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運算元·詠梅寫作背景

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卜運算元·詠梅寫作背景的內容,歡迎大家查看。

《卜運算元·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注釋】

詠:歌頌。其:文言代詞,“它的”意思。之:文言代詞,“它”的意思。懸崖:高而陡的山崖。百丈:非實數,形容很長。俏:清麗,秀美。爭春:爭比春天中誰更艷麗。報:告訴。爛漫時:這裡指百花盛開的時候。

【寫作背景】

這首詞寫於帝國主義和當時稱之為“修正主義者”攻擊中國共產黨最激烈的時候。毛澤東通過讚美梅花的高風亮節,來駁斥對方的誣衊。梅花以俊俏的英姿與嚴寒和冰雪作鬥爭,不是為了與百花爭奪春光,獨占春光,而是要將春回大地的喜訊報告給大家。這首詩揭示了當時批判修正主義的目的,是為了將來捍衛馬克思主義的純潔性,維護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為了迎接無限美好的共產主義的春天。

這首詞的小序只有一句話,“讀陸游詠梅詞,反其意而用之”,這是對題目的簡要說明。陸游是南宋著名詩人。他積極主張抵抗金人侵略,對南宋統治者苟安江南深為不滿,所以受到投降派的打擊和同僚的排擠,政治上很不得意,看不到前途。他一生寫了上萬首詩詞,許多都表現出鬱悶消沉的情緒。他寫過一首很著名的《卜運算元·詠梅》,毛澤東讀了這首詞,認為陸游是愛國詩人,在他的北伐主張失敗後,投降派的打擊使他消極頹喪,在這種情況下無可奈何寫了這首詞,將梅花自比。毛澤東也寫了自己的這首《卜運算元·詠梅》,用同樣的詞牌同樣的題目,同樣的梅花為題材,可是兩者的立意完全不同。跟陸游詞中所流露出的那種孤寂、悲觀的情緒恰恰相反,毛澤東這首詞卻是自信、昂揚、積極、樂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