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如何寫好讀後感

關於讀後感,所謂“感”,可以是從書中領悟出來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書中的內容啟發而引起的思考與聯想,可以是因讀書而激發的決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讀書而引起的對社會上某些醜惡現象的抨擊。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但寫法不同於一般議論文,因為它必須是在讀後的基礎上發感想。要寫好有體驗、有見解、有感情、有新意的讀後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

首先,要讀好原文。“讀後感”的“感”是因“讀”而引起的。“讀”是“感”的基礎。走馬觀花地讀,可能連原作講的什麼都沒有掌握,哪能有“感”?讀得膚淺,當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感得深刻。如果要讀的是議論文,要弄清它的論點(見解和主張),或者批判了什麼錯誤觀點,想一想你受到哪些啟發,還要弄清論據和結論是什麼。如果是記敘文,就要弄清它的主要情節,有幾個人物,他們之間是什麼關係,以及故事發生在哪年哪月。作品涉及的社會背景,還要弄清楚作品通過記人敘事,揭示了人物什麼樣的精神品質,反映了什麼樣的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什麼思想感情,作品的哪些章節使人受感動,為什麼這樣感動等等。

其次,排好感點。只要認真讀好原作,一篇文章可以寫成讀後感的方面很多。如對原文中心感受得深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原作其他內容感受得深也可以寫成讀後感,對個別句子有感受也可以寫成讀後感。總之,只要是原作品的內容,只要你對它有感受,都可以寫成讀後感。

第三,選準感點。一篇文章,可以排出許多感點,但在一篇讀後感里只能論述一個中心,切不可面面俱到,所以緊接著便是對這些眾多的感點進行篩選比較,找出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現實針對性最強、自己寫來又覺得順暢的一個感點,作為讀後感的中心,然後加以論證成文。

第四,敘述要簡。既然讀後感是由讀產生感,那么在文章里就要敘述引起“感”的那些事實,有時還要敘述自己聯想到的一些事例。一句話,讀後感中少不了“敘”。但是它不同於記敘文中“敘”的要求。記敘文中的“敘”講究具體、形象、生動,而讀後感中的“敘”卻講究簡單扼要,它不要求“感人”,只要求能引出事理。初學寫讀後感引述原文,一般毛病是敘述不簡要,實際上變成複述了。這主要是因為作者還不能把握所要引述部分的精神、要點,所以才簡明不了。簡明,不是文字越少越好,簡還要明。

《小王子》讀後感

這裡的小王子,不是那種在宮殿里享受美酒佳肴的小王子,他是一名孤獨而又充滿童心的小探險家。

他在自己小小的星球上本來生活得很平靜,後來有一朵美麗的花朵進入了他的生活,他那平靜的生活立刻充滿了生機。不過他們為了一件小事就分開了,從那時起,傷心的小王子就開始了孤獨的旅行。

他拜訪了許多星球,每當他從一個星球走出時,總能聽見他傷心地說:“這裡的大人太奇怪了!”的確,大人並不理解小孩!正如那個小飛行員畫了一幅“一隻蛇吃了一頭象”的畫,當他讓家人看時,問害不害怕,家人說:“一頂帽子沒什麼可怕的!”但小王子卻一眼就能看出。為什麼呢?因為童心是快樂的,充滿想像力的,大人當然看不懂啦!

我媽媽就時常不理解我,我非常喜歡玩毛絨玩具,尤其是手偶。每次,我都把床上擺滿毛絨玩具,學著各種角色為他們配音。有時我尖著嗓子當一隻小狐狸,有時又粗著嗓子當小熊,還有時“嘰嘰嘰”地叫上幾聲表示鳥鳴••••••好不熱鬧啊!正當我玩得開心時,門開了,媽媽走進來說:“一堆娃娃有什麼好玩的,我都懶得碰!”我心裡默默地想:“誰相信呀,姥姥曾跟我說,媽媽小時候特別愛玩小浣熊!”誰小時候不愛玩玩具呀!

好啦,讓我們跟著小王子接著旅行。

直到小王子來到地球,他才知道世界沒那么冷清。小王子那友善的微笑,沒過幾天就交到了兩位知心的朋友——小蛇和狐狸。小狐狸實在太喜歡小王子了,於是便主動邀請小王子做他的主人,但小王子終究是要走的。小狐狸擁有一大片麥地,如果小王子哪天走了,他也不用非常傷心,因為麥子的顏色與小王子頭髮的顏色一模一樣,小狐狸就可以又看見小王子了•••••• 有一天晚上,我夢見自己來到了非洲沙漠,突然,一個亮光從天而降,我揉了揉眼睛一看,呀!小王子又回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