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指導學生進行期末考試前的複習

期末考試是一種手段,檢驗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也是對整個學期學習成果的一次檢驗。平常學得紮實的同學到了期末就是大顯身手的時候,證明自己的能力;平常學得不夠好的同學通過考試能鞏固知識,也能看到自己的進步,那就是成功。正確面對考試,把考試當成戰勝自己、戰勝對手的手段。

第一、教材為本,整體複習。課本是複習的階梯,學習須有“本”可依。複習時以課本為主線,進行系統的複習,使所學過的知識由零散過渡到完整,構架起較為完整的知識系統,訓練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以課本為主線進行整體複習,並非簡單地重複已學過的知識,而是對學過知識進行系統梳理,對某些知識點要進行歸納與對比。尤其對某些似是而非的知識點,在複習中一定要弄清楚,並能靈活運用。

第二、制定看書計畫、繪出知識結構網路圖,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歸納過程中,要有序地多角度概括思考問題,找出內在聯繫。然後根據知識結構網路圖去發散、聯想基礎知識點和每個知識點的基礎題,首先學會自我檢測。

第三、看錯題集,溫故而知新。將日常練習、考試中遇到的錯題、典型題分門別類地收集在一起。期末複習中,一定要拿出一定的時間重新去溫習,這樣做,會比做幾道題有更大的收穫。溫習錯題集,除複習語言知識點外,還要重視某些試題的解題方法與技巧。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錯題集的作用。

第四、針對考點,專項練習 練習是鞏固所學知識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徑。練習中,選題要精,在教師的指導下,從實際出發,進行各種形式、多層次的練習,練習要有步驟、有目的、有思考,切忌一味做題,陷入題海。

第五、分析自己平時得分的分布情況,也就是說選擇題、填充題、解答題前3題與解答題後幾題、實驗題、作文、聽力等得分進行分析,針對自己的情況做好得分的精力分配。比如:平時選擇題得分較高,解答題前3 題得分較高,那么,複習時重點應放在填充與解答題後面的幾題上。這樣將精力放在硬骨頭上,不要精力平均使。第六、有可能自己出一份試卷考一下自己,這叫自查自救行動,通過自己出題,對知識點會有進步的理解與鞏固,另外還可以進一步了解各知識點的出題題型方式與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