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鋒的故事》主要內容

雷鋒像一根蠟燭,燃燒自己,點亮他人。我們身邊有無數的雷鋒,在默默地照亮著我們。我們去了解一下有關雷鋒的故事,好知道生活中潛伏在我們身旁的雷鋒有哪些特點。

一雷鋒的故事

五月的一天,雷鋒冒雨要去瀋陽,他為了趕早車,早晨5點多就起來,帶了幾個饅頭就披上雨衣上路了,路上,看見一位婦女背著一個小孩,手還領著一個小女孩也正艱難地向車站走去。雷鋒脫下身上的雨衣披在大嫂身上,又抱起小女孩陪他們一起來到車站,上車後,雷鋒見小女孩冷得發顫,又把自己的貼身線衣脫下來給她穿上,雷鋒估計她早上也沒吃飯,就把自己帶的饅頭給她們吃。 火車到了瀋陽,天還在下雨,雷鋒又一直把她們送到家裡。那位婦女感激地說:“同志,我可怎么感謝你呀!”

二雷鋒的故事

“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一次,雷鋒出差時遇到一位背著小孩的婦女,那位婦女把車票和錢丟失了。雷鋒聽說後,用自己的錢幫她買了火車票;他看到列車員很忙,就動手幹了起來。擦地板,擦玻璃,收拾小桌子,給旅客倒水,幫助婦女抱孩子,給老年人找座位,接送背大行李包的旅客。 這些事情做完了,他又拿出隨身帶的報紙,給不認識字的旅客念報,宣傳黨的政策。一直忙到天黑......雷鋒是個樂於助人的人,他時時刻刻為人民著想,為祖國著想。他那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的精神,那種乾一行愛一行,立足崗位艱苦奮鬥的敬業精神,那種對同志、對民眾像春天般的溫暖,捨己為人,樂於助人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我們要像雷鋒同志那樣做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默默無聞地奉獻自己的光和熱。

三對雷鋒的評價

雷鋒,他心底無私,心裡裝著祖國和人民,處處為人民著想,平凡而偉大的一生,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

四讀後感

雷鋒,一個熟悉的字眼。今天,我們就在體育館觀看了這部感人至深的影片。故事情節是這樣的:雷鋒在傾盆大雨中,踏著泥濘小路送農村老大娘回家;知道戰友家中生活困難,他悄悄把錢寄給他的媽媽;他從平時積攢下來的微薄中拿出一百元捐助出來,卻不留姓名……這一歷歷一幕幕的事情都讚揚了雷鋒這位英雄戰士處處為他人著想、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高尚品質!

雷鋒曾說道: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服務中去。雷鋒永不停息地為人們做下了一件又一件好事,這些事雖稱不上多偉大的壯舉,但正是這一點一滴的為人民排憂解難的好事,猶如一磚一瓦,築起了雷鋒助人為樂的精神大廈,高高聳立在人民心中。是呀,在生活中,我們為什麼不學習雷鋒這種不求回報的精神呢?不需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輔導差生完成作業,幫忙碌的同學發一次作業本……這難道不是好事嗎?我們為何不做一個心靈美的人呢?

在上海生活的90年代活雷鋒——徐虎,以“辛苦我一人,方便千萬家”的信念,幾十年如一日,主動為人民排憂解難。徐虎發現居民下班以後正是用水用電高峰也是故障高發時間,而水電維修工已下班這一問題,他想:“既然他們已經下班,那我就幫老百姓解除困難!”於是,晚上七點時,成了徐虎生活中最重要的時間概念。十年以來,不管颳風下雨,冰凍嚴寒還是烈日炎炎,徐虎總會準時背上工具包,騎上他那輛舊腳踏車,直奔維修箱,看著維修箱上的地址,走了一家又一家,截止1996年2月底,徐虎以為人民服務3718天,共花費7400多小時,為居民解決水電急修項目2146個。他有一手高超的維修技術,有人高薪聘用他,但都被徐虎婉言拒絕:我走了,這裡的百姓怎么辦?這裡的水電急修怎么辦?”徐虎用真誠的服務詮釋著雷鋒精神。

7月2日下午1點半,在杭州白金海岸小區,2歲女童翻出陽台,在10樓高空懸掛了一會兒後突然墜落,就在此時,正在樓下的年輕媽媽吳菊萍甩掉高跟鞋,奮不顧身地沖了過去,就在接觸地面的一瞬間,她用雙手接住了孩子,孩子的生命保住了,但吳菊萍阿姨的手卻粉碎性骨折,但她的手成了最美的手。因為她用雙手挽救了一個幼小的生命,那雙手充滿了愛心,被人們稱為“最美媽媽”。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一是一寸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粒糧食,你是否哺育了生命?如果你是一顆小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生活崗位上?雷鋒像一根蠟燭,燃燒自己,點亮他人。同學們,讓我們多做力所能及的好事,傳播這種高尚的品質,做心靈美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