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范愛農之死

——無奈的抗爭  塗瑞禎 生活的坎坷讓范愛農在鄉人中間“受盡輕蔑、排斥和迫害,幾乎讓他無地自容”對此,對社會一直進行抗爭的他一時間變得很無奈。於是,他愛上了喝酒,愛上了說瘋話——不!那不是瘋話,是他對黑暗社會不滿的傾訴與抗爭。然而,無奈的是“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澆愁愁更愁。”醉酒只能讓范愛農藉以對黑暗的舊社會的無奈抗爭,從而暫時脫離現實,得到一時的解脫。 范愛農本是懷有滿腔熱血,希望為革命獻身的有志青年,當他面對“換湯不換藥”的紹興光復和自己“學監”一職被校長“設法卻掉”這兩件事時,他內心的革命激情已難以復燃,而政府的橫暴,自己生活的困苦和鄉人的厭棄排擠,更是使他傷痕累累的內心雪上加霜。他那無奈的抗爭終於變成了以死抗爭。終於在一次酒宴後,他溺水身亡。在我看來,范愛農的死更是一個必然,他一生與這個社會相抵,卻沒有能力改變。一個覺醒的知識分子在黑暗痛苦和悲涼中以徘徊太久,一顆赤誠之心燃燒的火焰也早已化為灰燼。范愛農在這無情的世界上已沒有太多留戀,死亡對於他來說可以看做是在無奈抗爭中的一種解脫。正如他寫到的那樣:“如此世界,實生何為,蓋吾輩成傲骨,未能隨波逐流,惟死而已,端無生理。”  在范愛農死後的若干年,偉大的魯迅先生寫下了一篇回憶文章以紀念其好友范愛農,現在看來,如果不是這樣,世界上早已沒有人還記得當年那個身著樸素,赤膽忠心的范愛農了。在魯迅眼中,范愛農的悲劇是那個時代里革命青年的悲劇。而我,在“范愛農之死“這一事上更是看到了那一代處於彷徨和無奈地抗爭這黑暗社會的有志青年的身影,儘管這身影似乎有些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