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記敘文作文

一、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是創作的源泉。中學生寫作文,也不能脫離生活。中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可是有相當一部分學生,一提起寫作文就有畏懼心理,總覺得無話可說。這是為什麼呢?歸根結底是平時不留心觀察。寫作時冥思苦想,也寫不出好文章來,只有去胡編亂造了。而虛構的作文是不真實的,自然沒有感人的力量。可見,觀察生活是寫作的前提。只有全面、細緻、認真地觀察生活,才能直接從生活中獲取鮮活的寫作素材,為寫作提供豐富的營養。指導學生學會觀察生活,不僅能培養學生的生活熱情,寫好作文,而且對學生將來從事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以及從事其他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怎樣觀察生活,對初一學生來講,是個難題。作家艾蕪在指導初學寫作的同志時說:“要練習我們的眼睛 ,善於觀察人的動作、態度和表情。練習我們的耳朵,善於聽取別人講話的語句、聲調和他的特殊用語。”這 就是說,觀察生活,一是要看,二是要聽。

初一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富於激情,樂於參加活動。尤其是他們剛進入中學的時候,想了解中學的校史、設施,特別是很想了解老師和同學。抓住他們這一心理特點,開學不久,我就讓他們自選一位任課教師作為觀察對象。觀察的內容是:年齡、性別、身高、體型、臉型、膚色、髮型、衣著打扮(顏色、款式、質地)、表情,特別是眼神,以及老師上課的語言和動作等。觀察的時間是四個星期。對觀察的要求是:第一,要抓住人物的特徵。人物的外貌、性格、感情各不相同。只有抓住觀察對象的與眾不同之處,才能 寫出人物的個性,才能避免“千人一面”的弊端。

第二,觀察要細緻。所謂細緻,不是說在觀察人物時不分主次,而是要發現觀察對象與別人不同的細微之處。不同性格的人,說話、做事時的表現是不同的。人物的一個動作,一絲微笑,往往帶有性格化的特徵。所以,觀察必須細緻入微。觀察得越細緻、越深入,印象就越清晰,理解就更深刻,描述就更具體、更生動形象 .第三,比較觀察。有比較才有鑑別。比較的目的是求異。在觀察時,要抓住老師在各種情形下所表現出來 的不同特徵,即生氣時、高興時、嚴肅時……言談舉止和精神狀態的不同點。這樣,才能使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四個星期後,每個學生都按要求寫了觀察筆記。寫作之前,我再次強調,描寫必須突出人物特徵,不要求 面面俱到。在我的指導下,大多數學生的作文,對老師的描寫頗為生動逼真。

為了進一步調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鞏固在觀察中的收穫,我要求學生認真總結觀察的過程和體會。王瑞琦同學總結道:“我是數學課代表,與郭老師接觸得多,我不放過每一次見面的機會,認真觀察他的外貌,我發現他的眉毛很有特色。他給我的主要感受就是提問時很有趣。所以上課時,我就仔細觀察他提問時的神態、說話的語氣、語調以及動作上的一些特點。如果我不用心觀察,就無法獲得具體的感受與認識,也就不能把人物的外貌及性格特徵真切地表現出來。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通過這次作文,同學們都嘗到了觀察的甜頭,作文時再不愁沒有可寫 的了。

二、寫熟悉的人和事指導學生寫作,我還要求學生寫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因為熟悉的人和事,都是自己了解透徹、認識深刻、 感受深切的,寫作時就能準確地把握住寫作對象的個性特徵,就能寫得真實自然,生動形象,具有感人的力量 .日常生活中,學生接觸最多的是父母、老師和同學。因此,學生對他們的外貌、性格、愛好、思想品質等 了如指掌,描寫時自然容易抓住人物的特點。但是要想讓學生把人物寫得有血有肉,還必須在寫法上給他們以 具體的指導。我的具體做法是:第一,寫人物說了什麼,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