勵志電影《當幸福來敲門》觀後感

最初在電視上看到影名——《當幸福來敲門》時,就被吸引了。簡單的故事介紹,更令我心儀,因為我正需要一種精神外力來助推,讓自己擺脫困境,而這部片子正好是我所需要的。

影片的一開始,讓我看到了一個經濟艱難的家庭,一個疲於奔命的推銷員的苦難歷程。我能預感到他的成功。影片的幾個鏡頭讓人感喟不已,他的自信,出色的人際交往能力,很難相信這樣的他不會有更多的機會;拎著重物滿大街飛奔,冒著生命危險在車流中穿梭,追討被偷的儀器;被妻子拋棄,獨力撫養兒子;被追討房租,進而掃地出門;會因為18元的的士費而奪門而逃,大喊“sorry”;會為了進入宗教收容所,而撒謊插隊;會為了趕時間去排隊,坐公車時而枉顧“女士優先”的紳士禮儀;會在無處住宿時,與兒子玩著幻想的遊戲,到他們所謂的“洞穴”——捷運的廁所里過夜,地上墊著手紙,故意將廁所門反鎖著;兒子睡著了,而外面敲門聲陣陣,主人公忍住悲泣,第一次流下了男人屈辱的熱淚;會為了給兒子一個安定的環境,走投無路時,去賣血緩解困難。憑藉著堅韌的毅力,追求幸福的執著,對兒子深深的愛,最後他成功了。還記得他第二次流淚,是在被接納進入公司時,他在老闆面前已經熱淚盈眶,表示感謝,但離去時,他顯得很平靜;走在人潮中,他激動萬分,不知該怎樣表達、宣洩自己的激動與喜悅,最後他跑到兒子所在的幼稚園,一把抱住兒子,緊緊的,流下了熱淚。不知道,他那段經歷是困難,還是幸福。他在追求幸福,其實幸福早就在他身邊,他擁有兒子對他的信任,他對兒子深深的愛。這是偉大的父愛,也是一個追求幸福者的楷模,他讓所有在困境中的人感到震撼,更讓處在安逸之中的人們汗顏。“別讓人家跟你說,你成不了大器,……你有夢想的話,就得保護它” 幸福自己會來敲門,生活也能得到解脫。

看完這部片子後,真的太感動了。讓我感悟了很多,同時也學到了很多東西。上帝給了我們生存的境遇。同時,也在我們出生前的靈魂里,種下了一顆等待成長的種子。當我們出生,那顆種子便也萌發。我始終都相信,上帝在我的靈魂里,播下了一顆為寫作而生的種子。面對著生前的未知和死後的虛無,我,我們,只能面對著生死之間短暫又漫長的路途。在這條路上,我們將要經受的,是從祖先那裡傳承下來的——當亞當和夏娃被上帝驅逐出伊甸園的那一刻,我們人類注定要在這段生死之間的路途上,追逐幸福。這是上帝對人類的懲罰,也是對人類最大的寬容和恩慈。只要是一個人的時候,我總是要問自己,我要的幸福給我帶來的是什麼?我無法去給予準確的定義。因為,在這樣的路途上,在生於死之間,它——我所追逐的,給我帶來的是怎樣的,我無法確定。羅素在《西方哲學史》中曾經有過這樣的一段話,它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是鮮明的希望,還是恐懼?我們無法確定。在確定和不確定之間,人類的陷入了深深的痛苦。我想,我所追逐的,它給我帶來的將會是鮮明的希望,還是無盡的痛苦?我根本無從確定。正是這樣的不確定,我的靈魂被整個的浸入了痛苦之中。

海爾格爾說,人要詩意的棲息於大地之上。但是,生活要想變得詩意,就必定會脫離現實。脫離了現實,人的生命注定要消亡。所以,我所堅信的是,人要招搖的棲息於大地之上。正所謂,花開一季,招搖過世。人要有招搖的生命棲息於大地之上,招搖於現實之外,但不脫離現實。我們為自己造一個圈子,自己和自己玩。既沒人和你掙,又沒人和你搶。這樣的圈子,就像是人的思想,總要有一個基本的支柱而存在。這樣的支柱,就是我們所追逐的幸福。雖然我們的生命會消亡於追逐幸福的路途之上。但是,為了這樣的目標,我們卻又可以得到另一種莫大的快慰。不必陷入生活的惡性循環。我們也正是為了掙脫這樣的惡性循環而存在。我想生命的意義也正在於此。

我始終堅信著我的夢想。我相信,上帝在我生命里投下的那顆種子。現實往往是殘酷的,但是,對於生命,我們所在意的不是生命本身所具有的輝煌和偉大,而是在生命的過程里,戰勝種種困難後的高尚和崇敬。生命的勇氣也正是源自於此。美國《獨立宣言》中不斷提及幸福一次,它所暗示的,或與就是一種信念和期待。有了夢想,就要不惜一切去保護它。當幸福敲門時,我們才會有足夠的能力去迎接它,才有足夠的勇氣和實力讓生活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