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之旅

的的確確是大地重現,而這現的,又僅僅是大地?

鬱鬱蔥蔥正值壯年的榕樹,作者是站在它枝頭歌唱的樂者——鳥兒。他贊唱的是蔥蘢的森林,那片包含了知識的綠色之海,那一筆刻畫出的,都是書在他心中的摸樣。

綿長深遠。若下著濛濛細雨的天空,點點滴滴滲透進每個讀者心裡的知識,書的美好。

經典的著作發舊,彰示著歷史年輪的滾動。“舊的真好。紙光是金色的,是那種也許還未打磨過打磨過了又隨著光陰的流逝越來越樸實、貴重的金色。”形容的多好。你可能看到在夏日的午後,捧著一杯還冒著熱氣的茶,窗外是令人心儀的綠色。點點的如同碎鑽閃耀著,灑落了一紙,還泛著讓人心悸的亮色。

得有多愛書呢,才有這么樣讓人嚮往的語言勾勒的書的姿態。怕是“窈窕淑女”也不為過了吧。

呵,也是作者心中的書才有這般美了。

書的美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它凝聚了各個時代,中華傳承五千年來的思想文化,那散發著油墨香氣的書啊,是人們心血的凝聚,人類用前進的步伐開拓出的路。

正如作者書中所寫“它們常常使你走在源頭,又走向天空,走回語言的誕生。”一行行時長時短的句子,一頁頁時遠時近的思緒。經典的含義與魅力被充分的詮釋著,像是濃郁香厚的咖啡,給人纏綿悠遠的感受。

“也許是我走火入魔了。”

真的是他走火入魔了

人是有權把心聲獻給福音的大地和自己。就如早已有人在乾他們的短工一樣。

那些個承載了謊言與背叛的經典,淺薄、無知的令人心痛。文章千古事,甘苦寸心知。

又何以自煩?

非錯,只是過於執著,過時的不包括經典,那是人類永恆的精神支柱。

經典於書,書於人。

是多美妙的一種過程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