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嫻散文集》讀後感

張小嫻的作品很深刻,對男女之間的感情描寫的非常細緻!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張小嫻散文集》讀後感,希望您喜歡!

《張小嫻散文集》讀後感篇一

“擁抱的感覺真好,那是肉體的安慰、塵世的獎賞。”這是《擁抱》里的開場白,一語中的。

張小嫻,一個喜歡漂亮衣服、美味食物、男人諾言的女人,相信承諾,熱愛一切美好的東西,享受物質,卻又追求精神上的共鳴,有一雙洞悉世事的慧眼,卻從來未曾想過要看破紅塵,因為人生中時常有令她感動的東西,所以她願意沉溺其中,亦樂在其中。

愛從來就是一件千迴百轉的事情,張小嫻說。所以她從來都是主張要愛人首先要愛自己。注重自己的感受,有足夠的精力攝取和享受物質,修身養性,容顏美麗,女人有所恃才會有勇氣和資格和男人站在同一個平台上,一起承受甘露或者暴雨,而不是一個人總是在付出,另一個人總是在享受。愛情里的感動,是分甘同味,是艱苦與共,是擁抱的時候,彼此都感覺得到心跳,而不是要讓他對你感恩戴德,因為通常忘恩負義的都是男人,而悔不當初的,都是女人。

所以如果愛一個人,就每天清晨出門的時候給他一個擁抱,用你曼妙的腰肢告訴他你愛他。然後各自朝著各自的方向步履輕快地出發,而不是像從前那樣天沒亮就起來給他擠牙膏放洗臉水,幫他換拖鞋打領帶看著他翩然而去然後自己去準備他中午享用的飯,你卻忘記了你還沒有吃早餐。

愛情最好的距離是兩個人擁抱時,身體和身體之間的尺度,互有觸碰和摩擦,但不會過火燃燒,只是溫暖。

僅僅只是溫暖。

《張小嫻散文集》讀後感篇二

第一天翻《謝謝你離開我》。先看了封底。“當愛缺席的時候,你要好好愛自己”。這是張小嫻一直遵守的愛情哲理。我不太相信一直仔細愛著自己的人,會得到刻苦銘心愛情,除非遇到個傻瓜。要不然得到應該就是經過反覆計算,雙方誰也別占便宜,給人AA制感覺的微弱的愛。

為什麼這么說呢,每個人的精力、時間都是有限的,大部分你都用來愛自己了,剩下的還要分出一部分去照顧家人朋友,那你的愛人能得到的又有多少呢。靠這么一點點東西,能換回什麼呢。也許有人願意多付出一些跟你交換,但愛是需要回報的,能始終堅持做虧本生意的極品不多啊。最後為了達到平衡的狀態,從理論上講只有兩種方法,要么你提高對他的重視,要么他降低對你的重視,最終達到平衡。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就是傳說中的穩定的愛呢?

我之前並沒有去考慮過這個問題,好像我的感情都是水到渠成的。我本就沒像一些人,動不動就哭著喊著自己為愛付出了多少多少,實際所做的也確實不多。我骨子裡就是張小嫻所推崇的這種愛自己比較多的人,理性而又刻薄。但當我遇到一個人的時候,我內心卻渴望有付出和愛惜別人的機會,堅定的去嘗試張小嫻所厭惡的那種卑微的愛情。

我沒經歷過這種感情,從沒嘗試過這種感受。被別人諷刺為夜店小王子的我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一切都是亂的,千迴百轉,苦惱而又煩躁著。每天的情緒都在高山谷底間迴蕩。我痛苦嗎?我很痛苦,可以說我從沒這么痛苦過。我快樂嗎?我很快樂,我從未如此快樂過。

愛情本無定式,自然也就沒有對錯,但還是有合適不合適之分的。張小嫻如此憎恨卑微的愛,只是因為它太刻骨銘心了。很高興,我擁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

《張小嫻散文集》讀後感篇三

“離開,原本就是愛情與人生的常態。那些痛苦增加了你生命的厚度,有一天,當你也可以微笑地轉身,你就會知道,你已經不一樣了。”

今天在騰訊微博看到張小嫻新書《謝謝你離開我》微博訪談,看到許多處於情感困擾的網友向張小嫻尋求答案,張小嫻用十分巨觀的答案給予回答。有些問題只能自己解決,就算問佛有時也不會有很好的答案。只有自己才是真正的解鈴人。

離開,是很痛苦的事,這種痛苦會成為一種經歷,再回首時會有一種曾經滄海的感覺,離開,一種是空間的跳躍,從A地跳躍到C地,有時是一種心的剝離,即使身處一地,心卻無法相通。

謝謝你離開我,使得我重新開始審視自己,原來的自己是在做一場夢,夢醒時分陽光照耀在窗前,刺眼,刺心;謝謝你離開我,讓我成長,讓我懂得這世界上有一種痛,叫離開;有一種情緒叫傷感;謝謝你離開我,是一種經歷過百折千迴後的一種成熟,微微的一笑,如同古龍筆下的沈浪,誰也看不出這笑的是否辛酸,時過境遷說出謝謝是向原來的自我的告別。不是眼淚迷離,不是心碎無形,而是決絕的謝,聲音如鐵,震撼心肺。

這本書我只看了電子版的一部分,覺得太壓抑就放下了,人應該活得灑脫一些才好,糾結於書中字裡行間,感受著作者帶來的傷感,些許還好,多了就不要了,古今中外這種風花雪月的離離合合太多了,看得多了也就麻木了,就如同醫生一樣每天面對著患者,心情也會有所影響,此時需要的是陽光,打開窗戶,吸一口新鮮空氣,釋放心情,讓心感覺到這世間並不是只有傷感,抑鬱,壓抑,這世間有明媚,有陽光,有歡樂,還有謝謝!之所以寫這篇日誌,是看到這個題目,

《謝謝你離開我》這個題目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一種果斷,是一種對新生活的期待,與此同時還有一絲淡淡的傷,嘴巴是挺硬,心卻開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