常愧疚,決定踏著雷鋒的足跡走下去。

喬安山作為一名公交司機,他為難產的婦女改變行駛路線,得到了大家的讚揚,他只是默默的說了一句:“如果班長在,他會比我做得更好!”我的眼眶濕潤了。

那天,大雪紛飛,一輛車飛馳而來,撞倒了一位老人,司機怕老人給他要醫藥費,就逃跑了。這時喬安山開貨車過來,看到老人跌倒在地,連忙把老人扶起來,送到醫院,老人的孩子們不願意付醫療費,誣賴喬安山,喬安山有口難辯,連兒子都埋怨他,但他並不後悔救人,最後終於找到了肇事司機,還了喬安山一個清白,老人感到對不起喬安山。看到這裡,我和同學們都很感動。

冬夜 小雨綿綿,喬安山的送貨車陷入了泥潭,面對路人一次次的無情拒絕,他又想起了雷鋒在的日子,他相信雷鋒樂於助人的精神會一直傳承下去。第二天早晨,一些戴著紅色帽子的志願者前來援助他們,大家齊心協力地幫助他拉車,喬安山感動得流淚了。

查看全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400字作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這是很久以前的一部老電影了,但是裡面的資料讓我十分感動。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觀看了《沒有雷鋒的日子》讓我記憶深刻,1962年8月15日,雷鋒的戰友喬安山在倒車的時候,不留意把路邊的一根木頭撞到了,木棍打在指揮倒車的雷鋒的頭上,雷鋒同志犧牲了。喬安三心裡十分內疚,十分自責,他決定天天做好事,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有一天,一輛車把一位年邁的老人撞倒在地上,車主並沒有把老人送去醫院,而是逃走了。一輛輛車從老人身邊飛馳而過。最後,一輛車停下了,喬安三把老人送去了醫院,結果卻被老人的兒女誤認是肇事者,在真正的肇事者被找到之後,真相最後大白了,喬安三被大家稱為助人為樂的活雷鋒。

喬安三的兒子總是說:“此刻沒有人學雷鋒了。”可喬安三總是對兒子說:“學雷鋒做標兵”,因此,他們沒少爭執。有一天,喬安三和兒子去送貨,車輪被陷在泥土裡,父子倆在郊外被困了兩天兩夜,就在他們準備把貨卸下來的時候,路上來了一群騎腳踏車的年輕人,在他們的幫忙下,車子最後拉出來了。透過這件事徹底改變了喬安三兒子的想法,此刻還是有許多活雷鋒的!我們都就應學雷鋒做好事。

在我的身邊也有很多的好人,一個星期六的早晨,馬路邊有一位老婆婆,她穿著破破爛爛的薄棉襖,坐在冰冷的地上。這時,一個穿著西裝的叔叔走了過來,老婆婆跪在地上,用髒兮兮的手拉住了他的腿,向他乞討。我本以為這為叔叔會一腳把老婆婆踢開,沒想到,他輕輕地把老婆婆扶了起來,給了她五十元錢,並且還給她買來麵條和豆漿,然後又匆匆地走了。老婆婆捧著熱氣騰騰的麵條和豆漿,望著好心人的背影,一顆晶瑩的淚珠滑落在髒兮兮的臉上。這時候,我的眼睛也濕潤了。

查看全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離開雷鋒的日子》這是很久以前的一部老電影了,但是裡面的內容讓我非常感動。雷鋒,是一名班長,擁有著為人民付出的高尚品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希望大家喜歡!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篇一

散場了。人流在嘈雜的胡同中蠕動——他們表情各異,但影院裡瀰漫著的興奮、肅穆與激動,尚未從他們臉上褪去——真、善、美和假、惡、醜的撞擊,在影片中是那么真切又劇烈;銀幕上的人和事,仿佛就發生在人們身旁。在剛才那一個半小時裡,影院仿佛變成了靈魂的法庭!

《離開雷鋒的日子》的主人公,是和雷鋒同開一輛車,後又不幸地無意造成雷鋒犧牲的喬安山數十年間,始終無法擺脫沉重的負疚感。一個堅不可摧的信念牢牢控制著他:別人可以不學雷鋒,我不可以!編劇選取喬安山這個極為獨特的人物切入,誠可謂獨具慧眼。因為,題材本身為作者刻畫人物性格的豐富性和內心世界的複雜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

然而,這個題材也向電影創作者提出了艱巨的任務:如何描寫喬安山在幾十年漫長的日子裡學雷鋒的事跡。毫無疑問,可供選擇的素材數不勝數。電影的編導們沒有簡單地公式化地展示喬安山所作的一件又一件好事,而是把主人公置於起伏跌宕、尖銳複雜的矛盾衝突之中。

影片以現在時態的喬安山的回憶作為貫穿線。喬安山出場伊始,便陷入常人無法忍受的困境。影片開頭僅數分鐘,就造成了一個巨大的懸念,一下子使人屏息揪心。然後,講述離開雷鋒之後的日子。喬安山成為長途汽車司機。影片未專注於他的扶老攜幼,而是突出了疾惡如仇的他和以權謀私的孫科長的面對面的鬥爭。售票員小吳,被喬安山的精神所感動,把原先想據為己有的一枚乘客遺失的金戒指,悄悄掛在方向盤上。繼而,影片進入了整部作品的“戲核”:喬安山救助被汽車撞傷的賣豆腐梁老頭,反被梁家親屬訛詐、冤枉為肇事者。真正的肇事者逃逸了。老頭的子女不肯交納醫療費,無恥地誣陷喬安山為肇事者。此刻,老實巴交的喬安山有口難辯。他再次陷入比當年無意撞死雷鋒更深重的絕境。他感到無比孤獨,甚至絕望。除了妻子,連親生兒子也一時間站到對立面。事情發生在1988年。喬安山周圍,幾乎無人相信,現今社會還有雷鋒式的喬安山這樣無私無畏的人!圍繞這起事故,各色人等的靈魂,宛如初生兒一般,赤裸裸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救人反被誣為害人。被逼到了絕境的喬安山,“連死的心都有了!”矛盾激化到了這個地步,加上那幾個財迷心竅、豬狗不如、天良喪盡的醜類,活靈活現,耳熟能詳,豈能不深刻地喚起觀眾的道德義憤和對主人公的無比同情!真相終於大白這場戲,安排在醫院,主要人物都出了台。劉佩琦扮演的喬安山和宋春麗扮演的喬妻,在長長的整場戲中,完全沉浸於憎愛分明的規定情景,表演到位準確,激情澎湃,道白句句擲地有聲,讓人熱血沸騰。正是這場在某種程度上看似舞台化的重頭戲,賦予喬安山高尚磊落、頑強淳樸的人格力量以巨大的深度。要知道,在一部影片中,傾注全力,精心拍好一個獨具特色的中心段落,是幾乎所有優秀電影作品的成功“秘訣”之一。《離開雷鋒的日子》找到並拍好了這樣一個中心段落。它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心!

查看全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600字範文

的確,有些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卻還活著。雷鋒他一向活著,活在我們心中,活在我們身邊,因為我們身邊有無數像喬安山那樣的活雷鋒,告訴著我們:這個世界依然是完美的。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星期三上午,老師帶領我們全班同學一齊觀看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看完後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雷鋒的故事,從小到大耳熟能詳我已明白了許多,但是對喬安山卻了解的少之又少。

作為雷鋒的戰友,喬安山曾多次受雷鋒的幫忙,喬安山對他感激不盡。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好戰友,最後卻由於自己的失誤而意外死去,這令喬安山倍受煎熬。

雷鋒的離去,帶給人們無盡的悲傷和惋惜,也給喬安山心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雷鋒用20xx年短暫的生命給人們樹起一座道德豐碑,而喬安山決定:他要用自己餘生的所有時光默默無聞地延續雷鋒精神,這樣才能無愧於班長雷鋒,更無愧於自己的內心。

作為一名公交司機,喬安山為難產的婦女改變行駛路線,應對眾人的讚揚,他只是哽咽地說了一句:“如果班長在,他會比我做的更好!”多么淳樸的人阿!那一刻,我的眼睛濕潤了。

冬夜,喬安山的車子在野外陷入泥潭後,應對飄過人的一次又一次無情拒絕,喬安山又想起了雷鋒在的日子。他堅信雷鋒的精神會一向流傳下去的,即使他已經離開了我們。清晨,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在陽光中出現,志願者們來幫忙他們了,喬安山感動地流下了眼淚。

查看全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600字優秀作文

雷鋒的離去,帶給人們無盡的悲傷和惋惜,也給喬安山心頭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雷鋒用20xx年短暫的生命給人們樹起一座道德豐碑,而喬安山決定:他要用自己餘生的所有時光默默無聞地延續雷鋒精神,這樣才能無愧於班長雷鋒,更無愧於自己的內心。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這天我觀看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故事情節很感人使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

講述1962年8月15日,雷鋒的生命在那一天定格,他的戰友喬安山在一次倒車時不留意車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鋒的太陽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影片真實而客觀地再現了喬安山在幾十年的內心煎熬中頑強生存的艱難歷程.,他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決定把雷鋒精神發揚下去.

喬安山在隨後的時間裡做了許多的好人好事,幫忙了許多需要幫忙的人。在我們現實生活中也有許許多多的雷鋒事件,有熱心幫忙他人的學生,有照顧孤寡老人的,還有許多不知姓名的雷鋒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社會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活雷鋒,人民需要雷鋒精神,社會也需要雷鋒精神。

在今後的生活中我將以雷鋒為榜樣,多做好人好事,日行一善,幫忙一切需要幫忙的人,真正地把雷鋒精神發揚光大。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自從觀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影片後,我的情緒久久不能平靜······雷鋒的電影、雷鋒的事跡,我們從小明白的就不少。但喬安山呢?作為與雷鋒同一班的戰友,曾多次受到雷鋒的熱心幫忙。班長,這一個詞在他的心目之中是如此的神聖。然而,班長卻意外的死在自己車旁,他的情緒是何等的煎熬、何等的難受。

查看全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800字作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講了雷鋒的戰友喬安山的故事。這部電影賺去了無數人的眼淚,太好看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幾篇文章,希望你們喜歡。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

《離開雷鋒的日子》比較尖銳地觸及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社會生活里,對於人們的道德狀況的熱切關注。——這是時代的話題,歷史性的話題,能夠喚起人們共鳴的話題。在藝術欣賞中,美感是複合體,是道德感、理智感(求知慾得到滿足等引起的情感)和審美知覺的複合體。其中,道德感經常起主導作用。《離開雷鋒的日子》由喬安山折射出來的雷鋒精神,其巨大的道德力量,激起欣賞者強勁的道德感,使他們不知不覺地置身於影片的特定情境,移情銀幕,自我審視,在善與惡,無私與自私的較量中,內心世界波瀾起伏,欲罷不能。與劇中人共同體驗善最後戰勝惡的觀眾,靈魂得到了升華,正面的道德感得到了滿足,從而肯定了這部影片的藝術價值。須知,在優秀的藝術作品中,正面的思想道德力量,或曰思想內涵,是作品藝術性和觀賞性的基矗缺乏思想道德力量的作品,或許能夠引起觀眾的興趣,但是絕對無法引起他們的興奮和共鳴。顯然,《離開雷鋒的日子》的創作者們自身早已被他們所描述的對象深深打動,才能以如此深厚的真誠和充沛的激情,揮毫潑墨。——藝術創作一旦喪失這種真誠和激情,精品便無從產生。

影片結尾,是喬安山與兒子的載貨大卡車在運輸途中陷入了泥濘,不能自拔。幾輛汽車相繼擦身而過,但無一伸出救援之手。兒子很得意,因為這似乎證實了他對現實社會的看法和利己主義的價值觀。泥濘之中的大卡車是一種藝術隱喻。天亮了,遠方傳來陣陣腳踏車清脆的鈴聲。一群青年志願者服務隊員來到那裡,同心協力把卡車拖出泥濘。喬安山從年輕人手中接過一頂作為青年志願者標誌的小紅帽,臉上綻出會心的微笑:畢竟好人還是多數!無疑,這是一個光明的尾巴。但我以為,青年志願者所代表的,既是雷鋒精神的延續,又是雷鋒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發展。這天,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指引下,無數像孔繁森、李國安這樣的一代新人正在茁壯成長。《離開雷鋒的日子》,講述的是喬安山的故事,也是每一個新時代開拓者的故事。我們欣賞《離開雷鋒的日子》,不僅僅在於它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更主要的在於,它充滿向上精神,鼓舞人們奮進。或許,能夠用一部老影片來概括我的觀後感,它的名字叫:期望在人間。

查看全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300字4篇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300字4篇,希望大家喜歡。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300字1

在星期五的上午,我們小鯉魚班家委會的叔叔阿姨組織我們去看電影,這部電影是《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裡的故事深深地感動了我,也讓我產生了很多感想。

雷鋒叔叔離開我們這么多年,為什麼雷鋒精神卻一代代往下傳,不正是電影裡所描述的那樣,正是有千千萬萬個想喬安山這樣的活雷鋒嗎。

喬安山是雷鋒的戰友,在雷鋒犧牲後,一直學習雷鋒精神。他開車接送每一位路途遙遠的行人,把孕婦送到醫院,看到被車撞倒的老爺爺滿臉是血時,主動扶起並送到醫院,當自己的好心被誣陷是,他卻無怨無悔,當大家稱讚他做好事時,他總是很淡定,說一聲自己做的遠沒有雷鋒做得好。喬安山學習雷鋒精神,並把雷鋒精神加以發揚光大,是一名名副其實的雷鋒精神的繼承者,實踐者,宣傳者。

今後,我要用雷鋒精神指引自己的行動,象喬安山那樣做好事不留名,時時刻刻發揚和傳承雷鋒精神,傳遞愛心,幫助和溫暖有困難的人。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300字2

今天,老師帶我們看了《離開雷鋒的日子》。

在電影中,雷鋒是一個盡職盡責的好班長,可是卻被一根電線桿奪去了那寶貴的生命。那年,雷鋒只有22歲,他的生命在22歲那年終止了。

當全連的人,包括連長在內,知道雷鋒這個可憐的孤兒犧牲了的時候,全連痛不欲生,都在呼喊著:“回來吧,雷鋒。雷鋒,你回來吧!”

當雷鋒叔叔生前輔導過的孩子們知道了這個可怕的訊息時,全校的孩子都為雷鋒叔叔的離去悲痛,也在呼喊著:“雷鋒叔叔,你回來吧!”

查看全文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13篇

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13篇,希望大家喜歡。

離開雷鋒的日子觀後感1000字1

《離開雷鋒的日子》這是很久以前的一部老電影了,但是裡面的內容讓我非常感動。雷鋒,是一名班長,擁有著為人民付出的高尚品德。1962年,這位只有22歲的英雄去世了,因為喬安山開車的時候旁邊的棍子打到了雷鋒的太陽穴,就這樣搶救失敗,而去世了。雖然雷鋒不在了,但是他的精神卻一直被人們傳承下去。雷鋒的好朋友喬安山覺得對雷鋒很慚愧,於是,他開始弘揚雷鋒精神。

一次,一個老爺爺在雪天被一輛黑色的小轎車撞了,車主為了逃避責任,就把老爺爺留在了路邊。有一輛黑色轎車跑過來,看見倒下的老爺爺,本詢問發生了什麼事,當清楚以後,知道自己的車和肇事車很像,怕會惹到麻煩,就開車走了。當喬安山看見之後,立馬把這位老人送到醫院,但是老爺爺的家屬不但沒有感激,反而索要賠償費,為了澄清事實,只好讓老爺爺作證,但是老爺爺卻點頭表示是喬安山撞得。最後水落石出,電視台也趕過來表揚喬安山的雷鋒精神。當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覺得:老爺爺的家屬很過分,不但沒有感激,還說雷鋒精神解決不了什麼事。難道做好事得來的結果卻只是別人的誤會,瞧不起嗎?但是喬安山的精神讓我敬佩,他和雷鋒一樣,是我們社會上值得學習的人。還有一次他和他的兒子的車子陷進了泥潭,這時許多帶著紅帽子的青年人來幫忙,並說:我們不要錢,我們是學雷鋒做好事的。並且還向他介紹了他們的愛心帽子,中間是一個和平鴿,代表的是和平。在這個鴿子的外面,有一顆心圍繞,代表的是愛心。此刻的我流下了感動的淚水,因為這代表著世界充滿了愛。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