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29時代楷模發布廳“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觀後感怎么寫,先進事跡是什麼

3月29日晚21:00,我們觀看了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首播“時代楷模發布廳”節目,看完“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的故事,備受感動。接下來小編在這裡給大家帶來20xx年3.29時代楷模發布廳“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觀後感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0xx年3.29時代楷模發布廳“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觀後感怎么寫

八步沙“六老漢”三代人矢志不渝改善生態的治沙精神,已經成為當地踐行黨中央生態理念的強大推動力。甘肅省平涼市靜寧縣三合鄉張安村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王焱表示,八步沙六老漢用無法想像的艱苦付出,為子孫後代換得了綠色家園,這是一個時代的奮鬥者詮釋幸福的生動實踐。

王焱說,在隴東黃土高原上,倔強的鄉親們也在戰天鬥地,把“跑土、跑水、跑肥”的貧瘠山地,修建成層層平整的梯田,同樣傳承著艱苦奮鬥的偉大精神。“作為新時代的奮鬥者、追夢者,我們要致敬這種身邊堅韌的崇高,弘揚這種淳樸又偉大的榜樣力量。”

近年來,甘肅省深刻理解黨中央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精神,不斷加強踐行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構築起堅強的生態防護體系。

武威市委書記柳鵬說,黨的xx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了重要步伐,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要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學習三代治沙人為實現綠色夢想無私奉獻的精神,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為改善生態環境、建設生態文明努力奮鬥。

“六老漢”三代人的治沙事跡引來網友紛紛“點讚”。網民“zqz山野村夫”說:“六老漢獻了終身,獻子孫,是真正的‘無我’,為三代人點讚。”

網民“陌霜劍痕”在微博留言說,一花一草皆不易,要懂得珍惜,更要傳承六老漢的精神,帶給沙漠更多綠色希望。

就讀於蘭州大學的李鑫在微信中轉發“六老漢”三代治沙人的感人事跡時,加上了自己的感悟:我們看到了“六老漢”三代人種下的植被染綠沙海,我們更應該聽到他們心底對生態夢想的吶喊響徹天地!向中國“治沙人”致敬!

“八步沙‘六老漢’的事跡深深感動著我,他們常年紮根沙漠,與乾旱和風沙艱苦抗爭,吃炒麵、喝冷水,睡地窩鋪、住土坯房,長年累月頂風冒雪、壓沙植樹,這種黃沙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的治沙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更需要我們去傳承。作為一名中國郵政人,我要把這種精神融入到本職工作中,勇於擔當、奮發進取,為郵政事業作出自己的貢獻。”中國郵政集團武威市分公司工作人員馬永喜說。

“聆聽報告後,感覺熱血澎湃。在以後的工作中,我要認真學習治沙英雄們不怕苦、不怕累、鍥而不捨的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樂於奉獻。”中國電信武威分公司工作人員李曉琴說。

“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事跡是什麼

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時代楷模》發布會3月23號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央電視台舉行。中宣部副部長梁言順,省委副書記孫偉、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克恭,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劉東生參加發布會。發布會宣布了中宣部關於授予甘肅省古浪縣八步沙林場“六老漢”三代人治沙造林先進群體“時代楷模”稱號的決定。

決定指出:步沙林場地處河西走廊東端、騰格里沙漠南緣的甘肅省古浪縣。昔日這裡風沙肆虐,侵蝕周圍村莊和農田,嚴重影響民眾生產生活。為保護家園,上世紀80年代初,郭朝明、賀發林、石滿、羅元奎、程海、張潤元6位村民,義無反顧挺進八步沙,以聯產承包形式組建集體林場,承包治理7.5萬畝流沙。38年來,以“六老漢”為代表的八步沙林場三代職工,矢志不渝、拼搏奉獻,科學治沙、綠色發展,持之以恆推進治沙造林事業,至今完成治沙造林21.7萬畝,管護封沙育林草面積37.6萬畝。用愚公移山精神生動書寫了從“沙逼人退”到“人進沙退”的綠色篇章,為生態環境治理作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