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稼先》觀後感

鄧稼先

鄧稼先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人物,從小就聽說過,這次終於有機會詳細的了解他。

鄧稼先是我國傑出的科學家,中國“兩彈”元勛,是我國核武器理論研究工作的奠基人之一。他在中國核武器和原子武器的研發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貢獻,其成果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和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被稱為“中國核子彈之父”。

看了《鄧稼先》這部電影后,他的形象總是讓我難以忘懷,腦海中總浮現出他的模樣:在那張樸實的臉上,有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那雙眼睛代表著他對事業的渴求和真誠;他那雙粗糙的手上,留下了無數永不磨滅的傷疤,那疤痕就代表著一個奉獻著對自己崗位的熱愛和勤勞。

“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鄧稼先懷著堅毅執著的信念,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為了心中的那份理想,鍥而不捨、孜孜不倦地為之奮鬥,不求回報。在他的身上,有著一股不服輸、不怕困難、不怕打倒的強大精神力量,支撐著他走過艱辛的研究之路,所以,他才有了可喜的偉大成果,他的事跡才會廣為流感測動人間,他的精神才會激勵著一個個前赴後繼的科研者。

鄧稼先,一個普普通通的人,為何會受到那么多人的敬佩和愛戴呢?那是因為他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身軀完成著神聖的使命,他把自己的一切精力都投入到了為國家研製核武器的光榮崗位上,他為了祖國奉獻了自己光輝的一生。

也許你該問了,我們現在是學生,怎么能做出那樣震撼的事跡呢?對,我們是學生,或許不會做出驚天動地的事來,也不用像鄧稼先那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但起碼我們要從小事做起,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學習鄧稼先鍥而不捨不怕挫折的精神,把精力和智慧用在不斷的學習當中來,有一天,是真金總會發出光熱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