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閱讀複習中易忽略的技巧

這裡所講的文學作品指的是古詩詞與文學類的現代文,這一部分的複習一直是高三語文複習中的難點,多數學生甚至一部分老師都覺得無從下手,致使不少學生都抱著“靠天收”的態度。然而,這部分內容在高考試卷中的分值高達30分,占整個卷面總分的1/5,並且在XX年及以後的高考中還有提高之勢,這讓我們的考生們都賭不起;積極面對、仔細研究才是真正有效的應對之策。近年來關於這部分內容的探討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具有系統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有幾個方面的技巧常常被忽視。

一. 帶著疑問閱讀:

每帶一屆高三,我都會問學生一個問題:在閱讀文學作品前,有沒有先就詩文的題目給自己提幾個問題?幾乎所有的學生都回答說沒有,他們習慣於跟著詩文的內容去閱讀,而不是帶著疑問閱讀。這就會造成閱讀過程中的盲目、不得重點的現象,從而使得整個閱讀過程都是被文章牽著鼻子走,不得要領。事實上,除了極少部分的詞只有詞牌外,試卷中的大部分文學作品都是有標題的,這些標題大多都是詩文的中心或寫作對象、範圍,針對標題提出的疑問往往就是對其中心內容的探究,而當我們在閱讀過程中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時,通常也就掌握了作品的重要信息,這些信息對於我們答題又是大有幫助的。如XX年江蘇卷的現代文大閱讀,標題是《一幅煙雨牛鷺圖》,看到這個標題,我們會想到:這可能是一篇寫景的文章,景里有煙雨、牛和鷺,作者描繪的這幅圖有什麼特點呢?作者又想藉此表達什麼情或理呢?帶著這類問題去看文章,自然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握文章的重點,為答題做好準備。再看看文後的題目,四題中有三題與我們的疑問有關:1、文章開頭兩段的景物描寫各有什麼特點?3、閱讀文中畫線的句子,結合全文,簡要說明作者對古老農耕文明的態度是什麼?4、文章把“煙雨”作為牛鷺的活動場景,作者的用意是什麼?即使自己提的問題與考題不太一致,也一定會對做題大有幫助,因為你對作品的重點內容已基本了解。

自己提問的方法很簡單:不定問+固定問(兩者之間往往是有重疊的)。不定問即自己看到作品標題後頭腦里自然出現的問題,這類問題因人而異,不求一致,但本質上其實是大同小異的;固定問是指每一篇作品都必須搞清楚的兩個問題:思路、中心。以XX年全國卷的現代文大閱讀為例,標題是《綿綿土》,不定問:什麼是“綿綿土”?土怎么是“綿綿”的呢?寫土是不是與抒發故鄉情有關呢?固定問:本文的思路是什麼?中心是什麼?

二. 帶著答案做題:

大部分學生在看完作品後不會去思考什麼,而是直接去做題,題目問什麼他就再到文中去找什麼,對作品沒有整體的把握,在答題時往往會遺漏要點、以偏概全。其實要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就是對看標題時自己所提問題的答案要做到心中有數,最好整理在草稿紙上,這樣做題時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遺漏、避免片面了。

三. 弄清問題本質:

文學作品閱讀的試題提問方式千變萬化,學生們因此經常摸不著頭腦。其實,問法雖多,但所謂“萬變不離其宗”,此處的“宗”指的就是《考試說明》中對這一部分的要求。古詩鑑賞的對象一般是四小類:1、形象;2、語言;3、表達技巧;4、詩歌的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現代文中文學作品閱讀的要求主要是針對下列八小類:1、重要詞語的含義;2、重要句子的含義和作用;3、思路、結構;4、思想內容;5、作者的觀點態度;6、形象;7、語言;8、表達技巧。對於這些考點,要做到心中有數,看到題目時,必須先弄清它的本質是考點中的哪一項,從而“對症下藥”。如XX年福建卷的詩歌鑑賞題: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麼?這個問題的本質其實是分析詩句中的表達技巧與情感。再如XX年江蘇卷中《草堂•詩魂》一文的試題:從文章第四段看,草堂在訴說什麼呢?請根據文意概括回答。這個問題的實質則是對第四段內容的篩選與整合。

四、從選擇題入門 :

近幾年的詩歌鑑賞與現代文大閱讀的試題都是簡答題形式,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我們不妨從XX年之前十年的高考語文試捲入手,因為那個階段高考語文試卷中的詩歌鑑賞題與現代文大閱讀的最後一題是選擇題,形式雖然不同,出題角度與答題規範是一致的,我們完全可以分析這些選項的角度、學習它們的表達、掌握一些術語。如99年全國卷: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刺鳴。

8.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句從水中月影寫起,描寫了江上月夜寧靜的美景,與“江清月近人”這句詩異曲同工。

b.第三句寫白鷺屈曲著身子,恬靜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灘上,意境安謐、和平。

c.二、四兩句分寫了江風吹打桅燈、大魚躍出水面的“動”,與一、三兩句的“靜”對比鮮明。

d.全詩通過寫夜泊時的所見所聞,透露出詩人對平靜、安寧生活的嚮往。

這個題目的四個選項分別是從意境、意象、表達技巧和思想內容四個角度命題,與現在的主觀題一致,其中的很多說法值得我們模仿,如恬靜的意境、動靜結合等。

再如該卷的24題:

下列對文章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a.“合於交響曲之節奏”,是說集體創造活人之塑像應遵循相互合作與協調原理。

b.作者引用歌德的話“沒有勇氣,一切都完”,著重證明惟有大無畏精神才是創造取得成功的關鍵。

c.“走兩步退一步”隱含著創造之路雖有曲折坎坷,但還是要不斷前進的意思。

d.“創造之神所愛住的行宮”意指創造之神往往鍾情於勤奮而勇於奉獻的人。

e.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為主要論述教育者需要探索創造理論和創造技術。

f.作者善於用排比的手法來增強文章的氣勢、說理效果和感染力。 

這題的五個選項包括詞語的含義、句子的含義及作用、主旨、表達技巧等出題角度,也與現在主觀題的命題角度一致。

先做好類似的選擇題,對我們解答簡答題是大有裨益的。

五、積累答題套路

在弄清問題本質和掌握一些術語之後,我們還應該積累一些答題的套路,當然,這還必須以細化考點為前提,如詩歌鑑賞中的語言題可細化為鍊字、特色、一句統領全詩等問法,現代文大閱讀中表達技巧可細化為表達方式(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等)、表現手法(想像、聯想、象徵、渲染、烘托、對比等)、材料安排(主次、詳略等)、行文結構(承上啟下、起承轉合、鋪墊、照應等)、意境的創設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修辭方法的運用等。了解這些細化的考點,總結與之相對應的答題套路,可以省去很多思考與答題的時間,並且使自己的答案趨於規範。示例如下:

形象:身份+性格(情感);

情感:通過什麼內容+抒發(寄寓)什麼情感;

修辭:手法+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關鍵字句:含義+手法+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表現手法:手法+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評價:觀點+理由

總之,文學作品的閱讀切不可“跟著感覺走”,而是要抓住兩大方面:閱讀方法與解題方法,掌握了這兩大方法,則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