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抓住特點寫景物

引用

乄終極の幻想 的 如何抓住特點寫景物

如何抓住特點寫景物

大千世界,五光十色,讓我們賞心悅目的景物數不勝數。可是,同學們動筆作文時,往往搜腸刮肚卻感無文可作,這是為什麼?關鍵是缺乏一雙善於觀察的眼睛,抓不住景物的特點。怎樣抓住特點寫景物呢?

一、觀察要全面調動感覺器官

我們觀察景物,習慣用視覺去感受描摹,其結果文章猶如一幅靜止的並無生機的平面畫作。如果能調動多種感官,從不同角度去描摹景物,那麽文章會生動許多。

著名作家余光中說:“我們期待的散文,應該有聲、有色、有光。”朱自清在《春》一文中,先用視覺寫“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又用嗅覺寫“花裡帶著甜味兒”,還用聽覺寫“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這樣一幅立體的春花圖就展現在眼前,活生生的“滿園春色關不住”!

二、要善於捕捉景物的特徵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時間不同,景物的特徵也不同。宋代詩人楊萬里說得好:“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第三單元的課文,分別寫到一年四季:春天,“小草偷偷地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夏天,“山坡上的芊芊細草長成一片密密的厚發,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凝成一堵黛色長城”;秋天,“草野在蟋蟀聲中更廖闊了”;冬天,“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一道白,一道暗黃”。同樣的草木在不同季節展現出迥異的風姿。

三、善於運用聯想和想像

朱自清的《綠》寫的令人驚異、陶醉,可謂神妙之筆。因為作者把觀察和聯想、想像等思維活動結合起來了。由水上漣漪想到“裙幅的皺褶”,由水光、水色想到“明油的滑亮、蛋清的柔嫩”,又用“北京什剎海的綠楊”、“杭州虎跑寺的綠壁”與梅雨潭比較,讚美梅雨潭的色彩濃淡適宜、波光明暗適度。如此一來,也調動了讀者的想像,使人如臨其境。

四、注意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

要通過閱讀、積累,不斷提高語言素養,豐富自己的辭彙,學會使用修辭手法

《春》中,寫花,“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用擬人描畫出繁花似錦、競相開放的圖景;寫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用比喻和排比寫出春雨細密、閃亮、綿長的特點;寫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用比喻表現春風和煦、溫柔的特點。使文章讀來滿口余香,令人過目不忘。

五、 融情於景,情景交融

“一切景語皆情語”,景物描寫正是作者心靈感受的具體體現。相同的景物在千人眼中有千種形象,因此范仲淹才有“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的感慨。

同為秋天,何其芳說:“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用背簍來裝竹籬間肥碩的瓜果”,字裡行間溢滿豐收的喜悅。馬致遠卻說:“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極力渲染蕭瑟蒼涼的氣氛,以表達遊子的鄉愁。我們也要把我們的情感融入到景物描寫中,流動著情感的語言才富有感染力,才能引起讀者的共鳴。

你的輕輕一點,就是對本博主最大的支持和鼓勵,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