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學生作文帶評語

作文是作者內心積澱的自然凸現,是現實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種交流感情的方式。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五年級學生作文帶評語的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五年級學生作文帶評語一

我讀過歐陽修的秋色賦和峻青寫的秋色賦,歐陽修的秋色賦顯得有些許悲哀,感慨秋天雖美,卻不長久,秋風瑟瑟,冬天就要來到了,雖然淒涼,但是,卻借冬天和其它季節反襯了秋天的美,作者悲哀秋天很短……峻青的卻了有一番風趣。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作者眼中的秋色是多么的美麗,秋天初來咋到,讓農民伯伯措手不及,一切洋溢著喜慶。金秋,陽光普照大地,蔚藍的天空、散落的白雲,有時幾隻鳥兒經過、發出清脆的叫聲,似乎在讚嘆這個金色的深秋,是多么的美好,同時又增添了一份淒涼。但是,那些樹,卻筆直的站在哪兒里,像一個個戰士保衛祖國。路邊的花兒個個精神抖擻好不熱鬧,水面經陽光照耀,波光粼粼,遊人在湖邊看景色、划船,水花四濺,水珠好似一顆顆金色的珠子,可愛至極。那青山依舊那么綠,沒有一絲瑕疵,一切都那么美好,秋天的色彩,五彩斑斕。

秋天理智,她不像春天那樣驕,夏天那樣狂,秋、收穫的季節,同春一樣可愛,夏一樣熱情,冬一樣迷人。我愛大自然,是她創造了美好,正因為短暫,就更要珍惜,我愛秋天的景色,是那樣的美好、寧靜、樸素、高潔!!!

批改評語:本文擅用修辭,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了金秋的優美景色。但除此之外我認為本文的另一亮點是作者運用將秋天與其他三個季節進行對比,既找出了相同點,又強調了秋的理智,這種手法值得其他同學學習。

五年級學生作文帶評語二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夢,這個夢可能像彩虹那般絢爛,也可能像雪花那樣純潔。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中國,它也有美麗的五彩夢。

中國夢——夢之藍。它的夢想就是真正實現藍天白雲?,綠樹紅花。沒有污染,沒有傷害。每個人都用心愛護我們的環境、我們的家園。

中國夢——夢之橙。它的夢想就是每個人都懂得節約。陽光灑在橙色的秋天裡,累累碩果時刻提醒著大家,我們吃的每一碗飯、每一粒糧,都包含著農民的汗水、土地的奉獻,不容糟蹋。

中國夢——夢之紫。它的夢想是讓和諧之花遍地開放,如同紫色的晚霞一樣優雅而純真。人與人之間都是朋友,朋友之間應該彼此包容,彼此理解。每一個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善良與寬容一定會讓它實現和諧的中國夢。

中國夢——夢之綠。它的夢想是讓和平鴿自由飛翔。沒有硝煙,沒有戰爭,和平之樹在中國的大地上生根發芽,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得自由自在,幸福安康。

中國夢——夢之紅。它還有一個更加甜美的夢,是希望自己變得更加富強。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遠離貧窮,遠離悲哀,獨立自主的中國昂首闊步走向富強,就像紅色的火焰那般熾熱、燦爛,讓溫暖的光芒照亮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中國的夢想猶如大海那般遼闊、深遠,像天空那樣無邊無際。讓我們行動起來,為夢想插上翅膀,為早日實現中國的五彩夢添上自己最絢爛的一筆。

批改評語:本文構思巧妙,內涵深刻。通篇都表達了小作者對祖國發展遠景的企盼,主題積極向上,語言準確、鮮明、生動,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豐富的人生體驗和細膩的思想感情。真棒!

五年級學生作文帶評語三

秋天多被人們認為是衰敗的季節,因此秋瑾吟出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詩句。是啊,秋天的確是凋零的季節,葉黃了花敗了,遷客騷人們的心中湧起了淡淡的哀愁。

一葉知秋,也許葉子是秋天的象徵,告訴人們一年中無法逃避的衰敗已隨風而來了,但我認為葉子自有凋零的美麗。也許是秋風的呼喚使它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家,也許是大地的邀請使它風塵僕僕墜落人間,也許是它想乘著秋風去探究世間的美麗,但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用生命中微存的一點力量成就了一段新的成長。

葉子將原來本屬於它的位置留給了下一代。葉子的離去保存了整棵樹的能量,使它在來年更有力的生長,這就是凋零的美麗。殘酷,無可奈何。

我們現在所處的社會是一個永不停歇的世界,誰也無法停留在一個層次上不前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棵大樹上的葉子。我們必須不斷吸取養料以做到生命的延續。就象葉子那樣吸收陽光、雨露來充實隨時可能枯萎的自己。葉子離開樹無法生存,人離開社會無法發展,我們都不得依存著一棵大樹。

就像葉子總有離開樹的一天,人總有一天會離開社會,不是社會遺棄我們,而是我們跟不上社會的速度了。於是我們無可奈何地退出,無可奈何地凋零——我們老了。

我們應該試著去尋找美麗。離開並不代表什麼都不留下,我們辛勤勞作的身影還在人群中晃動,激勵人們永不言棄,我們明媚的笑顏還時隱時現,在曾經走過的地方種下歡樂。人雖然走了,但鮮活地存在於社會的印記卻烙在了歷史中。

我們的離開也提供了更多的位置給蓄勢待發的人,同樣的工作平台會是他們絢爛的舞台。

凋零是無可替代的必然,樹葉離開樹的悲哀,在巨大的失落中上演著美麗的情節。

批改評語:文章很有說服力,也發人深思。從寫作上來說,文章融情於景,邊繪景邊抒情,主題凝鍊、集中,議論深刻、有力,讀起來深受教益。 全文語言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語言華麗而不失韻味,行文流暢,將秋葉與黃昏人生巧妙的結合起來,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詠志,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