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觀後感800字

一個平淡的細節,引起我無限的感慨,深深地感到鄧小平就是那撥開雲霧,喚來教育春天的巨人。電視劇《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第四集中,有一個非常平淡的細節,葉帥徵求鄧小平恢復工作的意見,鄧小平主動要求做一些具體的工作,主抓科技和教育。後來,鄧小平給中央寫信,主動請纓主抓科技和教育。

作為一個恢復聯考後的1977級大學生,看到這個情景心情激動,為鄧小平的深邃、博大、崇高而折服。中國教育的春天,就是鄧小平撥雲化霧,給我們帶來的。沒有鄧小平復出後立即在教育界撥亂反正,恢復聯考,就沒有我們坐進大學的教室的機會,我們這一代人也不可能成為今天共和國的頂樑柱。鄧小平作為一個偉大的政治家,有著高遠而深邃的眼光,在粉碎“四人幫”百廢待興、萬事重啟的紛繁局面下,鄧小平思考的是國家的現代化和發展。他在劇中深刻地指出:國家的發展和現代化,必須要從科學和教育入手。他還沒有正式恢復工作,就開始部署科學和教育工作。正是這兩個大會,吹響了科學技術和教育現代化的進軍號,也使千千萬萬科技人員、“臭老九”被解放出來,重新回到知識的殿堂。

鄧小平對教育的重視和關心,是長期一貫的。早在1954年,鄧小平就要求辦好學校,培養好的幹部,要整頓教學紀律,要提高教師待遇特別是高級知識分子的待遇。1958年鄧小平指出“辦教育一要普及二要提高”,並強調保證教育的經費,提高師資質量。1977年8月,鄧小平在講話中肯定了全國教育戰線17年是紅線,廣大教育工作者是辛勤勞動、努力工作的。指出要尊重勞動、尊重人才,知識分子特別是“臭老九”的名譽要恢復。1978年3月,在全國科學大會開幕式上,鄧小平指出“四個現代化,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現代化。”而科學技術的發展,依靠又紅又專的人才,“科學技術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並要求教育事業,要有一個大的發展、大的提高。聆聽著劇中鄧小平的鏗鏘話語,回顧鄧小平對教育事業的重大貢獻,使人感慨萬端,為我們這一代人在人生關鍵時刻,遇到了偉人鄧小平感到無比的幸運,讓我們灰暗、看不到未來的人生,從此有了光明,有了無數精彩、遠大的未來。

《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是一部重大歷史題材,史詩性質的電視劇,寫的是偉人,出場的很多是曾經的黨和國家的領導人,高級幹部。但是劇中有一種務實的精神,抓住歷史事件、歷史場面,在細節上入手。第一集中,領袖們先後去世,被批判的鄧小平賦閒在家,為兒子擦身,鼓勵子女靠真本事吃飯。出門為國家,在家為父母,這些細節寫出了鄧小平樸實、平凡而偉大的情懷。在中央與“四人幫”搏擊的關鍵夜晚,鄧小平淡定地吩咐給孩子們分家產:每人留下一張照片。這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清平、廉潔和艱苦奮鬥的寫照。第二集中,粉碎了“四人幫”,老百姓家家戶戶吃螃蟹,鄧小平一家也吃螃蟹,面對針對他的兩種社會輿論,鄧小平處變不驚,要大家繼續吃螃蟹。這反映出鄧小平關心的是國家和民族的走向,而沒有把個人榮辱放在心上。第三集中鄧小平得急病住院,高級幹部紛紛前往探望,尤其是出院後他和葉帥的熱情擁抱,反映了民心黨心,表現了生死與共的老戰友的真摯情懷。鄧小平主動請求抓科技和教育,也是他一貫務實作風的體現,要做具體的實事,而不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