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女孩觀後感【何平】

摘要:有些人,夢想很偉大,但是走走停停又或者太急功近利,最終也不能爬得很高。下面是整理的向日葵女孩何平觀後感,歡迎閱讀!

向日葵女孩讀後感

在網上看了向日葵女孩何平的故事。她確實是一個很堅強的女孩,出生在那樣的一個不尋常的環境,就注定她要經歷很多本不屬於她那個年齡階段應該承受的事情,面對很多連大人都無從堅強忍受的現實。由衷的佩服她,因為她堅持過來了,並且精彩的活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看了她的事跡後,我的腦海里充斥最多的就是有關我的童年,我想,我應該比何平更早開始做那些家務吧,在我五歲那年,弟弟的出生,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爸媽要做事,所以從我六歲開始所有的家務都落在我身上,並且還要幫忙照顧弟弟。現在還隱隱約約記得那時的我曾是一路怨氣走過來的。相比何平,我是要幸福得多,因為至少我擁有一個健康美好的家。我雖不知何平怎么想的,但她至少比我堅強得多。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也一直是我所認同的,現在看來我從小時候的歷練中也是獲益良多。

如果是在上個世紀,我想,像何平這類事情應該隨處可聞,並不新鮮,但是現在畢竟是一個新的世紀了,而且正因為現在社會的安定和繁榮從而在我們周圍的這個世界充斥了太多的享受和沉淪,而何平都一直在堅持做最真實的自己。她不僅照顧好了家人,還通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學,並且一周做了七份兼職,這應該是多年的磨礪成就了此刻的她,不然一個瘦小的女孩又要拿什麼去堅持呢?

我們可以拿她的經歷當做我們生活和學習中的一面鏡子,因為一個人的成長之中反省是必須的,但我覺得有比反省更重要更有用的東西,那就是從中學到一些對自己的行為有指示和激勵作用的書本之外的知識並採取行動去改善自己的內心。首先應該以一顆平常心對待周圍的一切,就像何平,她一生下來,周圍的環境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了,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而絕望或者怨天尤人,而是選擇去拼。就像我們現在要面對各方面的壓力,無論是學習是工作,但是這些貌似雷打不動的事實,我們都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加以緩解和解決的。

在努力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學會知足,不然就會時不時失去前進的動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何平也是幸運的,因為她還可以有為自己努力的自由,她還可以選擇通過自己的努力去過自己想要的那種生活,至少她還可以為自己打工掙學費,而她正是因為滿足,才沒有唉聲嘆氣或者半途而廢,甚至在看到一則新聞里說一個男孩準備輟學打工救治重病的媽媽,在得知捐助者寥寥無幾後,她還拿出存款的一半,1600元,親自送到男孩家裡。其實夢想對我們每個人都會有意想不到的幫助,人的一生就像在砌梯子和登梯子,誰砌得多登得高,看到的風景就越美,越完整。有些人,太懶惰了抑或是根本就沒有夢想,走到某處就選擇停留了下來,再也沒有往前踏半步的動力了。

在何平的心裡,應該從小就住著一個夢想,並且她一直都在堅持一步一步的往上登,她踏踏實實的做事,把自己的人生之梯搭建得很穩固,才有今日的燦爛。就像她的簽名:路走好腳下的,不忘來時的,看準前方的。我們又何嘗不能做到如此呢?

向日葵女孩何平:帶著全家上大學

“做家教30塊錢一小時,初二的學生每次教兩小時,一次是60塊錢,國小的一個女孩、一個男孩,一周兩到三次,這些一個月合起來能賺三千到四千元,除去開銷假期能存下幾千元。以後開學了課程緊,一個月只能做兼職賺一千到兩千元,加上假期存的錢,民政局這次給我五千元,正好夠用。”在中國青年網記者的關心下,何平細心地梳理了一下最近的兼職收入。

這個臉上常帶微笑的女孩叫何平,她是湖南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2019級對外漢語專業的學生,今年四月通過自己的努力考研成功。儘管剛剛獲得了民政局五千元的資助,以及學校一直提供了獎學金,但何平對於身上的重擔卻不敢有絲毫鬆懈。

5歲開始打工,帶著全家讀大學

1991年,何平出生在湖南省瀏陽市澄潭江鎮吾田村。她的母親患有腦膜炎後遺症,後來發展成間歇性精神病,父親在一次車禍後失去勞動能力,因為中風癱瘓在床,而弟弟剛出生便患有先天性心臟病。

屢遭磨難的家庭鑄就了何平堅韌的性格,據她回憶,5歲時她就跟著村裡的嬸嬸、婆婆到花炮廠插引線、做“粑粑”、捲筒子,憑著幼小的肩膀早早扛起照顧全家生活的重任。18歲時何平考上了湖南科技大學,她將無人照料的弟弟接到自己身邊,一起吃飯堂一起去自修。雖然學校與國家為她提供了獎學金,政府為她家發放補助,但為了承擔爸爸看病所需的巨額資金,她曾同時兼職打七份工。

“開心又不需要花錢,為什麼不開心呢?”在這個擁有向日葵般微笑的女孩看來,一切苦難都是命運的饋贈。

何平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她能如此明白事理,源於讀幼稚園時保護媽媽的經歷。據她回憶,當時一群小男孩在欺負何平的母親,她急中生智對他們說:“你們再這樣,我就去告訴老師、告訴你爸,老師會來揍你的。”她提到這段往事顯得十分開心,繼續說:“因為我知道我們小朋友最怕的就是老師和父母了,就該這么嚇唬他們,後來他們都不敢欺負我媽媽了。”這段經歷讓何平感受到一種保護媽媽、幫助媽媽的英雄主義式的滿足感,後來她對媽媽的態度更為包容與疼惜,這是同齡的孩子很難體會的幸福。

如今,爸爸看病欠下的8萬餘元巨債已還清,何平在今年4月份拿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後,她為了方便照顧父母,將他們接到了學校,帶著全家一起讀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