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我有影響的一個人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不錯,能被詩聖杜甫如此高度評價的,古往今來,僅李白一人可矣。眾所周知,李白與杜甫乃是唐代詩壇上的雙子星座,而李白則更是被稱作“謫仙人”、“大詩仙”。他的詩,將莊子傲遊於天地間的疏狂與屈原的瑰麗神奇融為一體,而儒家入世治國的抱負、道家退隱山林的理想,縱橫家的雄辯和氣魄,也盡融化在其中。但即便如此,李白作為對我影響最大的一個人,影響不在其詩,而在其人。

“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他在幼時即博覽群書,聰慧過人,對於正處青少年時期的我來說,他無疑是一個無比偉大的榜樣,時刻勉勵我,“莫向光陰惰寸功”。

“奮其智慧型,願為輔弼,使寰區大定,海縣清一”。年少的李白早已胸懷大志。二十六歲時,他“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他的足跡踏遍大半箇中國,如此的精神與毅力,怎能不給我以力量。常在忙忙碌碌平平淡淡中迷失自我,忘記了從從容容坦坦蕩蕩才是真,在繁務瑣事中忘卻了夢想,在憂鬱彷徨中丟掉了信仰。不經意間,猛然看見大詩仙“仰天大笑出門去”,高唱著“我輩豈是蓬蒿人”,似一清醒劑,讓我頓時明白:我還有夢想,我還有追求,我還要奮鬥!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李白是一個凡間的精靈,在專制的統治背後,他實現不了他的政治抱負,但在失意落魄之時,他卻沒有失去那顆自信、豁達的心。

長路漫漫,我任重而道遠,常在希望的田野上奔跑,卻又常常被種種挫折所絆倒,但有了一顆李白一樣的心,讓我不再害怕,讓我明白何為灑脫、何為飄逸,何為敗而不倒。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李白在黑暗的官場之中,不為名利所動,仍保其傲骨,這更是其“仙”的風範。也無時無刻不教育著我,“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平生不下淚,於此淚無窮”。不管他是“謫仙”、“詩仙”還是“酒仙”,他歸根結底終究是一個人,他有開心之時,亦有悲傷之刻,他有飄逸之時,亦有抑鬱之時。曾經嚮往金屋銀瓦的生活,曾經嚮往漫遊天下的生活,而走遍大半箇中國的浪漫詩仙,卻又告訴了我亦要關注現實,傾聽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

李白,一個集詩人、酒仙、道士、遊俠、驢友於一身的曠世奇才,以他獨特的方式,影響著我的思想、品質,甚至行為方式、文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他,竟成為了對我這個後生影響最大的人。不得不說,李白,這個“謫仙人”,這個精靈,他“志在青山”,也與青山一同不朽。

不知從何時起,我就一直很排斥母親的管教,討厭她不理解我。相反,我愛我的父親,父親總能讓我感覺到理解的溫暖。而母親,總是用她獨特的方式來限制我的行動,以她的一廂情願策劃我的生活。生性不羈的我厭惡被人操縱著。於是矛盾在日益碰撞中愈發激烈。發狂的時候,我有時甚至忘記對母親所應持有的“尊重”。

矛盾歸矛盾,生活還是在一如既往地繼續著。

因為自己的英語成績不甚理想,母親幫我找了一個家教,課外輔導我。雖然自己很不情願,為了成績能有所提升,我還是勉強地接受了。

那天晚上,我去英語老師家補習,直到9點多才離開。

下樓時,寒風透過樓道的護欄猛烈地刮著,我不由得緊縮脖子,頂著凜冽的寒風“噔噔噔”地下樓。剛出防盜門,猛地一抬頭,一個背影闖進眼帘,是母親!借著昏暗的路燈,我分明認得出那是我母親,她靠在車旁,弓著身,背對著我,雙手放在嘴邊直呵氣,或許是想獲得更多的暖和,她還不時地抬頭看看燈光,可寒風毫無人性,依然有恃無恐。那時,我忘記了身上的寒冷,忘記了夜的黑暗,忘記了一切的一切,我的大腦儲藏空間,只有母親!只有在寒風中顫抖等待的母親!

突然,母親轉過身,看到了站在原地發愣的我,推著車走過來。她的身影越來越近,最後她的影子籠罩在我的身上。我不知所措,言不由衷地問:“你來乾什麼?”母親從車籃里拿出一件風衣,笑道:“我怕你冷,拿了件衣服過來。接你回家。”接過衣服,觸到她冰冷僵硬的手指,問:“為什麼不到老師家裡去找我?”“因為我怕影響你學習啊!”她說得那么自然,讓我頓時啞然。

只是因為怕影響我,母親在凜冽的寒風中苦等大半天!

長期和母親冷戰,已不懂得如何和母親溝通交流的我,一時間不知該如何表達心裡突然湧起的各種滋味,只是木然地披上衣服,和她一起慢慢往家的方向走。橘黃色的路燈投射光芒,竟是如此溫馨。想起一次次的爭吵,她那受傷的眼神,我深感愧疚,她是我的母親!忙著“捍衛”自己“自主權利”的我,以前竟忽略了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是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的人!

風依舊在身邊呼嘯著,但我的已經感覺不到絲毫寒意。是母親的愛,為我驅散夜的黑暗,風的寒冷。我知道,無論在什麼時候,她都會在我身邊!就像那件風衣,帶給我溫暖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