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榜樣4觀後感5篇_2020看榜樣4有感5篇

《榜樣4》中每一個鏡頭、每一個場景、每一個故事,都彰顯著黨員的力量,展示著黨員的魅力,傳遞著黨員的正能量,讓人深深地感動、折服,並受到精神的洗禮。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優秀觀後感,方便大家學習。

20xx《榜樣4》觀後感

10月21日晚,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錄製的專題節目《榜樣4》在中央電視台新聞綜合頻道播出。節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集中彰顯優秀共產黨員無私奉獻的精神,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初心和使命。

張富清1948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作為突擊隊員的張富清,在歷次戰鬥中都衝鋒在前,立下汗馬功勞。1955年,他退伍轉業,從此,將自己的戰功封存。轉業時,他得知湖北恩施最窮的貧困山區需要支援建設,他帶著妻子去了恩施來鳳縣,紮根於此,默默奉獻,幾十年來,他從不給國家添麻煩,也不讓兒孫沾他的光。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無私奉獻,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老英雄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無私奉獻的精神詮釋了守初心擔使命的深刻。

黃秀文來自廣西百色一個貧困家庭的女孩,從石頭村里一路考入北京師範大學。本來在20xx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可以去更好的單位、更好的地方工作,但是她卻毅然回到家鄉工作,回響組織的號召,投身於脫貧攻堅第一線,擔任樂業縣白坭村駐村第一書記。在崗位上,她履職盡責,埋頭苦幹,走訪民眾,無私奉獻,從無怨言,最終帶領全村88戶418名貧困民眾脫貧,全村的貧困率下降了20%以上。20xx年6月21日,百色市凌雲縣遭受強降雨,持續暴雨引發山洪,多個路段被沖毀,造成人員傷亡和失聯,年僅30歲的黃秀文把青春奉獻給了祖國,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與使命。

李連成是西辛莊村最早致富的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他就請專家指導搭建了塑膠蔬菜大棚,因為找對了路子,又能打拚,沒過幾年,就成了村裡的“首富”,蓋起了一座小洋樓,日子過得有滋有味。而此時,多數西辛莊村民離富裕還有很遠的距離,1991年,村民推選李連成當他們的“領頭羊”,希望他能帶領大家共同致富。在就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當天,李連成就立下誓言:不喝村裡的一盅酒,不亂花村裡的一分錢,寧願自己吃虧也要帶領大家致富。李連成在擔任書記期間,拿出了自己家的全部繼續,幫助村民修建大棚、創建企業、修建住宅小區,為了村裡的發展,村民的幸福,李連成吃了多少虧村民都看在眼裡。李連成以寧願自己吃虧也要帶領大家致富的精神向共產黨員和所有的村支部書記詮釋了初心和使命。

唐真亞江蘇洪澤湖水上郵路的投遞員,20xx年來,每天一個人搖著一艘船,穿行在洪澤湖40多里的郵路上,投遞報刊、信件百萬份,服務面積達300多平方公里,被湖區漁民稱為“大湖鴻雁”。每次去投遞,唐真亞總會記錄下漁民們需要的生活用品,並買來給他們送到家門口。不僅如此,他還四處蒐集致富信息,聽說養殖水產能掙錢,他就自費買了相關書籍資料,分發給漁民,還邀請漁業技術人員定期向養殖戶傳授技術,現場解答漁民提出的養殖難題,幫助漁民致富。唐真亞以犧牲小我,服務的大家的精神詮釋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偉大時代產生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無私奉獻的精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要深入學習榜樣,學習他們無私奉獻的精神,提高黨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

20xx《榜樣4》觀看有感

10月21日晚上8:00在CCTV-1播出《榜樣4》,《榜樣4》是由中央組織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錄製,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通過先進代表採訪、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多種形式,著力講好新時代新故事,用平凡的故事講述深刻道理,用先進典型模範事跡詮釋黨的崇高理想,既展現了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又彰顯了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繫民眾、勇於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張富清、李連成、黃文秀等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事跡,告訴我們要擔當作為,作為基層幹部我們要向榜樣學習,傳承榜樣精神,凝聚榜樣力量,對照榜樣找差距、定目標,乾出一流業績,以服務民眾,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詮釋中國共產黨人的執著堅守。

作為基層幹部我們要就要有擔當善作為,要有善學的新頭腦。一要知學。對基層幹部幹部來說,必須要學好政治理論,黨內法規、國家法律法規以及基層幹部業務知識,以及學習經濟、社會、心理等多方面知識,把熟練掌握這些知識作為必修的基本功,為開展好工作奠定堅實基礎。同時,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不斷更新知識儲備。二要實學。結合審查調查工作實際學,把理論、業務學習融入基層幹部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重點關注新條規、新方法、新精神,彌補業務短板。三要致用。通過強化學習,切實提升業務能力和工作創新意識,並運用於監督執紀和監督執法中。

作為基層幹部我們要有擔當的寬肩膀。一要有擔當之氣。只有做到自身乾淨,才會有勇於擔當的硬氣、善於擔當的底氣,始終繃緊紀律這根弦,自覺做遵規守紀的模範。二要有擔當之勇。基層幹部幹部要帶頭講黨性,講紀律,在根本原則問題上旗幟鮮明,在大是大非面前勇於亮劍;對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困難和矛盾,要敢於迎難而上,擔責負責,努力找到化解矛盾的辦法。三要有擔當之能。要善於擔當,在履行監督職責的同時,也要注重為敢於擔當的幹部撐腰鼓勁,旗幟鮮明地支持擔當者,不讓敢於擔當的幹部寒心。

作為基層幹部我們要有成事的真本領。一要有乾淨幹事的本領。作為執紀監督者,要時刻不忘保持修身養性的“乾淨”。主動融入中心工作,多從全局考慮問題,事事講原則、講團結、講大局,公私分明,樂於奉獻,能幹事而不出事。二要有履職盡責的本領。要履行好監督執紀問責,嚴格分類處置問題線索,實踐運用好“四種形態”,及時梳理和發現實際工作中侵害民眾利益、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問題,將落實全面從嚴治黨抓常抓長,傳導壓力,倒逼責任落實。同時,要積極利用“阿丕故里醉美南陽”微信公眾平台等方式開展廉政宣傳教育,讓廉潔內化於心,外化於行。

在《榜樣4》中,黃文秀同志不幸遇難,令人痛惜,但她在生前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譜寫了新時代的青春之歌。她用一生告訴我們廣大黨員幹部和青年同志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甘於奉獻,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20xx《榜樣4》觀看心得

近日,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錄製的《榜樣4》專題節目播出,引起社會的熱烈反響。節目中播出了黃文秀、李萌、隋耀達等多位榜樣人物的先進典型事跡,或是戰爭年代的戰鬥英雄,或是新時代的勞動模範,或是新中國的科技領軍人物,他們的光輝形象和榜樣力量鼓舞人心、催人奮進!

黃文秀就是其中一位榜樣人物,一位年僅30歲就犧牲在脫貧攻堅一線戰場的英雄,一位忠誠乾淨擔當的優秀共產黨員,她在八桂大地書寫的一心為民、默默奉獻、勇於擔當最終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的故事感人至深、催人淚下,其光輝形象和崇高精神值得所有的黨員特別是年青一代的黨員看齊和學習。

一是忠誠。畢業於名牌大學的黃文秀本可以擁有更優渥的個人生活,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胸懷祖國和人民,牢記著初心和使命,放棄了去大城市工作的機會,回響黨和國家的號召,去到廣西百色艱苦的貧困地區,堅守在脫貧攻堅一線,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和國家的忠誠。

二是乾淨。作為一名黨員幹部,黃文秀到達工作崗位後,全身心投入到扶貧攻堅事業中去,毫無私心雜念,老老實實做人,乾乾淨淨幹事,兩袖清風,廉潔自律,與那些謀取私利、貪贓枉法的落馬官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黃文秀在百色居住、工作過的房子,其簡陋至極但卻顯得溫馨的環境,就是黃文秀個人乾淨政治品格的鮮明見證,傳遞廉潔力量的鮮明載體。

三是擔當。作為一名大學畢業後直接到基層一線工作的年輕幹部,缺乏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但卻背負著帶領人民民眾脫貧致富的重任,壓力可想而知。但黃文秀同志面對紛繁複雜的問題和困難,毫無懼色,敢於擔當、勇於擔當,挨家挨戶地走訪調研,全面系統地了解所在村莊、地區的經濟社會環境,尋找因地制宜的發展經濟的方法和路子,團結當地幹部民眾,想法設法帶領村民致富。不怕困難挑戰,主動作為,放開手腳幹事創業,把帶領民眾脫貧致富、增進人民福祉的重擔扎紮實實地扛起來,黃文秀真正做到了,無愧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一名想擔當、敢於擔當、勇於擔當的黨員幹部。

80、90年代出生的人是垮掉的一代人嗎?絕對不是,以黃文秀為代表的年青一代共產黨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給出了答案,他們接過歷史的交接棒,沿著革命前輩的足跡,正闊步走在新時代的長征路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書寫一代人壯美的青春。為國堅守、為民服務的青春最美!向黃文秀同志致敬,向黃文秀同志學習!

20xx《榜樣4》觀看體會

10月21日晚,我與同事們共同收看了《榜樣4》專題教育片,深受感動和震撼。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的教育片向我們展示了身邊的榜樣力量,這一個個平凡的生命用一個個壯舉造就了不平凡的人生,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共產黨員!

“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先進事跡作出的重要指示。雖然前期觀看過張富清老人先進事跡報告會,也從各個媒體上了解到他的故事,但是當已經95歲高齡的張富清老人面對鏡頭舉起右拳重溫他當年的入黨誓詞時,我又被這位老英雄感動了。

當然還有李連成的“吃虧學”、黃文秀定格的青春、唐真亞20xx年的水上郵路、抽糞工李萌的奉獻青春、“羊書記”隋耀達的扶貧路、嫦娥四號的航天人等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和黨組織的先進事跡讓我深受感動,他們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奮鬥的精神風貌。

觀看專題片的同時我也不斷的在反思自己,作為一名青年黨員,要如何學習榜樣精神,在組織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我想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是在學理論上樹旗幟。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幹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繼承者、發展者,更要自覺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保持高水平的政治素養,堅持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要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走在前面,深學悟透。

二是在守規矩上立標桿。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幹部,更應率先堅守正道、弘揚正氣,把規矩刻印在心,在“規矩”的籠子裡,牢記宗旨意識,認真履行職責,用於擔當責任。

三是在重品德上做榜樣。堅持把個人品行放在重要位置,加強自身道德修養,立德立善以德潤身,講黨性、重品行、做表率,帶頭做社會文明風尚的領路人。

20xx《榜樣4》觀看總結

為深入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支部組織我們全體黨員集中觀看了《榜樣4》專題節目。

《榜樣4》專題節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邀請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務工作者、先進基層黨組織代表到場,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生動詮釋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為民實幹擔當、勤勉敬業奉獻的精神風采。在觀看的過程中,我數次被這些優秀共產黨員事跡感動得潸然淚下,更為他們高尚的人生境界感到由衷的敬佩。

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她在研究生畢業後,本可以留在大城市當白領、掙高薪,可她卻毅然放棄大城市的工作機會,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工作,主動請纓到地處邊遠、條件艱苦的百坭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第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用柔弱的肩膀挑起脫貧攻堅的重擔。白天黑夜,風裡雨里,她奔波在山樑田壟之間,帶領民眾發展特色種植、建標準化果園、發展農村電商,在脫貧攻堅一線拼盡了全力。黃文秀的質樸和擔當,充分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與她相比,我們這一群80後,簡直像生活在了蜜罐里一樣,對照她的選擇、她的取捨、她的苦樂,檢視我們心中時常存在的小我,直擊靈魂的初心之問,內心的迷霧頓然消散。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看了榜樣的事跡,我備受感動,深受鼓舞。雖然他們面臨的環境不同,從事的工作不同,但他們都有堅定的理想信念、紮實的作風,一心為民的高尚情操,這些都是每個共產黨員必備的品質。

作為一名黨員,我要認真向這些優秀的共產黨員學習,牢記入黨誓言,不忘入黨初心,不忘宗旨意識,乾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精一行,全新全意為民眾服務,努力在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貢獻。

20xx《榜樣4》專題節目中的榜樣事跡介紹

張富清

張富清,男,1920xx年出生,陝西省洋縣人,中共黨員。1948年參加解放軍,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1955年轉業到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工作,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來鳳支行離休幹部。

戰爭年代,衝鋒在前,不怕犧牲。張富清踐行“黨指揮到哪裡,就打到哪裡”的誓言,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稱號,被授予“人民功臣”獎章。和平年代,深藏榮譽,克己奉公。1955年退役轉業,張富清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帶領大家修路,抓生產,一連幾個月不著家。工作挑最苦最難的乾,從來不爭名爭利,為貧困山區默默奉獻了一生。退休後,他公私分明,生活儉樸,為了給國家節省藥費,做白內障手術主動選擇便宜的晶體材料;大女兒常年看病花錢,從未向組織伸過手;從未要求組織為兒女們安排工作,孫子們大多在做臨時工。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xx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釆集中,他的事跡才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重現在人們面前。

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20xx年6月被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李連成

李連成,男,漢族,1951年8月生,河南濮陽人,河南省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

李連成踐行“當幹部就應該能吃虧“的座右銘,以先富帶動後富,義無反顧地擔起帶領民眾脫貧致富的重任,西辛莊村地處黃河半灘區,過去地里”只長鹽鹼不長莊稼”,不少人家連孩子上學,家人看病都沒錢。李連成1991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就決心通過發展集體經濟使百姓真正脫貧致富。他身先士卒,外出跑業務、辦公事、儘可能當天回去,捨不得住招待所。他號召全村發展蔬菜大棚,免費提供技術,並主動把自家的3座大棚無條件讓給3戶貧困民眾。他帶領村民辦股份合作制企業,開始時包括他在內只有13家入股,在企業賺錢後,他耐心地做其他12個股東的工作,把價值100多萬元的再生紙廠折價68萬元轉讓給全村民眾,實現了家家有股,戶戶分紅。他還帶領全村集體經濟多次轉型,從服裝代工到汽車配件再到服務業、育業、食品加工業,始終盯準市場需求,讓西辛莊村的產業發展始終走在前列。自擔任村支部書記起,他沒有喝過村裡的一滴酒,沒有亂花村裡的一分錢,連自己在村企業使用的辦公用品都是從家裡帶去的。在新村規劃建設時,他不顧家人反對,拆除自家新建的小洋樓,把最好的宅基地讓給民眾,最偏僻的臭水坑留給自己,後來為了填平臭水坑,自己家又多花了1.7萬元。在他的帶領下,短短一年零八個月,全村就規劃建設完畢。他搬家時。村民抬著匾送到他家,上面寫著:一身正氣,甘心吃虧為百姓;兩油清風,心底無私好楷模。

在李連成的帶領下,全村幹部民眾同心協力、齊謀發展,把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和諧村。如今,西辛莊村家家住小洋樓,戶戶燒天然氣,村民用水、用電、醫療、義務教育全免費。20xx年,村固定資產超過2億元,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西辛莊村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河南省生態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以李連成為原型的豫劇《村官李天成》、電視劇《當家人》、電影《卒跡》均引起強烈反響。連續當選黨的xx大、xx大、xx大、十九大代表,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黃文秀

黃文秀,女,壯族,廣西田陽人,中共黨員,1989年4月出生,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20xx年7月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畢業,同年同月成為廣西定向選調生,被分配到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20xx年9月至20xx年3月,掛任百色市田陽縣那滿鎮黨委副書記;20xx年3月起擔任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20xx年6月16日,黃文秀同志利用周末回田陽縣看望病重手術不久的父親後,因暴雨心繫所駐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連夜開車返回工作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發不幸遇難,年僅30歲。

黃文秀同志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長起來的優秀青年代表,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先進典型,是在脫貧攻堅一線揮灑血汗、忘我奉獻的基層黨員幹部的縮影。她求學時積極上進,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基本理論,到貧困村任職第一書記後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向駐村民眾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村工作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邊遠山區落地生根。她始終把黨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畢業時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工作,並報名到條件艱苦的邊遠貧困山區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默默奉獻,奮鬥至生命最後一刻。她把扶貧之路作為“心中的新長征”,全身心撲在工作上,遍訪建檔立卡貧困戶,手繪“民情地圖”,往來奔波於崎嶇的山路,跑項目、找資金、請專家,組織貧困戶成立互助組,建立電商服務站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帶動了全村整體脫貧。

她對民眾滿懷深情、真誠質樸,虛心向老村支書請教民眾工作方法,關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發揮自身法學專業優勢,積極為村民化解矛盾,贏得了民眾普遍信任。她性格堅毅、自強自立、克己奉公,儘管父母長期患病,家境困難,卻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尊敬孝順父母,熱心幫助他人,用人格力量感染和溫暖身邊每一個人。黃文秀同志把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脫貧攻堅事業,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暫而精彩的人生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奉獻之歌。

唐真亞

唐真亞,男,漢族,1964年5月生,20xx年6月入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郵政分公司老子山支局支局長兼投遞員。

20多年來,唐真亞每天風雨無阻,划船進湖區投遞郵件,水陸行程30多萬公里,投遞報刊和信件135萬多份,無一差錯。他忠實履行“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經常冒著狂風暴雨為民眾送去信件,對待地址不詳或易址的信件,他總會釆用多種方式來找到收件人。他積極為水鄉民眾排憂解難,幫助孤兒解決上學和生活難題,免費為孤寡老人訂閱報刊,經常幫助不識字的漁民讀信和寫回信,為漁民捎帶生活用品和捕魚材料。他主動為漁民排憂解難,自費訂閱了1300多冊科學養殖資料贈送給新灘村,建起了“漁家書屋”,並邀請漁業技術人員定期向養殖戶傳授技術、解決難題,還主動承擔為鎮裡發放政策法律等宣傳資料的任務,積極參與調解漁民之間的糾紛。唐真亞工作的洪澤湖“水上郵路”被媒體稱為“感動中國”的七大特色郵路之一。

當選黨的xx大代表,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好人”“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

隋耀達

隋耀達,男,1975年10月出生,遼寧省瓦房店市人,中共黨員。先後在武警吉林省總隊、海南省總隊服役,20xx年轉業到海南省婦聯工作,現任海南省婦聯組織聯絡部副部長,保亭縣加茂鎮黨委副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加茂鎮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紮根農村、甘於奉獻。他帶病主動報名下鄉扶貧,幾年來一家人聚少離多。為了安心投入扶貧工作,20xx年他動員愛人辭掉工作,舉家從省會城市海口搬到鄉下,全家人不僅“落戶”共村,成了名副其實的“編外”村民,還將家中的冰櫃、洗衣機、3部空調、2台電視等物品全部捐贈給了村裡的羊場。妻子為村羊場工人義務做飯,父親在村羊場義務幹活。

幫困解難、踏實肯乾。駐村工作5年多來,他協調省婦聯幹部與共村55戶貧困戶結親戚,實施一對一結對精準幫扶,自掏腰包帶領貧困戶多次到外地參觀學習扶貧產業發展、鄉村旅遊等經驗做法。為改善共村學校教學條件,他協調縣裡投入300萬元經費重建共村國小教學樓。他積極參與春蕾行動,聯合愛心人士捐資3.6萬元在南茂中學設立春蕾女童班,資助20名貧困家庭女孩讀完國中。他關愛弱勢群體,每年春節都帶領全家在敬老院裡過,為老人做年夜飯、買新衣服。20xx年中秋節,自費購買550盒月餅慰問鄉親。20xx年春節,聯合愛心人士、企業運送價值10萬元的物資慰問村民。他積極向派出單位爭取支持,為共村貧困戶購買新農合和大病保險,還聯合中國人壽海南分公司為所有貧困戶捐贈了扶貧健康保險。為改變共村“昔日土坯房、村道草茫茫、飲水不保障、田地少打糧”的情況,他向保亭縣相關部門申請330多萬元經費,完成了共村6條村道的互聯互通項目、4個村小組安全飲水項目、60畝水澇田的排澇整治項目。他帶領全村黨員和貧困戶成立黑山羊養殖合作社,用個人房產證作為抵押擔保,為貧困戶申請貸款37萬元。到20xx年合作社實現年產值20萬元,年終分紅6萬元。

見義勇為、正義感強。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面對起火後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的車輛,他不顧個人安危,第一時間衝進現場,疏散民眾、解救傷者,還開車運送傷者到醫院,並墊付醫藥費。在一次返村途中,路遇歹徒持刀搶劫,他挺身而出,勇敢地與歹徒搏鬥。在一次回家路上,碰到突發火災,他奮不顧身進入火場,搶出滾燙的煤氣罐。

榮獲全國第九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先後榮獲海南省“道德模範”“勞動模範”“見義勇為先進分子”,保亭縣“優秀第一書記”“最美脫貧攻堅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李萌

李萌,女,漢族,1989年8月生,北京人,20xx年11月入黨,20xx年12月參加工作,北京市東城區環衛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糞班班長。

李萌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高中畢業之後選擇了參軍,在部隊歷練兩年後,20xx年回到北京,被民政部門分配到了環衛系統工作,成為了東城區環衛十所“三八”女子抽糞班中的一員。環衛十所正是著名全國勞動模範時傳祥生前工作的單位,是“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精神的發源地,這支由13名女性成員組建起來的女子抽糞班,主要負責東城區南部的160餘座公廁以及胡同里居民廁所糞便的抽運工作,平均每個人在工作日需完成4趟清運任務。開始時,家人反對她做這份工作,但是她不但堅持了自己的選擇,而且還暗下決心,不光要乾還要乾好,靠自己的努力告訴身邊人,工作真的就只是分工不同,只要認真堅持,就可以實現價值。為了克服氣味難關,她在每天工作結束之前堅決不吃飯,來抑制心理反應,總是餓著肚子從事抽糞這項重體力勞動;為了掌握抽糞技術,她每天下班之後都會總結一天的工作經驗,然後畫圖分析技術要領,就這樣不到半年時間,她就適應了工作環境掌握了工作技能,將工作做的井井有條。

李萌和“三八”女子抽糞班的隊員們總是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之餘,主動幫助百姓做實事、做好事,有時幫助居民義務疏通下水道,有時清理無人認領的渣土;20xx年“7·21”暴雨時,她們來到大街上,幫忙排乾路面積水,還一直站在井蓋處提示行人車輛注意安全;一到下雪天,她們就衝上街頭除雪除冰。他們這么做,就是為了儘自己所能給百姓提供一點方便。李萌說:“作為新一代的環衛人,我們要牢記前輩走過的路,同時肩負著繼承勞模精神、讓更多人了解時傳祥精神的重任。”9年來,李萌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堅定執著,無怨無悔地為環衛事業奉獻著青春年華。

黨的十九大代表,20xx年被評為“北京榜樣”十大人物,20xx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嫦娥四號參研參試人員群體

20xx年1月,嫦娥四號承擔我國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務,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以及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繼通信,並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具有重大意義的合作。嫦娥四號任務耗時近四年完成,有上萬人參與其中,團隊中無論是老科研專家,還是年輕工作人員,都在各自崗位上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科技報國。多年來,以他們為代表的中國航天人,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20xx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接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他強調,新時代是在奮鬥中成就偉業、造就人才的時代。我們要激勵更多科學大家、領軍人才、青年才俊和創新團隊勇立潮頭、銳意進取,以實幹創造新業績,在推進偉大事業中實現人生價值,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嫦娥四號任務堅持自主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視探測,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國足跡,是探索建立新型舉國體制的又一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