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行政工作總結範文

以服務經濟建設為重點,深入拓展法律服務領域。廣大律師公證員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經濟建設,努力搭建法律服務平台,與市計委、企業改制辦積極協調,聯合制定《關於加強我市國有企業改製法律服務的意見》,籌建了國有企業改製法律顧問團,積極參與處理國企改革法律事務;與市信訪局聯合制定了《關於律師參與涉法信訪接待工作實施方案》,積極參與政府涉法上訪接待的前期試點工作,組織律師直接為民眾釋疑解惑,解答法律諮詢,化解社會矛盾。市12348法律維權專線與市第一社會福利院、國際關心中國慈善協會(icc)××辦事處簽署了《法律維權援助協定》,首開全國“法律助殘綠色通道”先河,為公益機構攜手維護孤殘兒童的合法權益進行了有益的嘗試。全年法律服務在為國有企業改制、招商引資、解決“三農”問題,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資,重點工程,城市征地拆遷等服務領域取得較大發展,共辦理刑事案件2074件,民事代理2829件,行政案件168件,非訴訟法律事務6227件,擔任企事業

單位、行政機關法律顧問952家,辦理各類公證58200多件。

以維護弱勢群體合法權益為宗旨,紮實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全市各級法律援助機構深入宣傳貫徹國務院《法律援助條例》,積極拓寬法律援助網路,大力規範援助機構管理,不斷提高援助案件質量,有力推動了全市法律援助工作的發展,全年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937件,其中刑事案件476件,民事案件457件,行政案件4件,解答法律諮詢7767人次,較好地維護了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各級法律援助機構積極爭取市、縣兩級財政的經費支持,市財政將法律援助專項經費增至50萬,各區縣(市)財政都不同程度地增加了法律援助專項經費,全市法律援助專項經費合計達到95萬,並列入了財政預算。望城縣縣委、縣政府還撥付5萬元作為啟動資金成立了法律援助基金會。在落實省、市八件實事關於“運用法律援助手段,幫助民工追回欠發工資”的工作中,全市法律援助機構全部成立了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中心,並積極推行了“三免一優先”(即免費諮詢、免費講座、免費贈書和優先服務)措施,主動簡化審批手續,降低法律援助門檻,多渠道地為農民工提供法律幫助。一年來,全市共辦理農民工法律事務179起(批),承辦農民工法律援助案件49件,為1615名農民工追回工資609.4萬元。此外,全市法律援助機構積極開展加強和規範刑事、民事訴訟法律援助工作試點並取得一定成效,較好解決了困難民眾打官司難問題。

(四)基層基礎更加健全,維穩作用日益凸顯

司法所規範化建設進一步加強。今年我市司法所建設迎來了極好的機遇,國家發改委分三年投入國債資金用於包括我省在內的中西部地區基層鄉鎮司法所建設。為緊緊把握好這一契機,我們及時向省司法廳爭取和向市委市政府報告,目前我市已有20個司法所被列入第一批扶持範圍,市政府也明確表示將安排相應的配套資金,司法所辦公用房建設有望在明年初正式啟動。在推進司法所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創建“星級”司法所活動的同時,我們把理順司法所管理體製作為一個重點來抓,積極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遞交關於理順司法所管理體制的議案、提案,9月份梅克保書記視察司法行政工作時,我們又把司法所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作了重點匯報,引起了梅書記的高度重視,市委督察室根據梅書記的指示進行了督查,並形成了督查報告,困擾我市司法所發展的管理體制不順的問題有望獲得重大突破。

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有效發揮。一是大力健全完善全市人民調解工作網路。紮實推進村(社區)人民調委會規範化試點建設,進一步理順企業、市場人民調解組織管理渠道。二是狠抓人民調解協定書質量調研評查工作,全市人民調解文書質量得到較大提高。三是不斷創新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加強業務培訓力度,積極穩妥地試行首席人民調解員制度,人民調解員的業務素質得到有效提高。四是深入開展全市性矛盾糾紛排查調處。結合開展創“四無”鄉鎮活動,以維護“兩會”、“兩節”、“清明”、“四五六”敏感期安全穩定為重點,做到矛盾早發現、早治理、早調解,進一步建立健全重大矛盾糾紛一事一報制度,確保將各類矛盾糾紛消滅在萌芽狀態。全年共排查各類糾紛36627起,調處35813起,調處成功率97.8%,防止糾紛引起的自殺136起,147人次,防止民轉刑582起,制止民眾性械鬥215起,防止群體性上訪383起,人民調解工作第一道防線作用得到較好發揮。

安置幫教工作更加紮實。一是接茬銜接制度進一步落實。各鄉鎮(街道)司法所和村(社區)按照底子明、不漏管、不脫管的工作要求,做到有台帳、有幫教對象和措施、有回訪記錄,實行了一人一檔的管理。二是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基地和安置幫教聯繫企業工作取得較好成效。目前全市各鄉鎮(街道)均建立了安置幫教聯繫企業或聯繫點,共安置刑釋解教人員就業達570多人,特別是嶽麓區由政府投資5萬元與一種養殖企業共同創辦了該區第一個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基地,目前已安置刑釋解教人員16名。三是安置幫教工作經費更加落實。全市共落實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專項經費58萬元(包括市級20萬元)。四是“奔光明、奔小康”活動深入開展。在全市刑釋解教人員中樹立了良好的典型,促進了安置幫教工作的順利開展。通過大量紮實有效的工作,今年全市刑釋解教人員幫教率達100%,安置率達90%以上,刑釋解教人員重新違法率控制在8%以下,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下。