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自然的關係作文

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口的急劇增加,人類經驗和知識的積累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工業革命以後,人類改造自然、影響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強,“人定勝天”“人是自然界的主宰”的思想日益增強,把自然界逐步看作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肆無忌憚地掠奪式開發利用,同時把自然界看成是一個無底的垃圾箱,毫無顧忌地向其中排放廢水、廢渣、廢氣。近幾十年來,我國“改天換地”行動空前,為了負載過多的人口,爭取更多的空間,生產足夠的糧食,人們侵占河灘,圍湖造田,毀林(草)開荒;為了滿足快速增長的用水需求,人們建起一個又—個蓄引提工程,可以讓黃河斷流,讓海河乾涸,把地下含水層疏乾,利用每一滴水;為了降低生產成本,污水、廢水不經處理,隨意排人江河湖泊。

一百多年前,恩格斯指出,人類可以通過改變自然來使自然界為自己的目的服務,來支配自然界,但我們每走一步都要記住,人類統治自然界決不是站在自然界之外的。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日益深人人心的今天,面對我國水資源領域存在的種種問題,由“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轉變為“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成為治水實踐的必然選擇。當然,這種選擇不是遙遠過去的簡單重複和回歸,而是全面的發展和升華,是基於對治水規律更深的理解和把握,是基於對可持續發展的追求和渴望。

三、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必須在治水中把堅持尊重自然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緊密結合起來,走可持續發展水利的路子

日月運轉不止,江河奔流不息,大自然有其自身運行的規律;人類取水、用水、排水,水進入了人類社會,治水活動又需要遵循社會規律。只有在治水實踐中不斷發現規律、認識規律,並遵循規律、利用規律,才能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1.在整個流域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的框架下,統籌考慮解決我國水資源問題的對策

流域是水資源的載體,任何河流、湖泊等水體都與其所在的流域休戚相關。健康的河流、湖泊必須有健康的流域生態系統作為基礎和支撐。治水實踐不能就水論水,要從整個流域生態系統保護和恢復的框架下,考慮水資源問題的解決。

流域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既包括湖泊、河流、濕地等水生態系統,也包括森林、草地、農田等陸地生態系統的保護和恢復。主要是指對流域內的水、土地、濕地、植被等自然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利用,限制或消除引起生態系統退化的各種干擾,實現水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系統的良性循環。

流域內植被、濕地等保護和修復,對於緩解洪澇、乾旱災害,減輕土壤流失和水污染問題將發揮一定作用。從水文學的角度看,森林植被及其下面的土壤,就像海綿一樣,當降雨發生時,可以吸納一定數量的雨水(洪水),然後逐漸釋放出來,流人河流或滲入地下含水層。如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壞,土壤涵養水源的能力減弱,雨水匯人河流的速度加快,對於我國降雨在時間上分布極不均勻的現實而言,這無疑加重了汛期洪水和非汛期乾旱缺水的程度。另外,植被的退化,也將使土壤受到雨水侵蝕的程度加重,增加了江河湖庫的淤積,加重了洪災,也對水資源開發利用造成不利影響。濕地具有類似的作用,在雨季涵養洪水,在旱季可以逐步利用。有研究表明,流域每增加1%的濕地面積,河流的洪峰就會減少近4%。同時,植被、沼澤和其他形式的濕地,可以自然地過濾水流中的污染物和過量養料,阻滯沉澱物,提高水體的抗污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