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雷鋒的故事的讀後感550字

《雷鋒的故事》,一本關於雷鋒的故事書,故事的情節非常感人。那么下面是小編和你們分享的《雷鋒的故事》讀後感550字,一起來看看吧。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550字

烈日下,他忍著肚子的疼痛,幫助建築工地推磚,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背,暴雨中,他抱著孩子,攙著老人,他唯一的雨衣,披在別人的身上,他走到哪裡,好事就做到哪裡,‘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對!他就是雷鋒。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一個平凡而偉大的人。

讀完雷鋒的故事,我被深深感動了,心中有了一種很慚愧的感覺。

雷鋒的童年很艱苦,不滿七歲就成了孤兒,砍柴,放牛,小小的雷鋒什麼都做。艱苦的環境鍛鍊了他頑強的意志,更培養出他捨己為人的高尚品格。雖然平凡,但一生做了數不盡的好事,卻不需要回報,有時還做了好事不留名,不想讓被幫助的人們去表揚他,我很敬佩雷鋒叔叔,他的身體不好,即使生病,也還是不顧自己,去幫助別人。他做的都是很普通的小事,可每件事都體現著他為人民服務的高尚思想。

我會想起我所做的一些事情,鑽進媽媽的懷抱里任性的要任何東西,媽媽不答應我就鬧,上了車就搶座位。吃剩的果皮,包裝我會隨手一扔。更不用說我去幫助別人,我的事情都會經常讓爸爸媽媽幫我做。讀完雷鋒的故事,我覺得很慚愧。我有著比他幸福一萬倍的童年,有著比他優越一萬倍的時代,有著他沒有享受過的陽光雨露。而和他比,我卻總覺得缺少著什麼?他的優點,似乎永遠學不完。

真的,我應該改變了。哪怕是從一件小小的事情做起。這時我終於明白,我要學習的是他那種精神——我以後一定會去幫助別人,把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一直堅持做下去。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550字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名服務市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名服務之中去”。雷鋒離開我們已有四十多年了,可是,他為人名服務的精神卻傳承下來,雷鋒的故事也留了下來。

《雷鋒的故事》這本書記載了從1940年雷鋒出世,到1962年雷鋒逝世這22段艱苦歲月。雷鋒從小沒了爺爺,稍大後,相繼沒了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奶奶。與外公外婆、六叔一起過艱苦的日子。

解放後,他到了一個工廠里去打工,當上了一個開推土機的工人,雖然非常辛苦,但雷鋒堅持了下來,勤勞,愛吃苦,非常的簡潔,賺來的工錢,他一分也沒花,即使花了,也只是買了件新衣給自己穿。買到的書,他都會抓緊時間看,廠里的同事管他叫“拚命書三郎”有一次,雷鋒去看電影,電影還沒開始時,雷鋒就在那兒看《毛澤東選集》,直到電影開始時,他還不時地翻開書看看。

過了幾年,雷鋒參了軍,進了汽車連,當上了班長,當上班長後,雷鋒把所有的舊螺絲、舊銅帽這些零件集在一起放進箱子裡,戰友們稱他的這隻箱子叫“百寶箱”,當汽車某零件壞的時候,雷鋒會先去看看百寶箱裡有沒有,如果沒有,他才去找新的零件。

雷鋒除了簡潔、勤勞、能吃苦以外,還熱心善良,熱於助人,人人都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在火車上,他幫助了許多人,有白髮蒼蒼的龍鍾老人,有忙上忙下的服務員、還有年邁的老大娘。

1962年8月15日,雷鋒把車子引進車庫,車子不小心撞倒了一棵樹,這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可這棵樹正好砸到了雷班長的頭上,雷鋒當場因公殉職。

雷鋒的故事感動了我。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向雷鋒學習。

《雷鋒的故事》讀後感

雷鋒的名字可謂是家喻戶曉。他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他願永遠做一個螺絲釘,他年僅二十二歲就以身殉職。

雷鋒從小家境貧寒,是個苦水裡泡大的孩子。他從小住在一個叫簡家塘的小山村里,爺爺被地主逼迫還債病情加重活活逼死了。雷鋒的父親因無錢治病離開了人世。他的哥哥被機器活活軋死了。他的母親含恨自殺。

不滿七歲的雷鋒成了孤兒,好心的六叔奶奶收養了他,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雷鋒十分懂事,小小年紀就經常上山砍柴、挖竹根、刨樹兜······

終於有一天老百姓可以翻身做主人了,打倒地主惡霸人民有了自己的田地,小雷鋒也開始上學了,日子一天天過去了小雷鋒長成了大雷鋒了。他開始當了一名拖拉機手,之後他又加入了共產黨當了一名軍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但雷鋒沒有好了“傷疤”忘了痛,他爺爺、爸爸、哥哥、弟弟、母親都是他抹不去的記憶,他生活十分節儉每次發軍服是本該發兩套,可他只領一套,他的襪子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再看現在的我們簡直就是天壤之別,他還用木頭釘了一個小箱子把平時收集了螺絲釘螺絲帽橡膠皮磁帶條等放進去,等機器缺東西是他總不去領新的而是看看箱子裡的東西有沒有可用的地方。他工作時還不忘學習,像《紀念白求恩》、《為人民服務》、《將革命進行到底》以及《實踐論》《矛盾論》等他都不知讀了多少遍,每一遍都會寫上心得體會。但在1962年8月15日,雷鋒因工作時腦部被木樁擊中離開了人世。

毛主席的好戰士,就這樣因公殉職了,雷鋒短暫卻又充滿光輝的一生給了我們無限的影響力,他神聖的精神和他優良的品質將永遠被傳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