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亂的年代--《三國演義》讀後感

初二八班 吳國琰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是一部白看不膩的書。俗話說“少看三國。”我就十分喜歡看,每一看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三國時期是一個天下分裂的年代,戰火四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作為靖王之後的劉備就想平定戰亂、一統天下。後來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情投意合就有了以後的桃園三結義。

想要在亂世中稱霸,那就要有一個足智多謀的人來輔佐。而被稱為“臥龍”的諸葛亮就是最好的選擇。雖然三國裡面沒有記載,但相傳曹操也派人請過諸葛孔明,不知為何沒有成功請他出山。劉備可是非常賞識孔明的才華,於是就親自前往請諸葛亮出山。劉備在距離諸葛亮的茅廬十里地的地方就下馬步行前往。但是想請人才出山可沒那么簡單,於是劉備一連三次去請諸葛亮,諸葛亮才出山。但是張飛和關羽並不服氣,於是諸葛孔明用他的實際行動來塞住了關、張二人的嘴。穩穩噹噹的坐在了軍師的位置上。從這一連串的故事我想到,一定要以誠待人。你以誠相見,別人才會對你以誠相見。其實其他人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你自己做的事情是對是錯都可以通過別人的反應來看。你對別人微笑,意外的話別人也會對你微笑。可你對你個人發脾氣,別人鐵定是會對你發脾氣。還有就是事實勝於雄辯。別人都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可見事實比傳言更可靠。如果只憑劉備和諸葛亮的一張嘴,就是把嘴皮子都說破了張飛也不一定信。孔明的智商就是比劉關張三人加起來的智商都高。一句話不說,用戰役就堵住了他們的嘴。

我讀過幾遍《三國》以後,對關於這個任務的認識一次比一次深。一開始只覺得他是一個忠義之人。但讀了幾遍以後,就覺得關於這個人的性格很差。特別是到了後半部分。敗走麥城是因為他太輕敵,才中了龐統的毒箭。其實大意失荊州等一系列的失誤都是從敗走麥城開始的。關羽失荊州有一部分是因為呂蒙的才華超群。另一個原因就要追溯到開戰以前了。當時孫權想要通過聯姻的方式加深蜀吳同盟,又方便控制荊州。因為大家都知道荊州是劉備從孫權手裡坑來的。一直借著不換。但是關羽的一番話把東吳的使臣說的心中發狠。使臣一開口,就被關羽回絕了。原話是:“虎女豈能嫁於犬子。”使臣把這句話原封不動的反饋給孫權。於是孫權就下令強攻荊州。所以一個人的性格可能會決定一件事的發展方向。真希望關羽的性格可以好一點,說不定就不會死得那么冤。

《三國演義》清楚地記敘了三國時期的典故。給了我們現代人很多的啟示,而且作者的手法也非常精緻。把每個角色的性格都很充分的體現出來。給了我們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