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榜樣4觀後感5篇精選_2020《榜樣4》最新觀後感5篇

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台聯合錄製的《榜樣4》系列節目,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通過先進代表訪談、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互動、分享入黨初心等多種形式,彰顯了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繫民眾、勇於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優秀觀後感,方便大家學習。

20xx《榜樣4》觀後感

榜樣之意,謂理想人格,榜樣之道,在激勵奮發。人們常把有高風峻節,能起表率效用的人,讚譽為“榜樣”,來號召更多的人去學習、實踐,以便建立起整個社會形態的浩然正氣。

《榜樣》專題節目我從第一期一直看到昨天的第四期,每一期節目裡的共產黨榜樣都讓我靈魂為之震撼。昨天的《榜樣4》,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用平凡故事講述深刻道理,以擔當作為彰顯時代精神,在主題教育開展的關鍵時期詮釋了何為忠誠、何為實幹,深刻展現了在各個工作崗位上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與堅守。

節目中一共介紹了張富清等7個榜樣人物的先進事跡,他們都是在各個崗位為國家和人民默默付出的中國共產黨員,是值得全國人民學習的時代榜樣。老革命英雄張富清六十年戰功赫赫卻深藏功名、村支書李連成犧牲自我的“吃虧精神”、黃文秀為扶貧定格的青春、唐真亞20xx年不悔的水上郵路、部隊轉業去抽糞李萌的無懼污濁、“羊書記”隋耀達的堅定扶貧志向、嫦娥四號團隊航天人的團結奉獻,這一切的一切都源於他們對於入黨時那份初心的保持,這種對黨忠誠的信念是指引他們在任何時刻都能保持不懈奮鬥的力量源泉。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從各位榜樣們重讀入黨志願書、講述他們入黨的心路歷程可以看到,正是因為心中有信仰,他們的腳下才有力量,在為人民服務的道路上無懼艱難、一往無前。我作為一名普通的人防幹部,之前也有過到清澗縣駐村扶貧的經歷,所以對隋耀達同志的事跡印象最為深刻,也最能感同身受。扶貧是一項異常艱辛的工作,幾乎每一位優秀的扶貧幹部身後都是含淚也難以顧全卻一直堅定支持他們的家人。隋耀達同志身為海南省婦聯組織聯絡副部長,卻能不忘來路、永葆初心,回響國家號召深入基層,在條件艱苦、起點低的共村擔任第一書記,並在乾滿一屆後主動申請延期,成立了黑山羊養殖合作社,用個人工資和房產證作為抵押擔保為共村所有貧困戶和合作社貸款,一往無前的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這種偉大的犧牲精神讓我為之震撼。雖然我的扶貧工作已經告一段落,但是在今後的的工作、生活中,我要以這些榜樣為精神支柱,嚴格要求自己,沉心靜氣幹事業,無論組織給我的任務有多么的艱巨,道路多么坎坷,都要抱著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心態去完成,要以黨和人民事業的進步作為衡量自己人生價值的標尺,以鍥而不捨、為公為國的精神勁頭,將自己的公職事業進行到底。

20xx《榜樣4》觀看有感

為持續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10月21日晚,我觀看了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錄製的《榜樣4》專題節目。

該節目聚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通過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訪談、重溫入黨誓詞等形式,集中彰顯優秀共產黨員堅定信仰、擔當作為、服務民眾、無私奉獻的精神風貌,深刻詮釋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執著堅守,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重要學習內容,是開展黨員教育的生動教材。

節目中老英雄張富清的淡泊名利、李連成的“吃虧學”、黃文秀定格的青春、唐真亞20xx年的水上郵路、嫦娥4號航天人等一批優秀共產黨員和先進基層黨組織的先進事跡感人肺腑,詮釋了新時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懈奮鬥的精神風貌。

通過觀看《榜樣4》,給我們提供了學習的標桿,既讓我們受到激勵,又讓我們可學習他們的做法,傳承和發揚優秀共產黨員的精神品質和高尚情操。以後在平凡的崗位上,要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繼續前行。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榜樣的力量永放光芒。

20xx《榜樣4》觀看心得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由中央組織部、中央電視台聯合錄製的《榜樣4》系列節目,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主題,通過先進代表訪談、典型事跡再現、嘉賓現場互動、分享入黨初心等多種形式,彰顯了共產黨人信仰堅定、心繫民眾、勇於擔當、創新奉獻的精神風貌。走在新長征路上的黨員幹部,要自覺以榜樣為鏡,培植高尚的情懷、高超的本領、高貴的品質,思想上永不錯位、行動上永不缺位、作風上永不越位,用擔當挖掘榜樣的精神“富礦”。

葆初心,甘於奮鬥。不論是“本色英雄”張富清,“吃虧書記”李連成,還是“扶貧之花”黃文秀,“大湖鴻雁”唐真亞,抑或是“環衛天使”李萌,“扶貧英漢”隋耀達,以及攬月“天團”嫦娥四號任務群體代表,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不在乎自身得失的堅持,這一切都源於他們對入黨時那份初心的保持,這種對黨忠誠的信念是指引他們不懈奮鬥的力量源泉。

榜樣是明燈,踏實奮鬥。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榜樣的形象最直觀,讓人看得見、摸得著;榜樣的力量最強大,感人肺腑、懾人心魄;這一批職業不同、經歷不同,但是同樣奉守“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服務宗旨的優秀共產黨員,他們為了黨的事業不斷努力奮鬥,忘我工作,不怕犧牲,無怨無悔,無私奉獻,這些優秀共產黨員的感人事跡,展現了一代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的執著堅守。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正是因為有無數象張富清同志一樣的好黨員好乾部,才使黨的偉大事業蓬勃發展,令今天的中國富有強盛。他們勤勤懇懇、不計個人得失,無私地為民眾服務,他們的故事讓人暖人心。

忠於黨,忠於人民。一個個普通的名字,卻擁有無窮的力量,在平凡的崗位中生根發芽,創造出令人敬仰的偉大業績。我們不禁要問,他們的力量來自哪裡。仔細觀摩他們的事跡不難發現,他們都在以對黨、人民和事業的忠誠,鑄造共產黨員的錚錚鐵骨。忠字好寫,踐行不易,向榜樣看齊,更要接過榜樣的旗幟,把忠誠的深意鐫刻在骨髓里。

20xx《榜樣4》觀看體會

近日,中央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錄製的《榜樣4》專題節目已全面開播,七位榜樣站立在舞台中央,以平凡的身姿講述著不平凡的故事。他們是時代進步的推動者,是為民服務的實幹家,是科技創新的排頭兵,是初心使命的踐行者,他們集聚一身的光輝事跡,閃動著激人奮進的偉大精神,我們所有黨員幹部要看榜樣事跡,學榜樣精神,做新時代榜樣!

學習“本色英雄”張富清的鬥爭精神。“共和國勳章”“人民功臣”“戰鬥英雄”一個個沉甸甸的稱號,一枚枚蘊涵光榮事跡的勳章,屬於一名退役的解放軍戰士,屬於一名平凡的中共黨員,他就是我們尊敬的張富清。他在永豐戰役中作為突擊隊員,發揚鬥爭精神,不畏犧牲、不懼困難、摳縫爬牆,用自己並不強壯的身軀越過層層防線,炸毀碉堡,成功完成突擊任務,為解決全國作出了突出貢獻。退役後,他封存戰功,大隱於世,選擇了貧困地區恩施來鳳縣紮根,在新的崗位上繼續鬥爭,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黨和人民。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有如履薄凍的謹慎,越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黨員幹部要學習張富清的鬥爭精神,增強鬥爭本領,注重策略方法、講求鬥爭藝術,選擇鬥爭方式、把握鬥爭火候,在各種複雜環境和尖銳問題中抽絲剝繭、釐清脈絡,做到“不畏浮雲遮望眼”“亂雲飛渡仍從容”的境界。

學習“吃虧書記”李連成的實幹精神。曾經的西辛莊“首富”李連成在當選黨支部書記的當天立下誓言:“不喝村裡的一盅酒,不亂花村裡的一分錢。寧願自己吃虧也要帶領大家致富。”在後來,他主動捐獻蔬菜大棚,主動出資6萬入股,主動讓出自家宅基地,主動墊付工程費用等,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了當初的誓言。自己吃虧,民眾得利,李連成實幹苦幹、積極探索,使西辛莊村逐步走出了一條農村工業化、農村城市化、產業現代化的路子。黨員幹部要學習李連成的實幹精神,不打官腔不說場面話,少務虛多務實,把工作的立足點和著力點放在真抓實幹上,對各類問題多角度思考、多途徑探索、多措施解決,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實好,把人民民眾得急難愁盼問題解決好,做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境界。

學習“扶貧之花”黃秀文、“扶貧硬漢”隋耀達的為民精神。黃秀文一位北師大的女碩士,隋耀達一位省里的機關幹部,本可以過幸福工作、闔家歡樂的日子,卻都選擇了前往貧困地區任第一書記開展脫貧攻堅,激勵著他們放棄舒適窩前往艱苦地的正是為民服務的樸實情懷。黃秀文為了民眾安危,在返回駐村途中突遇暴雨洪流,更是用自己的生命踐行著初心使命。黨員幹部要學習黃秀文、隋耀達的為民精神,踐行民眾路線,堅持一切為了民眾,一切依靠民眾,切實同人民民眾建立血肉聯繫。基層的工作繁而雜,鄰里糾紛、防火防汛、修路打井等不是靠學書本、看總結就能解決得,須一心為民、躬身實踐,用汗水和淚水建設美麗鄉村,建設高品質生活,做到“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境界。

學習“大湖鴻雁”唐真亞、“環衛天使”李萌的奉獻精神。湖上小船搖曳,手中信件必達。從業20xx年來,唐真亞依舊差錯率的投遞記錄。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淨。放棄輕鬆的工作機會,毅然投身環衛事業,心靈的乾淨促成環境的乾淨。錄取通知書如果遺失,糞井如果滿溢,後果都是讓人難以接受的。他們都是在容易被人忽視的崗位上默默的做著不可或缺的工作,默默的奉獻著。各行各業都需要像他們一般堅守如初,做好本職工作,十年如一日,積量變為質變,以平凡小事鑄就不平凡精神。黨員幹部要學習唐真亞、李萌的奉獻精神,專注平凡崗位,做到周密細緻,為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等作出應有的貢獻,做到“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的境界。

學習“攬月天團”嫦娥四號任務群體的創新精神。“嫦娥奔月”的神話源遠流長,我國探月工程四期任務耗時4年,攻克中繼、著陸、巡視、月面長期工作等多方面的核心技術,多項技術創新填補了系列國際國內空白。他們縱橫沙漠伴狼嚎入睡,他們置身實驗基地戴防毒面具判讀數據,逐夢之心永不停止,築夢之行永不停止。黨員幹部要學習嫦娥四號任務群體的創新精神,打破思想禁錮、突破原有行為模式,把創新精神運用到改革發展、科技創新等領域,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新的路徑解決問題、打開局面,做到“惟進取也故日新”的境界。

時代造就楷模,平凡鑄就偉大。學習《榜樣4》中的共產黨員,發揚他們的優秀精神,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用擔當作為各類難題,點亮自己心中的榜樣!

20xx《榜樣4》觀看總結

近日,中組織部和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聯合錄製了《榜樣4》專題節目,本期共邀請了九名默默奉獻在第一線的基層工作者以及投身科學事業報效祖國的科研工作者作為嘉賓,他們發揚了吃苦耐勞、艱苦奮鬥的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奉獻了自己的力量。應邀嘉賓之一的河南省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李連成常說“當幹部就應該能吃虧”,一門“吃虧學”,一首“吃虧歌”,讓大家認識了他,也認識了在李連成帶領下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西辛莊村,弘揚了黨員幹部不計個人得失,心懷祖國心懷民眾的無私奉獻精神。

基層黨員幹部要真抓實幹甘於奉獻。李連成同志以幾十年如一日紮根基層,堅守扶貧一線,苦幹實幹,擔當奉獻的紮實作風,贏得了黨和人民民眾的認可,這正是我們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習總書記曾說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以更加紮實的工作作風,帶頭愛崗敬業,帶頭服務民眾,帶頭改進作風,爭做人民民眾信賴的好乾部。

基層黨員幹部要認真貫徹落實各項決策方針。基層幹部尤其是扶貧幹部,要認真落實習近平扶貧思想,理論武裝頭腦,對標先進典型,主動適應脫貧攻堅形勢,本領能力要有新提升。在脫貧攻堅戰關鍵的決勝期,要奪取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就必須學習悟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真抓實幹、攻堅克難,為如期高質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奠定堅實基礎。

基層幹部要肩擔起脫貧攻堅“最重的膽子”,啃“最硬的骨頭”,以李連成同志為學習榜樣,以釘釘子的精神,腳踏實地,不怕吃苦不怕吃虧,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員幹部同時要提高政治站位,旗幟鮮明講政治,充分意識到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必須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的決策部署,堅韌不拔,鍥而不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力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20xx《榜樣4》專題節目中的榜樣事跡介紹

張富清

張富清,男,1920xx年出生,陝西省洋縣人,中共黨員。1948年參加解放軍,原西北野戰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士,1955年轉業到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工作,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來鳳支行離休幹部。

戰爭年代,衝鋒在前,不怕犧牲。張富清踐行“黨指揮到哪裡,就打到哪裡”的誓言,在解放戰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鬥英雄”稱號,被授予“人民功臣”獎章。和平年代,深藏榮譽,克己奉公。1955年退役轉業,張富清主動選擇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帶領大家修路,抓生產,一連幾個月不著家。工作挑最苦最難的乾,從來不爭名爭利,為貧困山區默默奉獻了一生。退休後,他公私分明,生活儉樸,為了給國家節省藥費,做白內障手術主動選擇便宜的晶體材料;大女兒常年看病花錢,從未向組織伸過手;從未要求組織為兒女們安排工作,孫子們大多在做臨時工。60多年來,張富清刻意塵封功績,連兒女也不知情。20xx年底,在退役軍人信息釆集中,他的事跡才被發現,這段英雄往事重現在人們面前。

習近平總書記對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跡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老英雄張富清60多年深藏功名,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事跡感人。在部隊,他保家衛國;到地方,他為民造福。他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要積極弘揚奉獻精神,凝聚起萬眾一心奮鬥新時代的強大力量。

20xx年6月被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

李連成

李連成,男,漢族,1951年8月生,河南濮陽人,河南省濮陽縣慶祖鎮西辛莊村黨支部書記。

李連成踐行“當幹部就應該能吃虧“的座右銘,以先富帶動後富,義無反顧地擔起帶領民眾脫貧致富的重任,西辛莊村地處黃河半灘區,過去地里”只長鹽鹼不長莊稼”,不少人家連孩子上學,家人看病都沒錢。李連成1991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就決心通過發展集體經濟使百姓真正脫貧致富。他身先士卒,外出跑業務、辦公事、儘可能當天回去,捨不得住招待所。他號召全村發展蔬菜大棚,免費提供技術,並主動把自家的3座大棚無條件讓給3戶貧困民眾。他帶領村民辦股份合作制企業,開始時包括他在內只有13家入股,在企業賺錢後,他耐心地做其他12個股東的工作,把價值100多萬元的再生紙廠折價68萬元轉讓給全村民眾,實現了家家有股,戶戶分紅。他還帶領全村集體經濟多次轉型,從服裝代工到汽車配件再到服務業、育業、食品加工業,始終盯準市場需求,讓西辛莊村的產業發展始終走在前列。自擔任村支部書記起,他沒有喝過村裡的一滴酒,沒有亂花村裡的一分錢,連自己在村企業使用的辦公用品都是從家裡帶去的。在新村規劃建設時,他不顧家人反對,拆除自家新建的小洋樓,把最好的宅基地讓給民眾,最偏僻的臭水坑留給自己,後來為了填平臭水坑,自己家又多花了1.7萬元。在他的帶領下,短短一年零八個月,全村就規劃建設完畢。他搬家時。村民抬著匾送到他家,上面寫著:一身正氣,甘心吃虧為百姓;兩油清風,心底無私好楷模。

在李連成的帶領下,全村幹部民眾同心協力、齊謀發展,把昔日的貧困村變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和諧村。如今,西辛莊村家家住小洋樓,戶戶燒天然氣,村民用水、用電、醫療、義務教育全免費。20xx年,村固定資產超過2億元,人均收入超過3萬元。西辛莊村先後榮獲“全國文明村”“河南省生態示範村”等榮譽稱號。

以李連成為原型的豫劇《村官李天成》、電視劇《當家人》、電影《卒跡》均引起強烈反響。連續當選黨的xx大、xx大、xx大、十九大代表,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黃文秀

黃文秀,女,壯族,廣西田陽人,中共黨員,1989年4月出生,生前系廣西壯族自治區百色市委宣傳部理論科副科長、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20xx年7月北京師範大學法學碩士畢業,同年同月成為廣西定向選調生,被分配到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20xx年9月至20xx年3月,掛任百色市田陽縣那滿鎮黨委副書記;20xx年3月起擔任百色市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黨支部第一書記。20xx年6月16日,黃文秀同志利用周末回田陽縣看望病重手術不久的父親後,因暴雨心繫所駐村民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連夜開車返回工作崗位,途中遭遇山洪暴發不幸遇難,年僅30歲。

黃文秀同志是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指引下成長起來的優秀青年代表,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先進典型,是在脫貧攻堅一線揮灑血汗、忘我奉獻的基層黨員幹部的縮影。她求學時積極上進,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黨的基本理論,到貧困村任職第一書記後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實踐,向駐村民眾宣講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農村工作和鄉村振興的重要論述,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邊遠山區落地生根。她始終把黨的事業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畢業時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毅然回到家鄉革命老區百色工作,並報名到條件艱苦的邊遠貧困山區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默默奉獻,奮鬥至生命最後一刻。她把扶貧之路作為“心中的新長征”,全身心撲在工作上,遍訪建檔立卡貧困戶,手繪“民情地圖”,往來奔波於崎嶇的山路,跑項目、找資金、請專家,組織貧困戶成立互助組,建立電商服務站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有力促進了農民增收、帶動了全村整體脫貧。

她對民眾滿懷深情、真誠質樸,虛心向老村支書請教民眾工作方法,關愛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發揮自身法學專業優勢,積極為村民化解矛盾,贏得了民眾普遍信任。她性格堅毅、自強自立、克己奉公,儘管父母長期患病,家境困難,卻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尊敬孝順父母,熱心幫助他人,用人格力量感染和溫暖身邊每一個人。黃文秀同志把青春和熱血都獻給了脫貧攻堅事業,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暫而精彩的人生譜寫了一曲新時代共產黨員的奉獻之歌。

唐真亞

唐真亞,男,漢族,1964年5月生,20xx年6月入黨,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區郵政分公司老子山支局支局長兼投遞員。

20多年來,唐真亞每天風雨無阻,划船進湖區投遞郵件,水陸行程30多萬公里,投遞報刊和信件135萬多份,無一差錯。他忠實履行“人民郵政為人民”的服務宗旨,經常冒著狂風暴雨為民眾送去信件,對待地址不詳或易址的信件,他總會釆用多種方式來找到收件人。他積極為水鄉民眾排憂解難,幫助孤兒解決上學和生活難題,免費為孤寡老人訂閱報刊,經常幫助不識字的漁民讀信和寫回信,為漁民捎帶生活用品和捕魚材料。他主動為漁民排憂解難,自費訂閱了1300多冊科學養殖資料贈送給新灘村,建起了“漁家書屋”,並邀請漁業技術人員定期向養殖戶傳授技術、解決難題,還主動承擔為鎮裡發放政策法律等宣傳資料的任務,積極參與調解漁民之間的糾紛。唐真亞工作的洪澤湖“水上郵路”被媒體稱為“感動中國”的七大特色郵路之一。

當選黨的xx大代表,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全國勞動模範”“中國好人”“全國創先爭優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等稱號。

隋耀達

隋耀達,男,1975年10月出生,遼寧省瓦房店市人,中共黨員。先後在武警吉林省總隊、海南省總隊服役,20xx年轉業到海南省婦聯工作,現任海南省婦聯組織聯絡部副部長,保亭縣加茂鎮黨委副書記、鄉村振興工作隊隊長,加茂鎮共村黨支部第一書記。

紮根農村、甘於奉獻。他帶病主動報名下鄉扶貧,幾年來一家人聚少離多。為了安心投入扶貧工作,20xx年他動員愛人辭掉工作,舉家從省會城市海口搬到鄉下,全家人不僅“落戶”共村,成了名副其實的“編外”村民,還將家中的冰櫃、洗衣機、3部空調、2台電視等物品全部捐贈給了村裡的羊場。妻子為村羊場工人義務做飯,父親在村羊場義務幹活。

幫困解難、踏實肯乾。駐村工作5年多來,他協調省婦聯幹部與共村55戶貧困戶結親戚,實施一對一結對精準幫扶,自掏腰包帶領貧困戶多次到外地參觀學習扶貧產業發展、鄉村旅遊等經驗做法。為改善共村學校教學條件,他協調縣裡投入300萬元經費重建共村國小教學樓。他積極參與春蕾行動,聯合愛心人士捐資3.6萬元在南茂中學設立春蕾女童班,資助20名貧困家庭女孩讀完國中。他關愛弱勢群體,每年春節都帶領全家在敬老院裡過,為老人做年夜飯、買新衣服。20xx年中秋節,自費購買550盒月餅慰問鄉親。20xx年春節,聯合愛心人士、企業運送價值10萬元的物資慰問村民。他積極向派出單位爭取支持,為共村貧困戶購買新農合和大病保險,還聯合中國人壽海南分公司為所有貧困戶捐贈了扶貧健康保險。為改變共村“昔日土坯房、村道草茫茫、飲水不保障、田地少打糧”的情況,他向保亭縣相關部門申請330多萬元經費,完成了共村6條村道的互聯互通項目、4個村小組安全飲水項目、60畝水澇田的排澇整治項目。他帶領全村黨員和貧困戶成立黑山羊養殖合作社,用個人房產證作為抵押擔保,為貧困戶申請貸款37萬元。到20xx年合作社實現年產值20萬元,年終分紅6萬元。

見義勇為、正義感強。在一次交通事故中,面對起火後隨時可能發生爆炸的車輛,他不顧個人安危,第一時間衝進現場,疏散民眾、解救傷者,還開車運送傷者到醫院,並墊付醫藥費。在一次返村途中,路遇歹徒持刀搶劫,他挺身而出,勇敢地與歹徒搏鬥。在一次回家路上,碰到突發火災,他奮不顧身進入火場,搶出滾燙的煤氣罐。

榮獲全國第九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先後榮獲海南省“道德模範”“勞動模範”“見義勇為先進分子”,保亭縣“優秀第一書記”“最美脫貧攻堅帶頭人”等榮譽稱號。

李萌

李萌,女,漢族,1989年8月生,北京人,20xx年11月入黨,20xx年12月參加工作,北京市東城區環衛中心十所“三八”女子抽糞班班長。

李萌出生在北京的一個普通家庭,高中畢業之後選擇了參軍,在部隊歷練兩年後,20xx年回到北京,被民政部門分配到了環衛系統工作,成為了東城區環衛十所“三八”女子抽糞班中的一員。環衛十所正是著名全國勞動模範時傳祥生前工作的單位,是“寧願一人髒,換來萬家淨”精神的發源地,這支由13名女性成員組建起來的女子抽糞班,主要負責東城區南部的160餘座公廁以及胡同里居民廁所糞便的抽運工作,平均每個人在工作日需完成4趟清運任務。開始時,家人反對她做這份工作,但是她不但堅持了自己的選擇,而且還暗下決心,不光要乾還要乾好,靠自己的努力告訴身邊人,工作真的就只是分工不同,只要認真堅持,就可以實現價值。為了克服氣味難關,她在每天工作結束之前堅決不吃飯,來抑制心理反應,總是餓著肚子從事抽糞這項重體力勞動;為了掌握抽糞技術,她每天下班之後都會總結一天的工作經驗,然後畫圖分析技術要領,就這樣不到半年時間,她就適應了工作環境掌握了工作技能,將工作做的井井有條。

李萌和“三八”女子抽糞班的隊員們總是在完成自己本職工作之餘,主動幫助百姓做實事、做好事,有時幫助居民義務疏通下水道,有時清理無人認領的渣土;20xx年“7·21”暴雨時,她們來到大街上,幫忙排乾路面積水,還一直站在井蓋處提示行人車輛注意安全;一到下雪天,她們就衝上街頭除雪除冰。他們這么做,就是為了儘自己所能給百姓提供一點方便。李萌說:“作為新一代的環衛人,我們要牢記前輩走過的路,同時肩負著繼承勞模精神、讓更多人了解時傳祥精神的重任。”9年來,李萌在平凡崗位上,兢兢業業,堅定執著,無怨無悔地為環衛事業奉獻著青春年華。

黨的十九大代表,20xx年被評為“北京榜樣”十大人物,20xx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嫦娥四號參研參試人員群體

20xx年1月,嫦娥四號承擔我國探月工程四期的首次任務,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太空飛行器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以及月球背面同地球的中繼通信,並與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了具有重大意義的合作。嫦娥四號任務耗時近四年完成,有上萬人參與其中,團隊中無論是老科研專家,還是年輕工作人員,都在各自崗位上恪盡職守,無私奉獻,科技報國。多年來,以他們為代表的中國航天人,堅守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20xx年2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接見探月工程嫦娥四號任務參研參試人員代表。他強調,新時代是在奮鬥中成就偉業、造就人才的時代。我們要激勵更多科學大家、領軍人才、青年才俊和創新團隊勇立潮頭、銳意進取,以實幹創造新業績,在推進偉大事業中實現人生價值,不斷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為堅實的基礎、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嫦娥四號任務堅持自主創新、協同創新、開放創新,實現人類太空飛行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巡視探測,率先在月背刻上了中國足跡,是探索建立新型舉國體制的又一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