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可護短

清人江盈科《雪濤小說》中記有: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土。席上啖菱,並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處不有?”這是一則很有名的笑話。它所以有名,在於它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如何正確對待“短”。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較而存在,相鬥爭而發展的,短與長也是相對而言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沒有短也就無所謂長,短很平常。人們在對待“短”的問題上表現出三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護短;二、避短;三、補短。後兩種態度是積極的成比較積極的,“護短”是不可取的。古話說得好: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按理說,北人不識菱,這是很正常的事,他本來應該把這個“短”端出來,向內行人請教一下這菱是怎么個吃法,然而他偏不,卻一味“護短”,先說“啖殼”是為了“清熱”,又信口胡說什麼“北方到處都是菱藕”,這菱居然還長在山地上!這短是“越護越短”。不識菱是“短”,但不算過錯,他這一護,卻犯了踏踏實實的錯。犯這點錯倒還無關大局,但如果此君一生待人處事,做官理政都是如此一味“護短”,這實在是很可悲的。不護短,就要避短、補短。對於個人生活、社會生活和革命事業中出現的一些具體問題,進行具體分析,該補的就補,不能補的就儘量避,那么,我們的事業就會闊步前進,走向成功!人是最本質的中心事物,所以可以概括一句——“人不可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