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房子的女人觀後感

:成功的關鍵在於不斷的思考和適應,在生活中如此在工作中更是如此,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這篇《賣房子的女人觀後感》。

《賣房子的女人》講的主要是一個叫三軒家房產中介的故事。作為一個房產中介,她總會有各種辦法,把各種奇怪的,看起來賣不出去的房子賣出去。在她看來,沒有她賣不出去的房子。而她賣房子的秘訣僅僅是,她所負責的,不是賣出去一套房子,而是客戶的整個人生。用這樣的責任心和使命感賣房子,她總能設身處地的考慮到客戶內心深處,可能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的需求,並將合適的房子推薦給客戶。

想起之前看過的一本書《基業長青》,書中介紹了一些高瞻遠矚公司的核心理念。比如沃爾瑪的核心理念是:“提供顧客物有所值的東西。”索尼的核心理念是:“以科技進步、套用與創新造福大眾真正的快樂。”菲利普·莫里斯作為一家捲菸生產公司,它的核心理念也是如此崇高:“捍衛個人自由選擇(吸菸、購買想買的東西)的權利。”所以,不要武斷的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毫無意義,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不僅有助於我們愛上這份工作,也會使工作得到進一步完善。

比如,對有效工作和無效勞動有了進一步的思考。

從職業角度來說,故事的主角三軒家之所以敢說“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除了對對這份職業的熱愛與努力,更重要的是走心。對於大部分的房產中介來講,他們關心的是把手上的房子推給客戶,告訴客戶這個房子怎么值得買,怎么性價比高,為何潛力大,升值空間大,但似乎沒人關心過,客戶內心的真正需求是什麼,她是否真的需要你推薦的這個房子?

三軒家不一樣,通過思考,她把一所賣不出去人人害怕的凶宅,賣給見慣了死亡的醫院護士;她把兩套正對門的房子,賣給為無法獨立生活的兒子擔憂的老人,並為他們計畫好買下對門收租金好讓兒子一輩子衣食無憂的計畫。三軒家的每一次賣房,尋找一種完美人生匹配。她總是在告訴客戶:你的人生為什麼需要這套房子?

反觀一些人的工作狀態,抱怨工作量大,工作壓力大,但認真思考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的次數少之又少。不斷的重複勞作,卻把自己的苦勞當成了功勞,以為做了就是付出,從來沒有走心,也沒有認真的思考過。以為自己很努力,但總看不到效果,可誰說這樣的人生,不是你自己造成的呢?只不過是懶罷了。反正就是一份工作,能交代了老闆和客戶就好了,何必思考那么多呢?有什麼事兒都丟給客戶和老闆決定,自己就是個傳話筒,反正領一樣的薪水,差不多就行了。日子久了,大部分人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每天像個機器人一樣早出晚歸上班吃飯下班睡覺,就覺得自己的日子百無聊賴,抱怨起無趣的工作造成了自己木偶般的人生。

那些你看上去聰明能幹機敏又賺錢的人,哪一個不是思考和走心一起努力才換來的呢?比如,分享這篇文章的同事,瘦弱的身軀里藏在堅強的靈魂,在短短兩年的時間就成為部門經理。我曾和她請教過管理心得,並希望她推薦一些不錯的管理書籍。她告訴我,每個部門的情況也不一樣,每個管理者的優勢也不一樣,不要生搬硬套,要思考,要總結,合適的才是最好的。可想而知,她的成功于思考和努力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