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規》讀後感

中華傳統文化淵源流長、博大精深,國學經典《弟子規》是中華傳統文化精、氣、神的集中體現,更是五千年民族精神傳承與發展的優秀沉澱。剛下筆的時候,本人認為在有限的時間裡,以一篇讀後感的形式,用區區一千幾百字來對古哲聖賢的思想真諦作全面的評述或總結是十分困難的,一篇讀後感只能從《弟子規》孝、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中的某一章節或者其中某一句話的文義結合自身的事例加以引申擴展,泛泛而談卻沒有太多實際的意義和價值,因此有了“蚍蜉撼大樹”的感覺。經過幾番思考後,本人決定從人性之根本出發,從“塑德”、“學文”這兩條主線入手,暢談本人在學習《弟子規》一段時間以來的一些感受與體悟。

所謂塑德,顧名思義就是對一個人品德的培育與打造,看似簡單,但其所包含的內容卻是一個很複雜的體系。一個人的品德是受人生觀、世界觀、核心價值觀、人文素養、道德規範、心理素質等各種綜合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反作用於上述各種的因素。品德真正培育起來需要很長的時間,但也可能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改變。古語有云:“人無德而不立,國無德而不興”,如何培育良好的道德風尚,如何塑造優秀的人格,《弟子規》給了我們很多這方面的啟示。在塑德育人方面,《弟子規》倡導以“孝、信、愛”為道德基礎,從人性之根本出發,推己及人,由近及遠,自下而上,最終達到“家齊、國治、天下平”的理想效果。

孝,乃做人之本,所有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孝”的基礎之上,《弟子規》把“首孝悌”放在全文的開篇,就是為了突出“孝”的地位和重要性。古人云:“水有源,木有本,父母者,人子之本源也。”人之所以能立於天地,根在於有養育之恩父母。只有對自己的父母克盡孝道才能推己及人、由近及遠,自下而上地對他人、社會和國家深懷一顆仁慈和感恩之心,自覺在社會實踐中履行該為的義務和職責,勤勉工作,報效社會。

信,乃為人之道、立國之基,《弟子規》更是把“信”作為評價一個人德行的重要指標。當今的社會,人與人之間已經出現了嚴重的信任危機,偷厄拐騙、打砸搶燒等違法亂紀的現象時常發生,社會犯罪率高居不下,“三鹿奶粉”、肯德基“速成雞”等事件的頻繁曝光更使我們認識到倡導誠實守信、建立健全社會信用制度的重要性。人一旦失信、企業一旦失信、國家一旦失信,長此以往,國將不國。如何才能做到“信”?《弟子規》教育我們必須要把“詐妄”、“奸巧”、“穢污”等不良作風徹底戒除,把“見賢思齊”、“唯德重學”“自省吾身”等智慧凝聚到自身的修行之上,盡心盡力勤勉而之。

愛,乃儒家文化“仁”的全面體現,儒家文化認為要達到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最基本的方法是心中有“愛”。《弟子規》中所提倡的:“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就是要求我們對於社會大眾要有關懷愛護之心,把對自己親人那種無私的愛轉化成愛他人、愛社會的大愛,“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一種大同境界,愛是促進和諧,化解危機的催化劑。

綜上所述,《弟子規》把孝、信、愛作為一個較為完整的道德體系向世人詮釋了如何培育良好的道德風尚,如何塑造優秀的人格的道德標準。

《弟子規》運用精簡的語言文字對孝、弟、謹、信、泛愛眾、親仁這些日常必須躬身踐行的基本道德規範作了詳細地闡述外,對“學文”也提出了相當的要求。“學文”顧名思義就是對學問的研究與探索,君子不但要廣博地研究各種學問,還要以道德的力量加以約束,才能避免偏離正道、誤入歧途,只有端正心態與信念,德慧雙修,才能真正成為“智勇雙全”的人。行文至此,不禁使我想起當時母校的校訓—孫中山先生親筆提寫的“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這與《弟子規》對“餘力學文”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孫中山先生告誡學生要立志,在立志的前提下必須堅持廣博的學識、獨立的思考、分辨正確與謬誤的能力,批判與抵制錯誤的思潮,堅持理論與實踐統一,因此他把“學、問、思、辨、行”作為有機的統一體給予新的解釋。本人認為,一個人要立志,必先有端正的心態和堅定的信念,有良好的個人道德修養作支撐,德是才的統帥,才是德的支撐,兩者相輔相成,才能相顯益彰。在修德的基礎上,我們還要廣博地研究學問,專心研究,不恥下問,培養個人獨立思考的能力,並把知識廣泛地運用於實踐,從實踐中檢驗知識的正確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擁有辨別正謬、抵制錯誤的智慧。

上述評論只是本人對《弟子規》一些較為粗略的看法,由於資質愚鈍且學習時間有限,其中很多的真諦還未能企及,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就像一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本人日後必定繼續保持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作更深入的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