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作文複習指導

語文:36計之23:意境深遠,意蘊豐厚——怎樣豐富

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觀情感與客觀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讀者沉浸其中的想像世界。”可見,只有作者內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融合才能達到“意境深遠”的要求。

下面,結合實例介紹幾種創設意境的方法:

1.用精美的語言描繪藝術畫面。

朱自清在《關於散文寫作》中說:“意境似乎就是形象化,用具體的暗示抽象的。”聯考作文對“有意境”的追求,始於用色彩鮮明、形象性強的詞語構築富有意蘊的畫面。例如,《英雄》:

殘陽如血,如血的卻不僅僅是殘陽。

天邊最後一抹斜輝掠過陰霾流連在垓下早已因戰火而焦黑的土地上。斷箭和長戈零落遍地,死亡的氣息瀰漫,讓每一個生還的楚軍將士戰慄。

除了他——西楚霸王,江東項籍。

手撫烏騅略顯失色,目光在江東的山水迷霧中游移,他堅信,即使山下是淮陰侯的十萬鐵騎,他也能夠殺出重圍,再開一片天地,他堅信。回想當年少年意氣,一句“彼可取而代之也”,石破天驚!巨鹿之戰怒斬宋義,破釜沉舟,身先士卒,大破秦軍,二十餘萬,各路諸侯,轅門低首,叩關入秦,自號西楚霸王,封賞天下,何其壯哉!

起兵至今,他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難道這垓下一役,前功盡棄!他更承受不了的是虞姬如此沉重的話語:“霸王,你可知兵敗勢孤,原因在你自己。巨鹿大勝,你卻活埋降卒二十萬,稱霸鹹陽,你卻火燒阿房三百里,定都彭城,賜死子嬰、黔布,亞父極力反對,你卻執迷不悟,一意孤行,霸王啊,你可知西楚早已失盡民心!”

是夜楚歌四起,士卒離散,各謀生計,可憐虞姬,香魂一縷,隨風而息——

他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不去聽從那些文臣武士們的妙計。

可是他錯了,橫亘在面前的是浩浩湯湯橫無際涯的烏江,而步步緊逼的是勢如壓城的千萬鐵騎。

遠方的冠蓋是漢王,一陣得意的歡笑震盪四野,“項王,你可知你為何敗於我手?你自命天縱英才,可憑一己之力畢六國,平四海,可你錯了!我求賢若渴,用人不疑,夜追韓信;你一不知人,二不善任,氣走范增。如此,你眾叛親離,我漸豐羽翼,不納人言,你不見幽王烽火戲諸侯,代價是戎狄胡馬摧雕樓,始皇奢掠黔首,代價是誅秦族萬年遺臭,你一意孤行,我則充分聽取臣子意見。函谷關前,范增勸你強攻,你按兵不動;鴻門宴上,張良讓我謝罪,我以身脫險。項王啊項王,由此看來,只該我大漢併吞八荒,橫掃六合,包舉宇內,席捲天下。”霸王怔怔地笑了,充滿著苦澀與無奈,不知此刻,是對過分自信的悵惘,對未能聽取意見的悔悟,還是那無奈的“此天亡我也,非戰之罪。”朝陽如火,如火的不僅僅是朝陽,噴薄而出的,還有霸王頸中的一腔熱血。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他倒下了。空無一人的,是他背後的茫茫大地……

文章開頭便用“殘陽、焦黑”等色彩濃艷的詞語和“長戈零落、死亡的氣息瀰漫、楚軍將士戰慄”等富有動態感和形象性的詞語描寫充滿血腥味的戰爭場面,渲染氣氛,為英雄的活動鋪設相得益彰的背景。人物一出場作者便為戰敗之際的英雄勾勒了一幅形神兼備的肖像——“手撫烏騅略顯失色,目光在江東的山水迷霧中游移”。其中既有英雄失路之悲,也讓讀者窺見了英雄心靈深處在“相信他人還是相信自己”兩者之者的矛盾。“是夜楚歌四起,士卒離散,各謀生計,可憐虞姬,香魂一縷,隨風而息——”大處著筆,小處著墨,用虞姬自刎的畫面,襯托項羽兵敗垓下的悲哀。“朝陽如火,如火的不僅僅是朝陽,噴薄而出的,還有霸王頸中的一腔熱血。”以如火的朝陽比喻霸王頸上噴薄的熱血,突出英雄之死的壯烈;“他倒下了。空無一人的,是他背後的茫茫大地……”以茫茫大地為背景,項羽轟然而逝,悲壯之餘,留下了人們對“自信與信人”這個問題的久久的思索。考生就是這樣憑著精美的語言,通過幾個意境深遠的畫面,完成了對項羽這個人物的塑造和對話題的巧妙詮釋。

2.用真摯的情感豐厚畫面底蘊。

“情者文之經”(《文心雕龍》),只有用飽滿的情感直叩讀者心扉,文章才顯得具有內在的魅力。只有讓畫面的底層涌動情感的熱流,文章才能煥發動人的光彩。例如,XX年聯考廣東考生寫的《架起隔膜間的橋樑——語言》:

月兒幽幽,風兒愁愁,今夜我無法入睡,倚窗而立,傾聽窗外風搖芭蕉的細語,我的淚悄然劃落……

今天與母親吵架了,我什麼也沒說,獨自跑到海邊。母親她錯了,她不該偷看我的日記。我站在海岸,傾聽浪打岩石的聲響,憶起了以往的一點一滴。自小,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女孩子,不善於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去與別人溝通。

我只能在自己的日記里暢想屬於自己的天堂,我也只能獨自漫步林陰小道,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去寄託自己“雁過無痕,風吹無形”的感觸。日子久了,自然而然與母親之間的隔膜就深了。我無法了解母親,我只能默默享受著母親雙眸中無意間流露出來的關懷,然而這一切,我卻措手不及。

不知什麼時候,母親瘦小的身影出現在我的眼前。她的身影顯得那樣孤獨,我的心猛地一顫。母親的聲音很柔很柔,令我有一種想哭的感覺。“孩子,你已經長大了,你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人生,但你卻不會用語言跟我交流,”母親繼續說,“我在無意中看你哭泣過,我不知道為什麼,我無從了解你,我只能用這種做法去盡一個做母親的責任。孩子,你理解嗎?”我看到母親的眼角閃動著淚光。這一份深沉的不易覺察的愛,我又懂得多少呢?我內疚。或許,母女之間的這一份情太深,但卻因無法溝通而隔膜了。我撲進母親的懷抱,放聲大哭,聆聽著母親沉穩的心跳,覺得欣慰多了。於是,在那一刻,我說了很多很多,包括我的理想,我的人生態度,以及我的一切感觸。面對母親,我第一次用語言毫無保留地展現了自己。母親笑了,儘管那笑中還帶著晶瑩的淚珠,然而她卻是那樣令我動容,很久以來,我都沒見過母親笑得如此舒心。我感覺得到,母女之間的心貼近了,母親撫摸著我的頭:“孩子,記住,無論做什麼事,都要試著用語言去表達自己的內心,去與別人溝通。只有這樣,人與人之間才不會存著什麼誤解,彼此之間才能相互信任。”我從心裡感激母親,她給了我人生中一筆最重要的財富。

一陣涼風拂過我的長髮,我發現周圍一切是那么的安謐、幽然。淚也不知什麼時候幹了,我的臉上浮現了舒心的笑容。從今以後,我會努力學著去與別人溝通——用自己最熟悉但卻不易表達的語言。我相信自己能行!

作者以飽含情感的畫面切入,“月兒幽幽,風兒愁愁,今夜我無法入睡,倚窗而立,傾聽窗外風搖芭蕉的細語,我的淚悄然劃落……”對美好自然景物的細膩描寫,展示了小作者美好的情趣,而悄然劃落的淚珠,不僅極具煽情效果,而且留下了逗人的懸念。“站在海岸,傾聽浪打岩石的聲響,憶起了以往的一點一滴”的畫面隱含著人物的孤獨和傷感,同時引出了對往事的回憶,為豐富文章的內容打開了通道。而母親孤獨的身影、溫柔的聲音、閃動的淚光,則使人物形神兼備,情味濃郁,為下文“我”與母親的溝通、理解作好了情感的鋪墊。結尾展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相依的動人畫面,洋溢著人物內心深處的幸福感。通篇洋溢著人物真摯樸實的情感,豐富了文章的內含。

3.用深邃的哲理升華畫面思想。

藝術畫面里如能融入深邃的哲思,使其閃耀理性的光彩,就能產生永久的藝術魅力。唐代王之煥的詩《登鸛鵲樓》、宋代蘇軾的《題西林壁》都是詩的藝術境界與深刻哲理融為一體的典範之作。寫聯考作文也要追求詩情畫意與深邃哲思的統一。例如,XX年聯考四川考生寫的滿分作文《獨上高樓》:

獨上高樓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題記

曾經以為,古代文人的生命會簡單而明了,時代賦予他們簡明的期望:入相出將,封妻蔭子。然而,是誰?偏偏要拋開那些世俗的期望,獨上高樓,為自己的人生另擇一條路?

一、李白

是黃沙漫天,北風吹雁中騎驢高歌的歌者么?是以霓為線,以虹為鉤的海上釣鰲客么?是遍訪青山綠水、且歌且行的游者么?在那個煙花三月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是歌功頌德,取悅帝王換取高官厚祿;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在朝要高力士脫靴磨墨,在野要放白鹿於青崖之間。

於是你注定要孤獨,“舉杯邀明月,對飲成三人”,然而你傲然,“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復醒”

而當我們回望唐朝,站在盛唐中間的不是帝王,而是你啊!

酒入豪胸,七分釀成了月亮,剩下三分嘯成了劍氣,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二、蘇東坡

是揀盡寒枝終不肯棲的寒鴉么?是舉杯邀明月的飲者么?是穿越了十年生死痛苦一場的痴漢么?

在那個“群星薈萃”的時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韜光養晦,遊戲筆墨罷了,而你偏偏要獨上高樓,你的光芒刺痛了那些習慣於黑夜的眼睛,你注定要承受官場和文壇一齊潑來的污水。

而我只看見你青青的竹枝,腳上的芒鞋,被雨淋濕的脊背,你的笑容從容灑脫,你的眼中只有秋風綠水泛清波。

你堅守著自我,從而達到讓後世永遠仰望的高度。

三、辛棄疾

是落日樓頭,斷鴻聲里的江南遊子么?是恨古人不知你為狂人么?是不啼清淚長啼血的悲鳥么?

在那個崇尚享樂的年代,人們對你的期望本是吟花弄月,賣弄詩文罷了,而你偏要獨上高樓,“把吳鉤看了,欄桿拍遍”。

一邊是“斜陽正在,煙雨斷腸處”,另一邊卻是“寶馬雕車香滿路”,而你,執意要做燈火闌珊處的伊人。

你痛斥,“君莫舞,君不見,玉環飛燕皆塵土”;你彷徨,“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英雄淚”;你期待,“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我多想跨越千年時空,共你醉明月。

在菊花開遍的南山西疇,臨清流而賦詩;在明月朗照的深山竹林,撫琴而長吟;在明月下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世俗的期許,在青山綠水間吟喔著流水般輕揚的詩句。

若一襲單薄的長衫,略揖一揖,便昂然走進了歷史,從遠古走來,從發黃的線裝書里走來。是你們,因為獨上高樓,堅守了自我,也就在黑夜中守護了永恆的精神家園。

在那些“昨夜西風凋碧樹”的時代,是你們獨上高樓,拋開了世俗的期許,守護了自我,於是守護了歷史的期許。

文章以李白、蘇軾、辛棄疾三個偉大詩人的生活與創作為基本素材,用生動形象的詞語描繪詩意濃郁的藝術畫面,於畫面之後,安排“畫外音”,點亮畫面的哲思,揭示了他們拋開人們世俗的期望,“獨上高樓”,“守護了永恆的精神家園”,“守護了歷史的期許”的獨特精神追求,觀點富有啟發作用。

釀造意境的關鍵是藝術畫面與思想情感的統一,而借景抒情、融情於景是前人留下的寶貴的寫作經驗。聯考作文準備選擇散文的同學,不妨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以便養成釀造意境的能力。

(教師用)

一、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在非洲的戈壁灘上,有一種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紅、白、黃、藍。它的獨特並不止於此,在那裡,根系龐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長,而它的根,卻只有一條,蜿蜒盤曲著插入地底深處。通常,它要花費5年的時間來完成根莖的穿插工作,然後,一點一點地積蓄養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綠綻翠,開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鮮花。這種極難長成的依米小花,花期並不長,僅僅兩天,它便隨母株一起香消玉殞。

讀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或聯想?請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指導】在艱苦的環境中,即使你不具備大多數人能生存的條件,但是,如果你能夠一心一意地紮根深處,能夠耐得住寂寞堅持不懈的追求,能夠一點一滴地積蓄力量,你一樣能夠實現自己的價值,儘管短暫,卻很絢麗。此為最佳立意,如能從這個角度切入,可給予發展等級加分。

根據材料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叫依米的小花有三大特點,這正是立意的基本角度,由此聯繫人生我們可以得出相應立意:

(一)“它的根,卻只有一條,蜿蜒盤曲著插入地底深處”

1.紮根深處可成正果(可成/方成,如寫“方成”過於絕對,不切合題意)

2.專一也是一種成功的品質

3.與其廣博不如精深

(二)“它要花費5年的時間來完成根莖的穿插工作,然後,一點一點地積蓄養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綠綻翠,開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鮮花。”

4.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受生命的輝煌

5.積累力量,突破自我

6.堅韌(毅力、堅持不懈地努力)、執著

(三)花期不長,僅兩天工夫,便隨母株一起香消玉殞。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紅、白、黃、藍。 

7.生命的價值不在於長短而在於活出特色(活得精彩)

從整體上看,也可得出以下結論:

8.人生的意義重在奮鬥的過程

9.人生的意義重在永不放棄地追求。(前面這四個方面的立意皆可視為符合題意)

【偏題或離題】

1.逆境使人成功(但未談到如何使人成功?有的同學對苦難、逆境的理解十分偏激,苦難造成美麗,似乎美麗只有苦難才能造就)

2.自信、樂觀(談心態)

3.用生命去換取理想(成功):依米花犧牲並非本意,並不等於說成功一定要犧牲

4.不要做理想主義的殉道者(批評或否定像“依米”這樣的做法)沒注意感情傾向

5.大談生命奇妙

6.選擇奉獻

7.珍惜時間

8.成功源於奮鬥(泛泛而談,完全未涉及積累和專一)

二、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

一棵在深山裡長了好多年的大樹,被修剪了枝葉後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園裡。人們圍著它,議論著。一個說:“沒有這次修剪,它不會被人賞識的。要被人賞識,就要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一個說:“修枝剪葉,傷根破皮,到這裡還要重新紮根生葉,還要適應環境,一定是要付出代價的啊!”一個說“是金子在哪裡都會發光,何必要離開自己的故鄉呢?……

讀了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請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選文體,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要求:①文體特徵鮮明。②不得抄襲和套作。

【審題指導】

(一)從第一個人的說法可以得到這樣一些觀點

1.改變環境可以帶來成功

2.改變環境可以改變生存狀態

3.要靈活變通——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4.給自己一個舞台

5.要會表現自己。

6.酒香也怕巷子深。

7.學會推銷自己。

(二)從第二個人的說法可以得到如下觀點:

8.改變環境需要付出代價

9.沒有付出就沒有收穫

10.生活中,總有些必要的喪失

11.談代價、談付出等等

(三)從第三個人的說法可以得到如下觀點:

12.適應環境,表現自己

13.堅守我心。

14.修養自身,練好內功。

15.給自己一個舞台。

16.酒香不怕巷子深。

(四)綜合立意:

17.不同的人對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的看法。

18.橫看成嶺側成峰。

三、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學家維根斯坦說:“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雲端跳舞。”這句名言佳句表達形象,寓意深刻,它會引發我們不同的聯想或感悟。

結合這句名言佳句,自選角度,自定立意,自擬題目,文體自選(除詩歌外),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審題指導】

這是一道名言佳句警句類材料作文。哲學家維根斯坦的名言佳句“我貼在地面步行,不在雲端跳舞”,其中“地面”與“雲端”,“步行”與“跳舞”,“貼在”與“不在”,三組詞語對比鮮明,一是一非,態度很鮮明。名句的詩意有利於考生情感的引發,包含的哲理催生考生理性的思考,比喻式的表達可產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此題的立意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抓住詞語“貼”、“地面”、“步行”,可以談腳踏實地做人做事做學問,或者堅持不懈,日積月累方可成就夢想。抓住詞語“雲端”,發掘其特點,可以類比與之有相似點的事物,例如“雲端”遼遠高卓,可類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雲端”絢麗多彩,可類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雲端”千變萬化,可類比態度變化無常;“雲端”虛無飄渺,可類比根基不穩等等。

題目要求“自定立意”,則意味著可以贊成哲學家維根斯坦的觀點,也可以辨證分析,反駁將此觀點推向片面和極致。觀點的確立取決於對哲學家名言佳句比喻義的理解。例如將“雲端跳舞”理解為舒展自如,可以讚頌、倡導這種人生狀態;將“雲端跳舞”理解為縱橫馳騁,則可以闡述縱橫捭闔的生命姿勢、或無拘無束的精神境界。反過來看,將“雲端跳舞”理解為誇誇其談,則可以抨擊空泛、玄妙、無用的言論;將“雲端跳舞”理解為得意忘形,則可以批評傲視萬物,目中無人的不良現象;將“雲端跳舞”理解為憧憬虛幻,則可以剖析那種不切實際地幻想得到萬人矚目結果的想法。

比較好的立意:

1.腳踏實地方能走向成功

2.雲端跳舞,失敗也是美麗的

3.視雲端跳舞為異端,是平庸者慵懶的藉口

4.沒有雲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脫離地面的果敢

5.腳在大地,心在雲端

6.步行不如跳舞

7.在雲端舞出絢麗的人生等。

四、閱讀下列材料然後按要求作文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發表之前,有先請別人提意見的習慣。有一次,他寫好一個劇本,把當時最有名的詩人茹科夫基請來。一吃完午飯,他就開始朗讀自己的新作。年邁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覺的習慣,聽著聽著,不覺打起盹來了。過一會兒,詩人睜開眼睛時,果戈里對他說:"你看,我希望聽到你的意見,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評。"說著,就把劇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根據這則材料,寫一篇文章,自擬題目,不少於800字。

【審題立意】

可供選擇的角度:

1.嚴格要求出精品

2.虛心是完善的重要條件

(上兩個是本質意義);

3.要敢於”推倒重來”

(這是從a、b項生髮出來,從另一角度讚揚果戈里)

4.對自己創造的成果應取審慎態度

5.何必付之一炬

(這兩個是逆向思維,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倉促焚毀不一定就是嚴肅的態度。)

五、10.閱讀下列文字材料,按要求作文。

XX年10月7日22點10分,廣州市近100萬個移動用戶的手機同時響起,人們意外地收到了一條由區政府發來的停電通知:“因緊急搶險需要……我區部分區域停電,不便之處,敬請諒解。”隨即,花都電視台滾動播出停電通知。大約半小時後,半個花都城的路燈大片大片地熄滅,交通信號燈失靈,霓虹瞬間消失……花都陷入了黑暗。事前,可能沒人能想像,熄滅這萬家燈火竟是為了救一個在高50米的高壓鐵塔頂端欲輕生的外來打工姝;常人也更無法想像實現這次大停電有多么艱難!

為了救這個女子,必須切斷花都區3條“大動脈”中的兩條,花都區一半以上的電力供應將停止。為實現停電,供電部門的區調、地調和省調通力合作,甚至周邊的區域電網也必須為此調整運行方式,韶關、英德和佛山的調度中心亦緊急加入合作。不難想像,對廣州這樣一個經濟發達、人口密集的城市而言,大面積停電意味著什麼。尤其是在花都區的國際航空港白雲機場,也有可能受到波及。然而,在事件處理的過程中,各級單位從上到下一致同意停電救人,沒有爭論,民眾也理解支持。“外地人來打工,也是花都的一分子,哪怕是過客,也是一樣的”,“畢竟人命關天,哪有見死不救的道理?更何況我們是一級政府”。花都區紀委書記鍾國雄事後表示。

對於被營救的這個女子,這座城市也許不會再有機會了解更多的信息,甚至都無法確切地搞清楚,她是否精神正常。但明確無誤的事實是——她是一條生命。

根據以上材料,自選一個角度構思作文。

要求:自主確定題目,確定立意,確定文體(詩歌除外);不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字數不少於800;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指導】審明題型。本題是材料作文題,立意要立足於材料的意義。因此之故,題中亦有“不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的限制。

審明題旨。對於材料作文而言,材料的意義即是題旨。因此,務必要把材料的意義吃準、吃透。綜觀整個材料,其主要意義在於:“她”是一個打工妹、外來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畢竟人命關天,哪有見死不救的道理?更何況我們是一級政府”。在審讀材料的時候,要抓住題中的關鍵句:“但明確無誤的事實是——她是一條生命。”

審清要求。“自主確定題目,確定立意,確定文體(詩歌除外);不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範圍作文,字數不少於800;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準確立意:

1.尊重生命

2.生命高於一切

3.生命是最寶貴的

4.一切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5.以人為本

偏離立意:

1.深情關愛,譜寫人性美的頌歌 2.為他人奉獻愛心

3.善待民工/善待外來人  4.齊心協力,奏響合作的凱歌

5.要講團結  6.理解萬歲

7.人人平等  8.熱愛生命,切勿輕生

錯誤立意:

1.輕率決策,得不償失 2.決策要講科學

3.分清主次輕重,不要因小失大 4.攀爬電樁,既違法,又危險

5.要節約用電  6.謹言慎行,安全第一

7.細節決定成敗  8.心態決定命運

9.梅花香自苦寒來

五、閱讀下面的句子,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一位科學家結合自己所學專業和人生總結出這樣的話:“做功不同,人生將會給出不同高度的拋物線。”

要求:咀嚼這句話,選擇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所給話語的含義作文,不得抄襲。

【審題指導】從所給名言佳句我們可以概括為“做功不同,決定人生拋物線高度的迥異。”核心詞語為“做功”和“高度”,在立意時,只要搞清了二者的關係,就很容易得出恰當的立意。

1.“做功”可以理解為“付出”“耕耘”等,“高度”可以理解為“收穫”“精神境界”等。順著這種思路,就可以理解為“付出越多,收穫越大”。可以擬制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耕耘生命》《播種•豐收》等題目。

2.相同的功,如果選擇做功的角度不同,高度也會不一樣。這就會派生出我們在做一件事時首先要選擇一個正確的方法。倘若方法不對,付出越多,收穫越小,付出和收穫將不成正比,甚或產生南轅北轍的後果。可以擬制出《耕耘一定就有收穫嗎?》《人生不止一個變數》《方向是個問題》等題目。

3.做多少的功,怎樣做功,完全由自己決定,把“做功”理解為“選擇正確人生價值”等,我們每個人必須學會為自己的人生做主,收穫燦爛的人生。可以擬制出《為自己的人生掌舵》《給人生找一個合理的高度》《創造人生的美感》等題目。

【錯誤思路】

(一)對所給名言佳句斷章取義,要么談付出,要么談收穫,要么談高度,要么談拋物線,不能揭示名言佳句背後的含義。

(二)寫文章雖然兼顧了“做功”與“高度”,但未能明白二者實際上暗含了“前提”和“結果”的關係。

(三)完全拋棄名言佳句,另起爐灶。

六、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紫藤蘿和牽牛花,沒有挺拔的軀幹,卻憑藉枯樹和籬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麗;籬笆和枯樹,本無美景可言,卻憑藉牽牛花和紫藤蘿,成就了一道風景。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含義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這是一篇新材料作文。即材料中不給提示性的指導,學生可以從任何一個角度去理解材料,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但是不能完全脫離材料,另立門戶。根據題目給出的材料,可以理解為以下幾個話題:

1、互相幫助互相依賴,成就夢想;

2、依賴會喪失自己的本性,失去自己本性的美麗是虛空的美麗;

3、善假於物者勝。

4、生活的美來自向上的動力。

立意:根據以上話題的篩選,定出一個主題:善假於物者勝。從“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談起,引入中心主題: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懂得借物。

寫作提綱:

(一)以“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作為開頭,引出論點;

(二)分析論證:提出分論點:

1、先分析說明牽牛花與籬笆的關係,突出兩者互借而獲得成功的特點;

2、再分析歷史上善假於物而有所成就的偉人;

3、最後指出:在這個競爭強於合作的時代,每個人都應該懂得“互借”,最後獲得雙贏。

(三)總結全文:善假物者勝。補充:“善”與“不善”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