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零後”紀錄片觀後感:拿什麼拯救你,分離焦慮的父母

1.青春期孩子的父母,為何成了焦慮的代名詞?

最近開播的一檔“零零後”節目引起了家長群里的熱議,記者耗時20xx年跟拍了5組家庭,用時間長線來呈現孩子們從童年到青春期的成長和變化。

這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兩個孩子,一個是錫坤,一個是萌萌。

錫坤的母親應該是母親中的典範,她在陪伴孩子的時候,既有耐心又有方法,而且心思敏銳,總能洞察孩子的需求,所以錫坤在成長過程中,因為有母親無微不至的照顧,是比較有安全感的孩子。

然而,正是這樣的周到和細緻,卻讓錫坤對母親過分依賴,很難獨立融入集體和社會。“媽媽在,遇到困難,媽媽會幫助我。”母親成了錫坤生命的安慰劑。

當記者問及:長大了會怎么樣啊?

錫坤回答:長大了,媽媽會離開我。

媽媽急著糾正:怎么是媽媽離開你啊?是你要離開媽媽呀。

母親這句話的背後,透露兩個信息:一是媽媽無比正確,二是渴望孩子獨立。錫坤的媽媽有知識有涵養,即使和記者也能說出很多育兒大道理來。但正因為她太正確了,所以錫坤不敢有自己的想法,只能依附媽媽的想法。

而錫坤媽媽一再透露希望孩子獨立,自己想要過得輕鬆的意願,也顯然是她意識層面的希求。

從她事無巨細為孩子打理和操心一切來看,她潛意識很可能在利用自己的全能來操控孩子對她的需要,讓孩子最終離不開自己。而假如有一天,錫坤終要離開,她的價值感和存在感被掏空,她的難過程度,應該比錫坤更加嚴重。

再說萌萌,她從小是個很乖巧的孩子,父母對她的陪伴和尊重恰到好處,看她童年的鏡頭,就是個對父母依賴和信任的小棉襖。

變化發生在她青春期,正逢妹妹出生之時。過去獨占父母之愛的她,一來比較排斥妹妹的存在,二來想要脫離父母懷抱去向外發展自己獨立的人格。

她對父母冷漠,與妹妹保護距離。即便一家人坐上郵輪,她也很不情願與父母親昵和寒暄。父母對此變化,非常難以適應。

母親經常沉浸在對過去的回憶里,那個溫存乖巧的女孩到哪裡去了?那個對母親格外依戀的女孩到哪裡去了?

如果時光能倒流該多好,她可以讓孩子一直停留在自己的懷裡。

這實際上,不止是萌萌媽媽的渴望,也是千千萬萬要面對親子分離的父母的渴望。所以有人說,青春期,是孩子的第二個斷乳期,而這次的斷乳,面臨焦慮的不再是孩子,而是父母。

那種喪失孩子依賴與親密的感覺,有如被拋棄。

2. 一個母親最大的悲哀,就是要接受孩子不再依賴自己

著名心理學家李維榕曾說過一句話:一個母親最大的悲哀,就是要接受孩子不再依賴自己。這句話聽起來有些沉重,因為能做到的父母真的很少。

九月是開學季,我一個朋友卻向單位請了一周的假,自稱要閉關在家療愈分離的創傷。

她的兒子從出生到國小畢業,從未離開過她一整天,而這次,兒子入讀的是寄宿制國中,每個月只能在家裡住兩天。

孩子離家的第一晚,她因為想念而徹夜未眠。第二晚勉強睡著,卻因夢見孩子哭著找媽媽驚醒了。

我笑她:你這像是失戀啊?她認真的說:我是擔心孩子。

九月底,我再次與她聯繫,她發來了一個出冷汗的表情。

她說猜測過孩子回來的萬般模樣,但孩子回來時的反應,仍出乎她的意料。因為孩子一進門只是說了句:媽媽,我回來了!

接下來就是分享了在學校的整體情況,除了抱怨食堂的飯菜不太可口之外,他說一切都很適應。

朋友心情複雜,驚喜於孩子的進步與獨立,但失落於他在離開自己後,居然適應的這么快。原來,不是孩子需要他,而是她更需要孩子在身邊。

我說到親子分離有如失戀,這樣的現象很多見。親子間親密無間的時間越長,分離的時候,被切割感越明顯。而且很多時候,父母的痛感和不適會比孩子更持久。那是因為孩子初入社會,有新鮮感和同伴關係可以沖淡分離焦慮。

另外,當他逐漸發展出獨立的人格,有了不亞於父母的思想和見地,他過往對父母的依賴和崇拜就會日漸減少。這也是導致父母失落的原因之一。

3. 孩子對你的依賴,都是你自己一手培養的

孩子對父母的依賴,都是父母一手培養出來的。這句話我起初也不信,因為父母的意識層面都是希望孩子能有主見,思想獨立啊,怎么可能去培養孩子的依賴心裡呢?

其實這也是父母的潛意識在作祟。

有些父母因為童年裡,自己獲得父母的關注和幫助比較少,所以內心裡住著一個未被滿足的小孩,當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她就會竭盡所能去滿足孩子的各種需要。

甚至跨越邊界,幫孩子做本該他自己做的事情,表面看來是對孩子負責,實際上是在安撫小時候缺未被關注的自己。

我其實也有這樣的問題,小時候由於姐妹很多,父母忙於生計異常忙碌,少有機會與我親昵和交流。雖然我的成長並沒有問題,姐姐們也對我進行了細緻的照顧,但是對於與父母的互動,以及渴求被父母關注的需求,一直沒能得到滿足。

於是,在孩子出生以後,我總希望寸步不離的留在他的身邊。在他滿月後,為了我能睡幾個整覺,他奶奶將孩子帶在身邊睡。但是,半夜裡我幾乎能聽到關於他的任何聲音,而且會迅速的跑過去,看他是不是需要我。

產假結束,每天下班,我是整個部門走得最快的一個,生怕耽誤了回家帶他的時間。那份緊張和在意,超過了我自己的想像。

孩子長大後,我才發現他對我的依賴超過了其他的孩子。而我學習了心理學之後,才找到了其中的答案,因此才下定決心改變自己,首先是收起一半的注意力,將更多的精力用來投資自己。

其次,如果他不需要我陪伴,我給他獨處的機會。目前,孩子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小愛好,出去能玩得很嗨,進家門也不會時刻圍著我團團轉。

這一切變化的背後初衷,與其說是在培養他的獨立,不如說是給自己提前退出他的生活做準備。

4. 不要將自己的生活和孩子完全重疊在一起

有心理學家說,現在的父母不是給孩子做的太少,而是做的太多了。更有甚者,將自己的生活完全和孩子的重疊在一起。

他們對孩子密不透風的關注,事無巨細的幫助,都是切斷孩子成長,以及剝奪父母精神生活的不利因素。

那么,如何才能讓我們對孩子的愛和關注更理性更健康呢?

我覺得是父母要至少留一半的精力,來投資自己的生活。

第一,如果在職,那么用心將自己工作做好,如果不在職,找一點固定的事情來打發時間。我從職場離開了,但是我發展了寫作的工作,在我伏案讀書和寫作的時候,我的角色是作者,就不再是24小時媽媽。

第二,保留自己愛好。我見過圍著孩子團團轉的媽媽,說得出孩子的愛好,但已經忘了自己的愛好,那個錫坤的媽媽,我就完全看不出她有自己的愛好,這叫隱藏自己的需要,是不可取的。我就有愛好,定期看電影,和先生一起看或者一個人去看。還有旅遊和讀書,無論孩子是否可以同行,我自己都一定會找時間去做。

第三,有自己的社交。我重視朋友,一個星期至少和朋友聚一次,或者電話長線交流幾次。這樣既讓自己減壓,又能通過交流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一舉兩得,非常重要。

第四,重視夫妻關係。在家庭里,夫妻關係是第一關係。如果有良好的夫妻關係,孩子的問題兩人一起面對,孩子的離開,有父母共同的祝福,那母親就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孩子的內心也會輕鬆許多。

龍應台寫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文章,叫做“目送”,得到很多父母的認同。無論有多么不捨,我們作為父母,都要面對孩子與我們漸行漸遠的距離。

換句話說,做父母要有未雨綢繆之心,提前構想和孩子分離的那一刻,並且接受孩子終將脫離我們的保護,有自己的生活。

為此,我們自己做到從容和飽滿,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當分離的那一刻來臨之際,我們傾注的就將是熱情的祝福,而不再是滿心的焦慮。

本文作者: 周周,多家媒體簽約作者,終身學習的媽媽,擅長親子教育,婚姻情感的文章。

微信公眾號: 周周的茶話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