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漢字的力量》有感900字

“一橫長城長,一豎字鏗鏘,一划蝶成雙,一撇鵲橋上,一勾江南遊,一點茉莉香……。”靜靜地聆聽譚晶這曲抒情唯美的《龍文》,我的思緒不禁停留在漢字之中。

倘若智慧是那沁人的香氣,文字便是那含香的錦囊;倘若情感是那美麗的蓮花,文字便是那托蓮的柔波;倘若歷史是那奔騰的流水,文字便是那載水的河床。

文字深奧、博大、迷人,猶若那浩渺的夜空,叫人喜愛,更叫人敬畏。

敬畏文字,敬畏那深邃的思想與智慧。時空感嘆,造字之人是何等聰明,竟讓每一個文字都充滿了哲思。恰如一個“儒”字,乃“人之所需”,便讓我們學會了為人處世之道。而文字的組合,又如一句“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讓我們明白了辯證的道理。再到一本史書典籍,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便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憑著一份敬畏,前人耗盡心血將他們的學識、他們的創造、他們的思想謹慎地放進了文學的袋囊。若不懷著同樣的敬畏,我們又怎能嗅見那一縷縷悠悠的墨香?

敬畏文字,敬畏那動人心弦的情感。文字的出現,告別了結繩、畫線的機械時代,人們開始寄情於文字。“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李清照借纖柔淒婉的文字述相思之愁;“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音”,辛棄疾借沉雄豪邁的文字書報國之心;“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借豪逸恢弘的文字言灑脫之情……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或許不能盡如人意,卻是生命中最寶貴的成分。文字,如靜靜地湖水,輕輕地托住這易受傷的寶貝,讓世人得以窺見它的美麗,找到情感的共鳴。唯有敬畏文字的人,才能將自己最真實的情感放入其中,尋得一絲安慰。

敬畏文字,敬畏那綿延幾千年的歷史。文字,承載了太多的東西,它躲在那高高束起的史冊里,要給我們將歷史的故事。從盤古開天闢地到神農嘗百草,從秦王一統天下到新中國建立,它讓我們知道了這片天地的故事,它將我們的文化、我們的習俗一點點匯集起來,讓歷史的長河得以不斷前進。

“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傳說中連天地都要為文字的出現而震撼。可如今,我們又看到了什麼呢?我們的文字“被變形”“被抄襲”“被創造”“被冷落”……難道這便是我們傳承文明的方式嗎?文字是神聖的,文化的香袋容不下形體怪異的“錯別字”,文字的湖面也托不起偽造的蓮花。

常懷一份敬畏之心,用美麗的文字表達最真的情感,讓我們的文明之流也匯入歷史的長河,在文字的承載下不斷的奔流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