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復興之路觀後感

最近觀看了電視政論片《復興之路》,使我對黨的歷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增強了自己的愛國心。《復興之路》是一部全面、系統地梳理中國近現代歷史的系列節目。片子包括千年局變、崢嶸歲月、中國新生、偉大轉折、世紀跨越、繼往開來6集。反映自1840年以來,中國艱難曲折的民族振興之路和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復興之路》一片按照歷史線索,逐集表現中國如何在國家危亡之際開始了民族覺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如何在社會主義建設的過程中實現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如何在新的歷史時期提出科學發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第一集:千年巨變。從1840年-19XX年。本集以第一次鴉片戰爭到辛亥革命期間,中國社會各階層救國圖強的各種探索為主要內容。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是中國人民為救亡圖存、振興中華而奮起革命的一個里程碑。它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政府,使中國發生了歷史性的巨變,中國人的思想也由此而獲得了一次巨大的解放。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場不徹底的革命,它只是趕跑了一個皇帝,中國仍舊在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並沒有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課題被歷史性地提了出來。

 第二集:崢嶸歲月。從19XX年-1949年。本集以辛亥革命後各種政治力量探索中國道路為線索,重點表現中國共產黨從誕生、發展、挫折到壯大、贏得勝利並最終建立新中國。中國共產黨誕生,提出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在大革命失敗後獨立探索救國道路,後來又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成為抗戰的中流砥柱。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破壞和平建國主張和政權腐敗,導致了自身的失敗。中國共產黨建立了新中國,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由此進入新紀元,走上了新的道路。

 第三集:中國新生。從1949年-1976年。本集以新中國成立後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社會主義工業化取得的重大成績為核心內容,表現中國共產黨獨立自主探索國家發展道路的經驗和教訓。為了把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迅速變成一個先進的工業國,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以巨大的熱情建設新中國,同時也在思考什麼是社會主義,應該怎樣建設社會主義。中華民族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 新中國成立宣告了自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的第一項歷史任務的基本完成,實現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這為實現第二項歷史任務: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創造了前提,中國歷史由此開闢了一個新紀元。

第四集:偉大轉折。從1976年-1992年。本集以思想解放為起點,重點展現了改革開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曆程。農村改革的進行和經濟特區的設立,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大幕。建立有計畫的商品經濟,撕開了高度計畫經濟的僵化體制,邁出了走向市場的重要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任務同時被提上日程;在經歷了轉軌過程中的種種矛盾和蘇東劇變國際大氣候的多重考驗後,鄧小平的南方談話再次為人們對社會主義建設的思考指明了方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走上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

第五集:世紀跨越。從1989年-XX年。本集以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綜合國力全面提升,中國經濟發展逐步融入世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為主要內容。在社會實踐的推動下,中國共產黨與時俱進,提出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成為新時期中國發展的重要理論指導。XX年,黨的xx大勝利召開,黨和國家的中央領導集體再次實現平穩交替。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開始了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而奮鬥的新階段。

第六集:繼往開來。從XX年-XX年。本集以中國在新一屆領導集體的帶領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社會和諧為從新世紀新階段黨和國家事業的全局出發,黨中央提出了堅持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重大戰略思想,明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總體布局,即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

經過新中國成立50多年和改革開放近30年的努力,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堅定地朝著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國家邁進。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將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