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1500字

讀書越多,書籍就使我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對我們也變得越加光明和有意義。大家從書中找到哪些“光明”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讀後感1500字,一起來看看。

讀後感1500字篇一: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讀後感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聲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林徽因是從朦朧的江南小巷走出來的婉約女子,撐著一柄古致的油紙傘,發梢絲縷的流蘇在氤氳細雨中搖曳,深邃明澈的眼眸清幽如水,素淡的唇間含著帶雨的花瓣。

她自有斐然才情,亦有一段天然風騷,這是悠悠纏綿的江南暈染的:黛瓦粉牆,亭台水榭,還有青石小巷的霏微煙雨,轉角長廊的淡淡迴風。檐前落花里,她輕輕地撫摸著書卷中溢出的淡淡墨香,她像一朵白蓮,白得純粹而無雕飾,她注定會是一個“一笑傾人城,再笑傾人國”的素雅端然的才女。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霧凇迷離的倫敦,淪陷在康橋瀲灩的柔波里,江南那把古樸的油紙傘擋不住霧都的萬種風情。徐志摩對她說:“我懂你像懂自己一樣深刻。”他與她在溫柔的夜色里默然相顧,有些人,看一眼,誤終生。縱使他們曾那么近,卻終要雲淡風輕地道一聲“珍重”,然後留給彼此一個漸遠的背影。

緣深緣淺,情短情長。他假裝釋然地寫下:“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攜手共享一程山水,一晚風月,希望分手時可以微笑道別離。林徽因清醒地獨步於紫陌紅塵,在愛情面前,她從不卑微怯懦;她像一朵清雅的蓮,不蔓不枝,縱使兩岸奼紫嫣紅,而她,依舊靜靜地守護著最初的純淨;她深諳隨遇而安、適可而止,即使是新月朦朧的夜晚、怦然心動的雨季里的無言相顧,她亦清醒地保持著本真。蔚藍的天空,俯瞰蒼翠的森林,他們中間吹過一陣喟嘆的清風。徐志摩寫下:“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的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而她,不驚不擾。她將曾經的地久天長深埋心底,然後告訴自己:“回不去了,真的回不去了。”那終究是水月鏡花。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林徽因渴望的不是遺世獨立的孤高,不是驚世風華下肆意燃燒揮霍的光陰,她渴望的是尋常人家最渴望的相夫教子、柴米油鹽,她愛看裊裊炊煙和著清風在雲里繚繞,愛看幽幽的青苔爬滿斑駁的老牆,愛看深深庭院裡的雕花木窗與月色相溶。她選擇了梁思成,他給她的是安穩平淡的生活,他們相敬如賓,從生活到事業,都如此和諧。他愛一句話: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那時的她已沒了青春去痴狂,當梁思成問她“為什麼是我”時,她答道:“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了嗎?”或許她的選擇是正確的,至少她這一生恰似白蓮,沒有絢爛繽紛的顏色,只有通透的白色卻純粹靜好,這菡萏於千傾碧葉上綻放,這一生倒也波瀾不興。她從不愛到卑微,從不愛到不知所措。多少年了,徐志摩和林徽因從未真正互相放下,在她眼裡多情風韻不改當初,而她在他心裡始終如初見。他們走著不同的路,愛著各自所愛的人,但再次相遇時又是康橋柔波里的浪漫。而她,始終清醒。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鮮艷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的白蓮。林徽因溫柔低首下的不勝嬌羞,春日濃醉里的曠世才情使人沉醉,這中,有金岳霖。他對她的愛做到了一生不變。他默默守護了她一生,無怨無悔,痴情至如此,令人動容。他用理智駕馭著自己的情愛,他執著而緘默。而她對他是一份敬愛、欽佩,她的心中始終“悠然見南山”,滾滾紅塵,她不輕易沾染,有時她更願獨品一個人的明月清風。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讀後感1500字篇二:狼牙山五壯士讀後感

你們,用生命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你們,用鮮血鑄造一座挺拔偉岸的鋼鐵巨人!你們,用誓死捍衛家園的決心描繪出一幅排山倒海的山河畫面!對於你們,有著太多太多的敬佩之情。因為,你們——狼牙山五壯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巾幗英雄!

1941年秋,可恨的日寇集中兵力向我國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經過一個月的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轉移,但是,轉移需要斷後人員,誰可以承擔這么重要的任務呢?於是乎,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我們最可愛的人毫不猶豫地接下了這萬分艱難的掩護任務。他們在狼牙山一帶和巨大數目的敵人展開了一場實力懸殊的對決,這簡直是以卵擊石!但是看看他們,看看他們是如何做的!——班長沉著地指揮戰鬥,等敵人逼近了再下令狠狠地打;副班長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這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兩位小戰士……

對啊!儘管實力懸殊,儘管彈藥極少,儘管敵人密密麻麻,但!這五位英勇的壯士見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把那些可恨的小日本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在這泥濘的山道上,橫七豎八地躺著數不盡的屍體,血流成河。

完成了!五位壯士的任務完成了!但是在一條路的盡頭,卻又兩條岔口,這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抉擇!——走第一條可以很快追上大隊部,但是會暴露隊伍的行蹤,讓可恨的小日本有機可乘!第二條則是狼牙山頂峰——棋盤陀,那兒三面都是懸崖絕壁,後有追兵,前無道路。走哪條路呢?就在這危急的關頭,班長為了保護人民民眾的安危,為了不暴露大隊部的蹤跡,為了給他們爭取更多的轉移時間,於是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戰士們熱血沸騰,儘管他們知道班長的意思,卻還是走上那條“不歸路”!

五位壯士一邊向頂峰攀登,一邊依託著樹木向下面不斷湧上來得小鬼子射擊,屍體鋪滿了整條路,不少敵人墜落 山澗。子彈耗光了,班長下命令“快!用石頭砸!”剎那間,石頭宛如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全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下傳來嘰里呱啦的聲音,不少敵人滾落山谷。

來了!該來的終究還是要來了!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大部隊遠去的方向,臉上流露出了勝利的喜悅。班長把從敵人手中奪過來的槍砸碎,不留給他們一絲武力,然後走到懸崖邊上,縱身跳入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跳下。

“中國共產黨萬歲!”狼牙山谷傳來他們悲壯而英雄的口號聲。

看到這裡,我震撼至極,就這么小小的五個人,竟然能擊退這么多如虎如狼的敵人;就是如此平凡的五個人,卻選擇做出了最英勇的抉擇;就是這么小的一個故事,卻讓所有人為之揪心。

頓時,我真是自愧不如他們。想想我平時的做法,和他們相比起來是顯得多么微不足道。我一遇到困難,遇到這么一點小挫折,就輕易退縮。再看看他們!面對數不清的敵人卻依舊沉著戰鬥,把敵人擊退了一次又一次。這是多么偉大的壯舉啊!

靈光一現,我的腦海里又浮現出許許多多英烈的面容,正是因為用他們的鮮血,才換來了我們中國今天長久的太平;正是因為有他們,才會讓我們的社會更加美好;正是因為有他們,我,才能開開心心地上學,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不止我,大家都一樣,難道不是嗎?但是,我卻一次又一次不懂得珍惜,一次又一次地頑皮,一次又一次地惹禍。想到這些,我把頭埋得低低的。

請讓我再說一遍他們的英名!——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福才!胡德林!請把這些英勇而悲壯的名字和事跡鑲嵌在我們每一個心中那永遠的豐碑上!

讀後感1500字篇三

這是我第一次閱讀《目送》,我深深的被這本書中的文字所迷住了,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難道是因為龍應台的文字太迷人,還是什麼,但是我始終堅信,有夢的人會看見美好的未來,心中能夠裝下整個生活的高興就一定會憧憬未來更好的明天。

我覺得我現在看書真的如同看電視劇一樣,我很想去認真、細緻的把握住每一個人的情感變化,當然,我知道每一個人是不一樣的,同樣,我們生活中為人處世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我覺得,這種不同也一定是大同小異,我們不能夠強加別人去做什麼,當然我們也不能夠指定別人做什麼,但是我們可以讓我們自己的心逐漸的放鬆下來,想一想我們現在該需要做什麼,再也不要那么的浮躁,再也不要那么的狂熱了,因為那樣的等待與無助是毫無用處的,只會不斷的浪費你的大好時光。

我很喜歡龍應台的文字,讀上去使人暖暖的,如同夏日的驕陽一般,當然,我並不覺得任何一個作家寫出來的文字都是最好的,都能夠受到所有人的喜歡,但是我覺得龍應台應該是讓大部分人,或者是多數人都愛上了她的文字。

我甚至作為一個對於電影和電視劇來說都有著自己獨特感受的影評人和劇評人來說,書評相對於我而言變得十分的艱難,我並不是寫出來,我也並不是沒有更多的靈魂思想想與你們交流,但是說書評不像電視劇和電影,你可以通過流動的人,演員的演技,燈光的架設,包括劇本的囊括等方面去再深一步的發掘。

可是,當我一旦面對非常無聊,或許可以說是一張無聲的書頁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就知道你的心中究竟在想一些什麼,你不是在想這本書存在的價值,而是你在想你應該如何去評論這樣的一本書,如何全面且客觀的評價,我知道這很難做到,但是我們也必須做到,努力做到,因為我們寫出的文字是讓更多的人看到的,我們必須要為我們所寫出的文字負責,雖然這些文字只是我們個人的觀點,可是這些文字同樣也是我們作家經過許久的時間反覆推敲才寫出的,這是靈動的文字,我也希望各位讀者們以後再讀小說,包括我寫的,或者是別人寫的小說的時候,你一定要走進那個故事情節,不要成為一個外人就肆意的評論,你的評論是不正確的,你根本就沒有把握到作者的心思,你根本就沒有一顆欣賞的心,我覺得做人如果在這樣的地方上出現的問題,是非常可悲的。

七十三篇散文構築了《目送》,龍應台在她的敘述中寫到了這世間一切的溫暖,包括親人、朋友之間的,哪怕是在你趕飛機之前的一股茶香都是能夠讓我們這位發現了生活的美好的女作家非常眷戀的,是的,我們現在的生活似乎已經很難享受的到這種愜意的生活了,我們的生活都像是打了發條一樣,無止境的重重複復的來過,我們的生活究竟有什麼意思,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目的又是什麼,要乾什麼,這些都是需要我們每一個人好好的深思的,我們只能通過不斷的總結與梳理,才能看見更好的我們,以及更好的我們所孕育出來更好的未來。

看完龍應台的文字,我被深深的打動了,我很喜歡龍應台與她的兒子之間的相互交流,雖然她寫出文字的方式極其普通,兒子與她之間的互動並沒有像我想像之中的那么多,但同樣能夠給我們暖流,這是因為龍應台會發現身邊的美,會真心的注意到周圍的光景是否還在,她是對於生活非常敏感的人,相對於正常人來說她的目光里能夠掃視一切,我也相信這有這樣的作家才真正的能夠算是一名大家。

當然,散文與隨筆是我這些天來的追求,我真的想寫一些我現在的心靈感受,我不知道未來的夢想是否會實現,當然,我也不知道我所期盼與憧憬的那一天,那樣的生活方式會不會真正的來到,但是我還是不斷地告訴自己,一定要懷揣著當時的夢想,萬一實現了呢?

人生不斷的走走停停,龍應台的文字也隨著我們的不斷更替而歷久彌新,我知道她的文字是鞭策我們每一個人心靈的良藥,我更知道在驕陽之下的我們如果能夠用一點時間去再次回味她的作品,我們還是會獲益良多的,但是我們現在很少的人能夠有這種時間去做這樣的事情,而是抱著我們所謂的電子產品來消暑,來度過這樣一個無味的假期,我覺得這樣的度過方式非常的無聊且沒有任何的意思,不如捧起一本書靜靜的觀想著,我們總會從書中發現不一樣的美,與不一樣的自己!

作者信息:李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