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與道德作文素材

南京“彭宇撞人案”事件 XX-9-14

去年11月份,南京的一位老太太趕乘公車時摔倒在地,一位叫彭宇的小伙子將其攙起並送往醫院。後來,老太太說是彭宇撞著了她,而彭宇認為自己做好事反遭誣陷。真相撲朔迷離。

○“攙扶跌倒老太”演變成全國轟動事件

今年3月底,27歲的江蘇某通信公司職工彭宇突然收到南京市鼓樓區人民法院的傳票。

原來,去年11月20日上午,65歲的徐壽蘭老太太趕乘公車時,突然跌倒在地。彭宇將老太太從地上扶起又送往醫院。後經鑑定,徐老太太傷勢嚴重,構成八級傷殘,僅醫藥費就花去了4萬餘元。

徐老太太以彭宇將其撞倒致傷為由,訴至法院,要求彭宇賠償醫藥費、護理費、傷殘賠償金等總計13.6萬餘元。

在庭審中,爭執的焦點是原告是否被彭宇撞倒在地,雙方各執一詞。

徐老太太稱:“我當時親眼看到他撞到我的!我們老兩口都有退休金和醫保,兒子在公安局工作,不是說承擔不起醫藥費,只是要討回一個公道。”

而彭宇卻滿腹委屈,說自己是在助人為樂,好心幫助那位老太太,將她扶起送往醫院,反被誣陷。

鼓樓區人民法院經過4次開庭審理,於9月5日作出了一審判決,判決書稱“彭宇自認其是第一個下車的人,從常理分析,他與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

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醫院”,判決彭宇補償原告40%的損失,即45876元。

判決書中還稱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醫院,而可以“自行離去”,“但彭宇未作此等選擇,他的行為顯然與情理相悖”。

兩個月前庭審期間堅持“以後碰到這種事還會出手相助”的彭宇,在昨天走出法院大門時也沒有了當時的堅決,“再不會這么衝動了,”他說。

此案唯一目擊證人陳先生高呼:“朋友們,以後還有誰敢做好事?”

早在7月初,在媒體的介入下,此案就已演變成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討論。法院按“推理分析”和“公平責任原則”作出判決後,更是引發網友的激烈討論。

9月6日,一些情緒激憤的網民甚至在網上針對徐老太太和其兒子以及相關人員發布“第一號網路通緝令”。當天,徐老太太、其兒子、審判長的住址和電話號碼等私人信息被公布在天涯論壇上。

此後,這一事件成為各媒體評論焦點,至今仍被廣泛關注。

【相關連線】

彭宇已因此失業

開庭前彭宇見到記者,他說自己為了這個案子已經丟了工作:“從7月6日最後一次開庭以來,我還一直沒有去上班。這個事情沒有了結之前,我沒有心思工作。一個星期之前,我正式辭去了工作。”

彭宇和律師高式東對判決結果的預計都比較樂觀,“這個案子我覺得勝訴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僅從證據角度出發,老太太並沒有充分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觀點―――是彭宇撞倒了她。”高式東說,“因為民事訴訟的原則就是這樣:誰主張、誰舉證。老太太說是彭宇撞倒了她,那她就得拿出充分的證據來證明,而不用彭宇找出證據證明自己沒有撞。”

但他們沒有想到的是,法院用邏輯推理和分析的方法做出了認定和判決。

判決書:從常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