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素材專輯(264)

1、豬婦入宮

明太祖私訪民間,看見一民婦在餵豬,不自覺點頭微笑。隨從吃準皇上看中此婦,入宮向皇后作了稟報。皇后也不吃醋,馬上賜金帛找這戶人家的丈夫,當即接該餵豬婦入宮,明太祖發覺此婦似曾相識,問皇后是怎么一回事?皇后說:“某街餵豬的婦人,你不是表示很喜歡她嗎?故令入宮伺候。”

皇上大笑:“誤矣!我見此婦飼豬,悟古人造‘家’字之妙,從‘宀’從‘豕’無‘豕’不成‘家’也,故會心作笑。非愛此婦哉。”乃厚賜遣婦歸家。拍馬者顏紅。

2、散步的心靈

一天,哲學家率領諸弟子走到街市上,整個街市車水馬龍,叫賣聲不絕於耳,一派繁榮興隆的景象。

走出一程後,哲學家問弟子:“剛才所看到的商販當中,哪個面帶喜悅之色呢?”一個弟子回答說:“我經過的那個魚肆,買魚的人很多,主人應接不暇,臉上一直漾著笑容。”弟子的話還沒說完,哲學家便搖搖頭,說:“為利慾的心雖喜卻不能持久。”

哲學家率眾弟子繼續往前走,前面是一大片農舍,雞鳴桑樹,犬吠深巷,三三兩兩的農來回穿梭忙碌著。哲學家打發眾弟子四散了去,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哲學家又問弟子:“剛才所見到的農人中,哪個看起來更充實呢?”

一個弟子上前一步。答道:村東頭有一個黑臉的農民,家裡養著雞鴨牛馬,坡上有幾十畝的地,他忙完家裡的事情,又到坡上侍弄田地,一刻也不閒著,始終汗流浹背,這個農民應該是最充實的。哲學家略微思考了一陣子,說:“來源於瑣碎的充實,最後終歸要迷失在瑣碎當中,也不是最充實的。”

一行人繼續往前走,前面是一面山坡,坡上是雲彩般的羊群。一塊巨石上,坐著一位形容枯槁的老者,懷裡抱著一桿鞭子,正在向遠方眺望。哲學家隨即止住了眾弟子的腳步,說:“這位老者遊目騁懷,是生活的主人。”眾弟子面面相覷,心想,一個放羊的老頭,可能孤苦無依,衣食無著,怎么能是生活的主人呢?哲學家看了看迷惑不解的眾弟子,朗聲說:“難道你們看不到他的心靈在快樂地散步嗎?”

3、國小二年級語文難倒高級編輯

據新華社濟南4月8日電(記者董振國)在山東省直機關工作的王汝柏近日向記者講述了一件怪事:他上國小二年級的孫子在做語文作業時遇到一個難題,向他這位高級編輯請教,結果他愣是幾天沒做出來。

王汝柏是一位資深文字工作者,獲得高級編輯職稱。他告訴記者,自己多年搞文字,怎么也想不到會被國小生的語文考題難倒。前不久,自己的孫子拿著國小二年級上冊語文課外作業向他請教,其中有這么一道題,有四個選項:1、一;2、2.5;3、泵;4、愚公的家,請答出這四個謎語的四個成語謎底。王汝柏說:“我孫子8歲不到,這樣的題,他是無論如何也答不出來的。我也給嚇住了。”他琢磨了一中午,總算把第三個選項“泵”的成語謎底找出來了,可能是水落石出,其他3個想了一兩個星期也沒找到答案。

他把這個題出給周圍一些頗有文字功底的同事,他們也被難住了。後來,有的家長告訴他,作業本後面有答案,王汝柏一看才算解了圍。原來,“一”的謎底是接二連三,“2.5”的謎底是低三下四,“愚公的家”謎底是開門見山。

王汝柏告訴記者,題目裡面有的字國小二年級學生根本就不認識,如“泵”根本就沒學過。成語有些也不知道,像“愚公移山”是國中語文才學的。

王汝柏說,學校進行啟發式和素質教育是很有必要的,但不能過分,更不能讓人費解,特別是在國小一二年級,把題出的奇而又奇,玄而又玄,連家長都做不出來,對孩子豈不等於拔苗助長?希望教育部門在出題時多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知識範圍,多出一些能讓孩子自己動腦子解決的題目,這樣才對孩子的成長有利。

4、奉獻

世上蹊蹺之事千千萬。

有種叫薜荔榕的小蜂,其蹊蹺的“奉獻”舉動,著實令見多識廣的探幽科學家大吃一驚。

每到春暖花開的季節,這些小生靈中的孕蜂群隊,就會前赴後繼地往薜荔枝樹雌株的雌花花柱里拚命鑽,爭先恐後,一發而不可收……

可偏偏碰上此季節這種花開得很少很少!

這樣一來,就慘相橫生了:成千上萬嚶嚶嗡嗡前來爭奪花位的孕蜂,注定了十之八九不能如願以償,其結果,真的就恰似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一樣,成功者寥寥可數,而翻身落馬一命嗚呼者卻比比皆是。屍橫遍野,慘象驚人啊……

可這些挺著豐滿孕腹的孕蜂,卻依然年復一年樂此不疲,死而不改初衷,照會不誤。

觀者無不扼腕驚呼:這究竟為什麼?

後來,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科學家們終於弄清了其中的奧秘。原來,蜂們是在“知恩圖報”呵!

薜荔榕樹有雄株和雌株之分,雄株上的雌花不能結果生籽,而雌株上的雌花則具有繁衍後代的能力。為了能讓蜂類給雌株上的雌花帶來花粉,以利這些雌花受精繁衍後代,薜荔榕樹的雄株竟進化成了一種培育蜂蟲後代的特殊機制,即雄株上開放的雌花的子房,任由孕蜂產卵於其中,並以豐盈的花汁養分哺育蜂蟲胚胎茁壯成長……而蜂類為“知恩圖報”,也會以百分之八十的孕蜂陣容去為薜荔雌株的雌花“獻身”——爭先恐後、前赴後繼雌株雌花簇,為它們帶去繁衍後代所必需的花粉。為此,蜂們帶著滿腹的孕卵拼搏勇往,擠死累斃無悔無怨。

5、誰是最忠誠的人

1942年3月,希特勒下令搜捕所有的猶太人,68歲的猶太木材商賈迪·波德默召集全家商討對策,最後決定向德國的非猶太人求助。

兩個兒子認為,應向銀行家金·奧尼爾求助。金·奧尼爾是一家銀行的小股東,他是在波德默家族的資助下發家的。40年來,為了支持他打敗競爭對手,波德默家族的錢從來都沒有存入過其他銀行。現在波德默家族向他求助,他怎會袖手旁觀?波德默老人卻認為,應向木材商拉爾夫·本內特求助。波德默家族的人是跟他打工起家的,後來在他的資助下,才有了今天的家業。現在雖然很少往來,但心理上從沒斷絕過感激和思念。最後,二兒子去了銀行家那兒,大兒子去了木材商的家。

1948年7月,一個叫艾森·波德默的人,從日本輾轉回到德國尋找家人。他從納粹檔案中查到一項記錄:銀行家金·奧尼爾來電,家中闖入一年輕男子,疑是猶太人。一年後,他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死亡檔案中查到他父親、母親、妻子、弟弟、弟媳及六個孩子的名字,他們是在他和弟弟分手後第四天被捕的。

1950年1月,艾森·波德默在一本回憶錄中講述了他如何在木材商本內特的幫助下,偷渡日本,保全性命的。該書的封面上寫著:獻給父親賈迪·波德默先生!封底寫著:許多人認為,要贏得他人的忠誠,最好的辦法是給其恩惠。其實,這是對人性的誤讀,在現實中真正對你忠誠的,都是曾經給過你恩惠的人。

6、都是斜的

去義大利比薩斜塔旅遊的人很多,聰明的商人抓住商機,在這裡建了一個斜的世界。一進入比薩斜塔所在的奇蹟廣場,就是一個一字排開的紀念品市場。五顏六色的紀念品都中了“斜”。那些由大理石、石膏、陶瓷和玻璃等不同材質製作的斜塔,都是以比薩斜塔為原型而仿造的。與它們擺在一起的酒瓶子、玻璃杯、花瓶、筆筒等居然也都中了“斜”。特別有意思的是,那些膚色各異的遊人在觀看和挑選這些旅遊紀念品時,為了能更好地欣賞其中的圖案,都歪著脖子看,有的人連身子也跟著傾斜起來。

在奇蹟廣場上,以斜塔為背景攝影留念的遊人,更是各有各的“斜招”。凡是到這裡來的人好像都受斜塔的感染,如果站直了在斜塔前留影似乎有點不般配。因此,雲集於此的遊人各顯身手。有的人歪著身子照,使身體與斜塔保持平行。有的人站在遠處,將雙手推到與頭齊平的位置,對準斜塔傾斜的腰部。現場看,好像人與物相隔上百米,有點互不相干,但是,通過照相機鏡頭的變化,可以拼合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拿照片一看,似乎整個斜塔完全是靠此人的兩隻手臂支撐著似的。

7、名人的奇怪筆名

1919年,茅盾用“馮虛女士”的筆名,為《婦女雜誌》撰寫了很多文章。友人問他為什麼要用女性的筆名,他回答: “‘馮’者,憑也;虛,子虛烏有;‘馮虛’乃憑空捏造是也。”

白話文倡導者劉半農善寫打油詩,曾署名“桐花芝豆館主”。 有人問他,這個筆名怎么這么怪? 劉半農笑答:“桐子、花生、芝麻、大豆,皆打油原料也。”

趙樹理主編小報《中國人》副刊《大家看》,每期各種形式文藝作品的編輯以及版樣、校對、美工全是他一人包辦。他經常從排字架上取下三個鉛字,拼成一個筆名,因為筆名太多,他只記住一個:胡啟明(胡起名)。

魯迅曾用過“宴之敖者”這個奇怪的筆名,它源於:1919年底,魯迅全家搬進了北京的一個大院子,同享天倫之樂。然而周作人的日本妻子治家時揮霍無度,月月虧空,家庭間的矛盾日益激烈。最後,魯迅在家裡竟連飯也吃不到,只得自備飯菜。魯迅解釋說:“宴從宀(家),從日,從女;敖從出,從放;我是被家裡的日本女人趕出來的。”其中包含多少無奈、痛苦和辛酸。

8、毛澤東借景抒情

毛澤東少年時代,刻苦好學,能詩善對。他在私塾讀書時,私塾有條學規:在私塾讀書學習的學生,一律不準走出大門。

毛澤東對此很有意見。一次,他恭敬地對先生說:“老師,這樣關起門來讀死書,約束人們的思想,培養不出有獨立見解的人。”先生聽了很生氣,斥責他目無師長,不守學規,並出難題刁難毛澤東。先生指著院裡的一口水井說:“毛澤東,這口井你天天見,可該有獨到的見解吧?今天罰你以井為題做詩一首,看你有什麼高見!”

毛澤東聽後,馬上到院裡圍著井台轉了兩圈。略一想,寫了首詩交給先生。詩曰:

天井四四方,周圍是高牆。

清清見卵石,小魚囿中央。

只喝井裡水,永遠養不長。

先生看後半天不做聲。

此詩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充分表達了少年毛澤東的遠見卓識。

9、有趣的藥名情書

從前有一對以經營中藥為主的恩愛夫婦。一次,丈夫離家辦事多日未歸,妻子用中藥名寫信,寄託思念之情。

“檳榔一去,已過半夏,豈不當歸耶?誰使君子,效寄生纏繞它枝,今故園芍藥花無主矣。妾仰觀天南星,下視忍冬藤,盼不見白芷書,茹不盡黃連苦!古詩云:豆蔻不消心上恨,丁香空結雨中愁。奈何!奈何!”寥寥數語,用十二味中藥名,傾吐了思念丈夫的萬縷情思。

丈夫接信後,心緒如潮,也寫了一封藥名情書。“藥娘子一別,桂香枝已凋謝矣,也思菊花茂盛,欲歸紫苑,奈何路遠,滑石難行,始待從容耳!卿勿使急性子,罵我日蒼耳子,明春花開時,吾與馬勃、杜仲結伴返鄉。”

兩封情書新穎佳妙,堪稱情書大觀中一枝獨秀。

10、一幅畫與朱可夫的下台

蘇聯元帥、四次蘇聯英雄稱號獲得者格奧爾吉·康斯坦丁諾維奇·朱可夫(1896-1974)是蘇聯偉大衛國戰爭的功臣,曾受最高統帥部的委派赴柏林接受德國投降。史達林死後,他積極參加逮捕貝利亞的行動,支持赫魯雪夫上台,為此被任命為蘇聯國防部長。

但在1957年10月27日,塔斯社發表的一份官方公報稱: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解除蘇聯元帥朱可夫的國防部長職務。就在那次中央全會上,元帥被控懷有拿破崙的狼子野心,有意抬高自己,貶低黨組織的作用。“物證”就是俄羅斯聯邦人民畫家雅科夫列夫所畫的《勝利》那幅油畫。現在不妨抄錄兩段蘇共當時幾位要員在全會上的發言摘要。

米·蘇斯洛夫(蘇共中央書記):

朱可夫缺乏最起碼的謙虛……他派人去買來《勝利》那幅畫,並且顯然是為了宣傳自己而擺進了蘇聯紅軍博物館。那幅畫是位馬屁精畫家畫的,畫面總的背景是火焰沖天的柏林和布蘭登堡門,就以此為背景畫了一匹踏著戰敗國旗幟而陡立起來的白馬,朱可夫同志則耀武揚威地騎在馬上。這幅畫很像那幅名叫《戰無不勝的格奧爾吉》的聖像。

在我們蘇聯,在一個取得了勝利的社會主義國家裡,由一個騎著白馬的將軍來拯救一個國家,這種作法跟馬克思主義和列寧主義是格格不入的,是對蘇聯現實的誣衊。

赫魯雪夫(蘇共中央第一書記):

你想騎在以布蘭登堡門為背景的白馬上炫耀自己,那你老兄就在德國人留下的殘垣斷壁前臭顯吧。但是別忘了,部隊可曾在您的率領下節節敗退。

就這樣,這幅畫被赫魯雪夫利用成了他剪除“內患”的工具。最後,朱可夫被解除國防部長職務,並被開除出中央委員會。

而實際上這幅畫的誕生過程是這樣的:俄羅斯聯邦人民畫家雅科夫列夫還早在1946年就創作了該畫,他既沒同元帥見過面,也沒告訴過後者這件事。朱可夫是在全會召開前兩個月才知道有這么一幅畫,這時畫家早已不在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