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辛德勒名單》觀後感:人性在情感中綻放

可能有一個很多現代人不願意接受的觀點——理性不是我們認識的那么偉大,它的確可以規制人的很多行為,但是絕不是萬能的。我們應該看到,理性並不是一個永恆的概念,而是一個歷史的產物,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更多的討論就集中在真善美,直到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之後,大多數哲學家才前赴後繼的進行著高揚理性的戰鬥,而在整箇中國的古代史就沒有理性這個概念。現在我們習慣於把這個過程稱作為啟蒙,啟蒙這個詞用的很有傾向性,是完全對此之前的歷史的否定與諷刺。海德格爾有個觀點就說人啟蒙的歷史,就是通過理性確立自己主體地位,並且確保自己統治地位的過程,在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理性有為自身牟利的傾向,具有自私的本性。而康德認為,運用理性將自己的法則推廣,如果放之四海而皆準,則視為有正當性,這樣又對理性提出了一種普世性關懷的要求,那么理性就要同時擁有自私的本性和普世性關懷兩個相互矛盾的內涵,這在理性的思考領域顯然是不可思議的。在《辛德勒名單》中,辛德勒的理性就面臨著這兩個方面的考驗,一方面理性告訴他作為商人,他賺錢是天經地義的,而另一方面卻在告訴他不拯救那些猶太人是良心不安的,最終他的良心戰勝了理性,放棄了自己的財產,救助了猶太人。

到底是什麼促使辛德勒發生了轉變呢?是理性嗎?那么現在的問題就變成了,一個人的理性是一直存在的嗎?如果是一直存在的,那么在辛德勒開始不擇手段的賺錢的時候,他也是在理性的指示下選擇的行為;後來用自己的血汗錢去救助猶太人也是在理性的誘導下進行的。這樣的說法是順利成章的嗎?當然也可以說在開始的時候,他錯誤的利用了理性,但是作為商人他去賺錢又有什麼要厚非的呢?若果說理性是可能被錯誤利用的,那么它就變得更不可靠了,我們憑什麼判斷何時正確的利用,何時又錯誤的利用了呢?如果我們說理性並不是一直存在於一個人的心中的,那么我們又如何判斷它何時存在,何時不存在呢?如何判斷一個人的行為何時是出於理性,什麼時候是出於非理性呢?很明顯,這樣的辯解給理性造成了更大的威脅。

很明顯,堅持一個人始終有理性的潛質,是一個比較明智的說法。這也就是說,理性是一個潛在的存在,只有當一個人認真的思考的時候,才會被喚醒。這樣的論斷在辛德勒和那個納粹軍官討論權力和正義的時候可以看出,辛德勒不是一個普通的商人,而是一個會思考的商人,所以他喚醒了理性,得出了自己選擇正義的結論。但是,僅僅憑藉著思考,似乎也不足以說明辛德勒前後天翻地覆的變化——須知在他不擇手段賺錢的時候,他並不是沒有思考,他四處和納粹軍官打交道,難道不是思考的結果嗎?他選擇猶太人幫他開公司難道不是思考後的結果嗎?而作為理性,如果被正確的激活,得出的結論無論何時何地都應該指向一個共同的目的,那么他前後的變化,也就意味著他最多只有一個正確的理性抉擇。到此,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辛德勒從一個冷酷無情的商人,變成一個面對自己救贖的猶太人泣不成聲的人,並不是理性的結果,至少不完全是理性的力量。

那么究竟是什麼使得他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呢?可能我們在上面沒有結果的討論中忽略了某個至關重要的東西——情感。我們說理性是一個歷史的產物,也就意味著他有個開始,也會有個結束,但是人的情感卻可以說是一個永恆的存在。如果說人是可以沒有情感的,那么與草木又有何異呢?雖然有許多人說要摒棄七情六慾,要“存天理,滅人慾”,但是有真正成功抹殺情感了嗎?當辛德勒面對著手無寸鐵的猶太人被士兵無辜屠殺的時候,他震驚了;當納粹軍官面對海倫的美貌的時候,不由的對自己篤信的納粹信條產生了懷疑;當辛德勒面對為自己送行的猶太人時,情不自禁地泣不成聲了……這其中就是他們的情感支配著他們的思考和行為。

如此一來,很多疑問都迎刃而解了。首先,理性作為一種自足的存在,也就意味著它是不需要和人進行交流的,也沒有溝通的渠道;而感情是人與人交流的重要渠道,當一個人處在一個特定環境中的時候,就會對別人的遭遇真正“感同身受”,這種感受是由感情誘發的,卻最終內化為人內心的感觸,這樣的感觸的疊加就為感情的爆發積蓄了能量,最終會集體迸發,而這種迸發就是展現人最真實的時候,也是最本真面目——辛德勒在最後,泣不成聲恰恰是這種情感的迸發,卻以最脆弱的形式展現在眾人面前,而也正是因此他完成了與辛德勒猶太人的最重要的情感交流。其次,理性的普世指向性,使得其目的指向很單一,也就意味著其應該具有穩固性,是不會輕易發生變化的;而情感則不一樣,情感是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的,當外界的環境發生變化,極少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面對外界環境的變化,人的情感又經常以情緒的面目釋放,在辛德勒的生日宴會上,他情不自禁的親吻了那個猶太女孩,在那個納粹軍官在海倫面前是語無倫次,都是瞬間的情緒迸發,當然這種情緒最終也會內化到自己的內心經驗,對自己的思維和行為產生影響,在辛德勒告別猶太人時候一直自責,也正是他的這種情緒的爆發。最後,理性的自私的本性與傾向,意味著理性要以自己的生存為最低的限度;而情感是沒有這樣的限度的,也就是說在情感的支配下也許會做出一些讓人難以置信的舉動,在最後辛德勒的猶太助手顫抖著說他們破產的時候,辛德勒卻顯得很從容,正是因為他把全部的感情傾注到了救助猶太人這一事業中,並不在乎自己的財產了。他此舉的確不是一個會擁有理性的人可以理解的,卻是一個擁有情感的人的不悔選擇,他真正的人性也就在此時綻放了。

在電影的最後,每個人都容易被辛德勒的舉動感動,覺得他是一個很偉大的人,也可以說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而我卻覺得他是個人性很美的人。對於說他偉大,是因為他以一己之力,救了很多人的性命;至於說他道德高尚,是因為他最終放棄了自己的血汗錢,做了自己開始不可能做的事情。這兩點都在某種程度上說他是為了自己不願為之事,如果這樣的行為是出於理性的選擇,在康德看來是真正的德行,那么也就可以說他是個有德性的人,而德性被認為是既不出於自然,也不反乎自然的,是自足的,也就是說辛德勒的這一切選擇都應該是順理成章的——這樣的論斷不能說有多大的錯誤,但是總讓人覺得中間有一些大的跳躍難以銜接。因為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在他的這一系列的選擇中,理性並不是決定的因素,而是受到情感的影響更大一些,更直接一些。

當然,我們也可以忽略在電影當中很多讓辛德勒感到糾結的細節,把他從始至終的選擇都看成是理性思考後的選擇。那么他就是一個可以預見未來的人了,那是一個神人,他的理性同樣會告訴他,納粹最終會失敗,他只有解救猶太人才能在納粹失敗後生存下來,他的一切活動只為獲得最後的生存……這樣的分析,顯然是很煞風景的,如此一來辛德勒也毫無德性可言,在觀眾心中的形象也會轟然倒地,是一種十足的失敗的分析。

當然也有人會反駁說,既然感情是一種易變的東西,那么是什麼力量一直支撐著辛德勒走下去呢?這個問題問得很好,情感並不是一個孤立的概念,它與情緒、情懷等都經常構成一系列的概念叢,其中最易變化的是情緒,最不易改變的是情懷,當一種情感上升為一種情懷,則會對之後的行為產生持續的影響。而這種情懷又往往促使人形成某種行為習慣,人對這樣的習慣具有依賴性,一旦形成就不願意輕易做出改變。我們可以看到,辛德勒與他的猶太人助手感情非同一般,是因為在他賺錢的時候他的助手幫他賺了不少錢,他已經養成了一種依賴助手的習慣,一直不能改變;後來在他決定解救猶太人的情感成為一種情懷的時候,他就義無反顧的去執行,最後救助猶太人就成了他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習慣,無法改變,直到最後反思到自己沒能多救幾個人的而痛哭。

到此我們可以說,辛德勒面臨的更多的不是道德的拷問,而是人性的考驗,他的人性在他的情感中綻放出了美麗的花。

簫爻

風雨書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